赞
踩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总的来说,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
总的来说,线程的轻量级和高效性使得它们适合于并发编程和资源共享的场景,而进程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它们适合于需要隔离和保护的场景。
调度方式: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进行调度,是抢占式的。当一个线程需要等待某些事件发生时,会主动放弃CPU的控制权,线程调度器会将CPU分配给其他线程。而协程是协作式的,由程序员在代码中显式地指定切换点,协程调度器在切换点进行协程切换。
并发性实现:线程在操作系统内核的帮助下实现并发,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并发执行。而协程则通过单线程内部的状态机机制实现并发。协程的并发性依赖于协程调度器的调度,只有当协程主动让出控制权时,才能进行协程切换。
上下文切换开销: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开销比较大,需要保存线程的堆栈、寄存器等状态。而协程的上下文切换开销比较小,只需要保存少量的状态信息,例如程序计数器和寄存器等。
并行就是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任务在执行。这个需要多核处理器才能完成,在微观上就能同时执行多条指令,不同的程序被放到不同的处理器上运行,这个是物理上的多个进程同时进行。
总的来说,并行是在物理上同时执行多个任务,而并发是在逻辑上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进程和线程都是计算机中的执行单元,但是它们之间的切换流程有所不同。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切换是通过上下文切换来实现的。当一个进程被抢占或者它的时间片到了,操作系统就会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信息(如寄存器的值、程序计数器等等),并加载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的上下文信息,然后切换到下一个进程执行。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因为需要保存和恢复大量的进程上下文信息。
而线程的切换则比进程切换更加轻量级,因为线程是共享同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的。当一个线程被抢占或者它的时间片到了,操作系统只需要保存当前线程的寄存器状态即可,不需要保存整个进程的上下文信息。然后它就可以切换到下一个要执行的线程,重新加载它的寄存器状态,并开始执行它。这个过程比进程切换要快很多,因为只需要保存和恢复少量的线程上下文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核处理器上,进程和线程的切换可以并行进行,因为每个核心可以同时执行一个进程或线程。这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和吞吐量。
虚拟地址空间切换通常是指进程间切换或者用户态和内核态切换时,由于需要保存和恢复进程或者内核上下文而产生的开销。具体原因如下:
综上所述,虚拟地址空间切换需要进行上下文切换、TLB刷新和虚拟内存机制的切换等多种操作,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开销,导致切换比较费时。
进程间通信(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共享和协作的方式。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
优缺点:
进程间同步是指为了保证多个进程之间按照特定顺序执行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互斥和同步机制来避免进程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常见的进程间同步方式包括:
同上1-5
根据线程的特性和使用方式,可以将线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线程之间的关系,线程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临界区是指程序中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段,这些代码段需要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否则就会引发竞争和冲突。
为了解决多个线程访问临界区时的冲突问题,需要采取同步机制来保证线程的顺序执行,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
什么是死锁:
在两个或者多个并发进程中,如果每个进程持有某种资源而又等待其它进程释放它或它们现在保持着的资源,在未改变这种状态之前都不能向前推进,称这一组进程产生了死锁。通俗的讲就是两个或多个进程无限期的阻塞、相互等待的一种状态。
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有一个条件不成立,则不会产生死锁)
为了避免和解决死锁问题,常见的方法包括:
进程调度策略是指操作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在多个进程之间进行选择和分配CPU时间片的方法和规则。常见的进程调度策略包括:
进程一共有5
种状态,分别是创建、就绪、运行(执行)、终止、阻塞。
CPU
上运行。在单处理机环境下,每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CPU
之外的一切所需资源,一旦得到CPU
即可运行。I/O
完成。即使CPU
空闲,该进程也不能运行。在操作系统中,分页是一种虚拟内存管理机制,用于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这些页通常是连续的内存块。分页机制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空间,从而使得进程能够访问物理内存中的数据。
具体来说,当进程访问一个虚拟地址时,操作系统会根据页表将该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果该页不在内存中,操作系统会将其从磁盘中读取到内存中,并更新页表以反映该页的新位置。如果内存已经满了,操作系统可能会使用页面置换算法来决定将哪些页置换出去,以便为新的页腾出空间。
分页机制可以有效地管理进程的内存使用,避免了内存碎片问题,并且可以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内存页,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分段(segmentation)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其中进程的内存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段,每个段都具有自己的基址和大小。这些段通常是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等。
分段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允许进程的不同部分可以独立地增长,而不会相互干扰。这样,代码段可以保持不变,数据段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增长,而堆栈段可以用于存储函数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的参数。
分段还可以用于实现虚拟内存,其中操作系统将进程的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中的实际地址。这允许进程访问超出其物理内存限制的内存区域,并且可以实现内存保护和共享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分段技术需要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支持,因此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支持分段技术。
分页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作页面。
分段是一组逻辑信息的集合,即一个作业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是:
①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② 页的大小是由系统固定的,段的长度因段而异,由用户决定;
③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操作系统把物理内存(physical RAM)分成一块一块的小内存,每一块内存被称为页(page)。当内存资源不足时,Linux把某些页的内容转移至硬盘上的一块空间上,以释放内存空间。硬盘上的那块空间叫做交换空间(swap space),而这一过程被称为交换(swapping)。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的总容量就是虚拟内存的可用容量。
用途: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指在向缓冲区写入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导致数据溢出到相邻的内存区域中,从而可能破坏了程序的运行和系统的安全。
缓冲区溢出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虚拟内存就是说,让物理内存扩充成更大的逻辑内存,从而让程序获得更多的可用内存。虚拟内存使用部分加载的技术,让一个进程或者资源的某些页面加载进内存,从而能够加载更多的进程,甚至能加载比内存大的进程,这样看起来好像内存变大了,这部分内存其实包含了磁盘或者硬盘,并且就叫做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中,允许将一个作业分多次调入内存。釆用连续分配方式时,会使相当一部分内存空间都处于暂时或永久
的空闲状态,造成内存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无法从逻辑上扩大内存容量。因此,虚拟内存的实需要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内存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虚拟内存的实现有以下三种方式:
在 I/O 多路复用中,一个进程可以同时监听多个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并等待任何一个文件描述符上的 I/O 事件(如读就绪、写就绪等)。当任何一个文件描述符上出现 I/O 事件时,进程就可以对该文件描述符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阻塞式 I/O(Blocking I/O)中的轮询,从而提高程序的效率。
常见的 I/O 多路复用机制有以下几种:
在使用 I/O 多路复用时,程序需要调用相应的系统函数进行监听,并在事件发生时对相应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操作。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阻塞式 I/O 和非阻塞式 I/O,I/O 多路复用需要进行更多的编程工作,但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硬链接和软链接都是用于创建文件或目录之间的链接。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创建链接的方式和它们链接的文件或目录之间的关系。
硬链接是在文件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目录项,该目录项指向同一个物理文件。简而言之,它们是指向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名字,但是它们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当一个硬链接被删除时,该文件并不会被删除,因为其他硬链接仍然存在,仍然指向该文件。
相反,软链接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类型,它创建了一个指向另一个文件或目录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是一个指向实际文件或目录的快捷方式,因此当原始文件或目录被删除时,软链接将不再指向有效的文件或目录。此外,软链接可以跨越不同的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因为它们只是指向目标文件或目录的路径名。
因此,硬链接和软链接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硬链接是指向同一物理文件的不同名字,而软链接则是指向另一个文件或目录的符号链接。
中断和轮询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处理I/O操作的方式。中断是一种异步的机制,设备可以在需要处理数据时通知CPU,从而有效地降低CPU的占用率。相反,轮询是一种同步的机制,需要CPU不断地检查设备状态,浪费大量的CPU时间。
用户态和内核态是操作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用于区分操作系统内核代码的执行状态和普通用户进程的执行状态。
用户态指的是进程运行时的一种状态,此时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和资源,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代码和系统硬件资源,必须通过系统调用等方式向内核发出请求,由内核代表进程完成操作。
内核态指的是操作系统内核代码运行时的一种状态,此时内核可以访问所有系统资源,包括进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当进程需要执行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些特权操作时,如修改系统参数、进行设备驱动等,需要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态,由内核完成相应的操作。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是由操作系统内核控制的。当进程需要进行特权操作时,例如读写磁盘、网络通信等,需要进入内核态执行,此时操作系统会将进程的状态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操作完成后,再将进程的状态切换回用户态,继续执行。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涉及到CPU的模式切换,因此是有一定开销的,频繁的切换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操作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次数,避免无意义的切换和系统性能的浪费。
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切换由操作系统内核完成,切换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总之,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受限的资源时,它必须通过系统调用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并在内核态中执行相关操作,然后返回结果并切换回用户态。这个切换过程由操作系统内核完成。
阻塞IO(Blocking IO):当一个进程执行IO操作时,该进程会一直阻塞,直到IO操作完成为止。这种模型通常会导致CPU资源的浪费,因为进程可能会一直等待IO操作完成而无法执行其他任务。
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当一个进程执行IO操作时,如果IO操作不能立即完成,进程会立即返回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不会一直等待IO操作完成。这种模型需要不断轮询IO操作是否完成,也可能会导致CPU资源的浪费。
IO复用(IO Multiplexing):通过select、poll、epoll等系统调用,将多个IO操作绑定到一个进程中,并等待任何一个IO操作完成。当有IO操作完成时,进程会被唤醒,从而处理已经完成的IO操作。这种模型能够处理多个IO操作,而且不会浪费CPU资源。
信号驱动IO(Signal-driven IO):当一个IO操作完成时,内核会向进程发送一个信号,通知该进程已经完成了一个IO操作。该进程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处理该IO操作。这种模型需要额外的信号处理代码,但能够避免轮询IO操作的浪费。
异步IO(Asynchronous IO):当一个IO操作被发起时,进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不需要等待IO操作完成。当IO操作完成后,内核会向进程发送一个通知,告诉该进程IO操作已经完成。这种模型可以极大地提高IO操作的效率,但实现较为复杂。
select、poll、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的机制,用于实现高效的事件驱动IO。
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总的来说,epoll相对于select和poll来说,在处理大量连接时,性能更加优异。但在连接数较少时,三者的性能差距并不是很明显。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