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AXI是高级扩展接口,在AMBA3.0中提出,AMBA4.0将其修改升级为AXI4.0。AMBA4.0 包括AXI4.0、AXI4.0-lite、ACE4.0、AXI4.0-stream
AXI4.0-lite是AXI的简化版本,ACE4.0 是AXI缓存一致性扩展接口,AXI4.0-stream是ARM公司和Xilinx公司一起提出,主要用在FPGA进行以数据为主导的大量数据的传输应用。
AMBA AXI协议支持支持高性能、高频率系统设计。
关键特点:
AXI总线由5个通道构成:
通道名称 | 通道功能 | 数据流向 |
---|---|---|
read address | 读地址通道 | 主机->从机 |
read data | 读数据通道(包括数据通道和读响应通道) | 从机->主机 |
write address | 写地址通道 | 主机->从机 |
write data | 写数据通道(包括数据通道和每8bit一个byte的写数据有效信号) | 主机->从机 |
write response | 写响应通道 | 从机->主机 |
读操作的通道如下图所示
axi_read_channel.JPG
写操作的通道如下图所示
axi_write_channel.JPG
AXI是基于VALID/READY的握手机制数据传输协议,传输源端使用VALID表明地址/控制信号、数据是有效的,目的端使用READY表明自己能够接受信息。
读/写地址通道:读、写传输每个都有自己的地址通道,对应的地址通道承载着对应传输的地址控制信息。
读数据通道:读数据通道承载着读数据和读响应信号包括数据总线(8/16/32/64/128/256/512/1024bit)和指示读传输完成的读响应信号。
写数据通道:写数据通道的数据信息被认为是缓冲(buffered)了的,“主”无需等待“从”对上次写传输的确认即可发起一次新的写传输。写通道包括数据总线(8/16...1024bit)和字节线(用于指示8bit 数据信号的有效性)。
写响应通道:“从”使用写响应通道对写传输进行响应。所有的写传输需要写响应通道的完成信号。
图 1-3 接口与互联
AXI协议提供单一的接口定义,能用在下述三种接口之间:master/interconnect、slave/interconnect、master/slave。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典型的系统拓扑架构:
在大多数系统中,地址通道的带宽要求没有数据通道高,因此可以使用共享地址总线,多数据总线结构来对系统性能和互联复杂度进行平衡。
寄存器片(Register Slices):
每个AXI通道使用单一方向传输信息,并且各个通道直接没有任何固定关系。因此可以可以在任何通道任何点插入寄存器片,当然这会导致额外的周期延迟。
使用寄存器片可以实现周期延迟(cycles of latency)和最大操作频率的折中;使用寄存器片可以分割低速外设的长路径。
axi_typical_system.JPG
AXI接口协议可用于: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ACLK | system clock | 全局时钟信号 |
ARESTn | system reset | 全局复位信号,低有效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AWID | master | 写地址ID(用于区分该地址属于哪个写地址组) |
AWADDR | master | 写地址 在基于burst的突发模式下,只需要PS端给出传输目的地的首地址的就行,之后PL端传输一次burst, 自己将地址累加。这样的话,首地址的变化就要有一定的要求: 首地址的每次变化的数量必须等于一个burst传输的总的字节数(在上面的例子中地址的变化数为64)。 注明:这个每次变化的数量最好等于传输字节总数,如果小于字节总数(64),因为储存的数据多, 而内存空间小,剩余数据会将前面的数据覆盖掉;如果内存大于字节总数,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
AWLEN | master | 突发长度 AXI4支持burst的大小(值)为1,2,4,8,16,32,64,128,256. AWLEN = burst的值减1 |
AWSIZE | master | 突发尺寸(每次突发传输的最长byte数) 指在burst传输的次数中一次传输(传输几数中的一次,,传输数据的位宽)的字节数, 具体的数值等于2^(awsize)。所以,一个burst传输的总共字节数等于2^(awsize) *(burst的次数)。 |
AWBURST | master | 突发方式(FIXED,INCR,WRAP),位宽为2位,0,表示FIXED模式,一个地址重复写入数据,‘1’表示INCR,递增传输类型是地址自动增长,不断写入数据流。 ‘10’表示WRAP,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回环传输类型,其实故名思义,就是地址递增到一定边界后从初始位置继续递增 |
AWCACHE | master | 存储类型(标记系统需要的传输类型) |
AWPROT | master | 保护模式 |
AWQOS | master | QoS标识符 |
AWREGION | master | region标识符(当slave有多种逻辑接口时标识使用的逻辑接口) |
AWUSER | master | 用户自定义信号 |
AWVALID | master | 写地址有效信号(有效时表示AWADDR上地址有效) |
AWREADY | master | 写从机就绪信号(有效时表示从机准备好接收地址)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WDATA | master | 写数据 |
WSTRB | master | 数据段有效(标记写数据中哪几个8位字段有效),类似axi-stream 中的keep |
WLAST | master | last信号(有效时表示当前为突发传输最后一个数据) |
WUSER | master | 用户自定义信号 |
WVALID | master | 写有效信号(有效时表示WDATA上数据有效) |
WREADY | slave | 写ready信号(有效时表示从机准备好接收数据)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BID | slave | 响应ID |
BRESP | slave | 写响应 |
BUSER | slave | 用户自定义信号 |
BVALID | slave | 写响应信号有效 |
BREADY | master | 写响应ready(主机准备好接受写响应信号)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ARID | master | 读地址ID |
ARADDR | master | 读地址 |
ARLEN | master | 突发长度 |
ARSIZE | master | 突发尺寸(每次突发传输的byte数) |
ARBURST | master | 突发类型(FIXED,INCR,WRAP) |
ARCACHE | master | 存储类型 |
ARPROT | master | 保护类型 |
ARQOS | master | QoS标识符 |
ARREGION | master | 区域标识符 |
ARUSER | master | 用户自定义 |
ARVALID | master | 读地址有效(有效时表示ARADDR上地址有效) |
ARREADY | slave | 写有效信号(有效时表示从机准备好接收读地址)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RID | slave | 读ID标签 |
RDATA | slave | 读数据 |
RRESP | slave | 读响应 |
RLAST | slave | 有效时表示为突发传输的最后一个 |
RUSER | slave | 用户自定义 |
RVALID | slave | 读数据有效信号 |
RREADY | master | 主机就绪信号(有效时表示) |
信号名 | 来源 | 描述 |
---|---|---|
CSYSREQ | Clock controller | 该信号有效时,系统退出低功耗模式 |
CSYSACK | Peripheral device | 退出低功耗模式应答信号 |
CACTIVE | Peripheral device | 外设申请时钟信号 |
复位信号可以异步复位,但必须同步释放,复位时,信号要求如下:
握手信号包括VALID和READY信号,传输行为仅在VALID和READY同时有效时发生。其中:
basic_handshake.png
VALID和READY的先后关系具有三种情况: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允许READY信号等待VALID信号再有效,即即使从机准备好,也可以不提供READY信号,等到主机发送VALID信号再提供READY信号。对应的VALID信号不允许等待READY信号,即不允许VALID等待READY信号拉高后再拉高,否则容易产生死锁现象。
2.2.1.1.命令通道握手(读地址,写地址,写响应)
2.2.1.2数据通道握手(写数据和读地址)
传输中,通道传输的先后有以下规定
下文中会使用一些图描述依赖关系。图表中,单箭头表示可以等待有效再置位,双重箭头表示必须等待有效再置位
2.2.2.1.读操作顺序
read_depend.PNG
上图为读操作的依赖关系,ARREADY可以等待ARVALID信号,RVALID必须等待ARVALID和ARREADY同时有效后(一次地址传输发生)才能能有效
2.2.2.2.写操作顺序
write_depend.PNG
AXI3中写操作中唯一的强依赖关系是写响应通道BVALID,仅当WVALID和WREADY信号同时有效(数据传输完成)且WLAST信号有效(突发传输的最后一个数据传输完成)后才会被置位。
axi4_write_depend.PNG
在AXI4中,定义了额外的依赖关系,即BVALID必须依赖AWVALID、AWREADY、WVALID和WREADY信号。
AXI总线是基于突发传输的总线,若主机要开始一次突发传输,需要传输一次地址和相关控制信号,之后从机自动计算地址,但一次突发传输的地址范围不能跨越4KB。
3.1.1.1.突发长度(AxLEN)
突发长度为每次突发传输的传输次数,范围限制1~16(AXI4增量模式1~256)且不能跨越4kb的地址空间,每次突发传输不允许提前终止(可以通过关闭所有数据字段的方式使一段传输数据无效,但传输行为必须完成)。每次传输的突发长度为AxLEN[3:0] + 1(AXI增量模式AxLEN[7:0] + 1)
对于回卷模式突发传输,突发长度仅能是2,4,8或16。
3.1.1.2.突发尺寸(AxSIZE)
突发尺寸为每次传输的byte数量,与突发传输的地址预测相关性很强。每次的突发尺寸不能超过数据通道的宽度;若突发尺寸小于数据通道宽度,需要指定哪些位数是有效的。突发尺寸为2AxSIZE[2:0]。
3.1.1.3.突发类型(AxBURST)
AXI支持三种突发类型:
AXI4可支持不同的存储类型,AxCACHE[3:0]用于描述不同的存储类型,如下图所示
ARCACHE[3:0] | AWCACHE[3:0] | Memory type |
---|---|---|
0000 | 0000 | Device Non-bufferable |
0001 | 0001 | Device Bufferable |
0010 | 0010 | Normal Non-cacheable Non-bufferable |
0011 | 0011 | Normal Non-cacheable Bufferable |
1010 | 0110 | Write-through No-allocate |
1110 (0110) | 0110 | Write-through Read-allocate |
1010 | 1110 (1010) | Write-through Write-allocate |
1110 | 1110 | Write-through Read and Write-allocate |
1011 | 0111 | Write-back No-allocate |
1111 | (0111) 0111 | Write-back Read-allocate |
1011 | 1111 (1011) | Write-back Write-allocate |
1111 | 1111 | Write-back Read and Write-allocate |
AXI4总线支持QoS,该标识符AxQOS[3:0]表示服务的优先级
region标识符用于指定选用的高级逻辑接口类型,当使用该标识符AxREGION[3:0]时,表示有多个逻辑接口共享该物理接口
权限标识符AxPROT[2:0]用于防止非法传输
用户自定义数据
WSTRB的每一位对应数据中的8位(1字节),用于标志数据中的对应字节是否有效。即当WSTRB[n] = 1时,标志数据中WDATA[(8n)+7: (8n)]部分有效。
3.2.2.1.窄带传输(Narrow transfers)
当传输的数据位宽小于xDATA总线带宽时,为窄带传输,每次使用的数据位数不同:
narrow.JPG
上图为地址递增突发下,在32位数据信号下使用8bit传输的窄带传输使用的位数图。第一次传输使用0~7位,第二次使用8~15位,依次递增;在第五次传输时回到开头使用0~7位
3.2.2.2.不对齐传输(Unaligned transfers)
当传输位宽超过1byte,起始地址不为数据总线硬件带宽(byte单位)整数倍时,为不对齐传输。不对齐传输的时候需要配合数据选通在第一次传输时将某几个byte置为无效,使第二次突发传输的起始地址(从机自动计算)为突发尺寸的整数倍。
Unaligned.JPG
如图,突发尺寸为4byte,若要对齐传输,起始地址要为4的整数倍。图中起始地址为0x07,因此为非对齐传输。第一次传输时,前3个数据为无效字段,可以使用数据选通WSTRB将前3个byte置为无效。
unaligned_narrow.PNG
上图是在窄带传输下的非对齐传输启动。传输带宽为32bit,每次传输使用16bit,由于是窄带传输,因此每次交替使用低字节和高字节。现在关注启动状态,由于启动地址为7,而硬件带宽为8bit,则必须由地址0启动,设置前7个字段为无效,那么下次传输从地址8开始,满足不对齐传输。
用户自定义数据
针对读和写均有响应的响应信号:
响应信号含义如下:
用户自定义数据
AXI从机分为两种:
AxCACHE用于指定传输特性,传输特性用于标定传输如何在系统中进行和系统级缓存如何处理传输。
存储器特性包括4个位,如下所示:
AxCACHE[0](Bufferable):AxCACHE[0]表示传输过程中是否有缓存,当该位置为1时,表示表示传输路径上具有buffer(可延迟transaction到达最终点的时间)
AxCACHE[1](Modifiable):标记传输是否可以被修改/优化,当其置0时,每个传输将不会被更改,具体来说,AxADDR、AxSIZE、AxLEN、AxBURST、AxLOCK和AxPROT信号不会被修改(地址,突发传输信息,传输隐私信息不被修改)。但是AxCACHE[0]、ID和QoS可能被修改,同时,一个突发长度长于16的突发传输可能被切开,但是保证传输效果相同。当该位置1时,除了以上可能发生的改变,另外:
另外,AxLOCK和AxPROT信号仍然不能被改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AxCACHE[0]=0,具有相同的AXI ID和指向相同的从机的一系列传输的顺序不能改变。
AxCACHE[2](Read-allocate)和AxCACHE[3](Write-allocate):读写操作前是否检查缓存以优化传输
通过ARCACHE和AWCACHE的不同定义不同的存储器类型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