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介绍:
网络Network) 是由若干个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链路可以是有线链路,也可以是无线链路
多个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我们不称它为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因特网(Internet)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数以亿计,互连的网络数以百万计)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作主机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 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 Internet(因特网) 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ISP 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 IP 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连网设备。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 ISP 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从 ISP 得到所需要的 IP 地址。
- 中国主要的 ISP 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普通用户如何接入因特网?
普通用户通过 ISP 获取所需要的 IP 地址,通过 IP 地址因特网上的主机就可以进行通信
基于 ISP 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注意:
并非所有的 RFC 文档都是因特网标准,只有一小部分 RFC 文档最后才能变成因特网标准
因特网在功能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介绍:
电路交换就是使用电话交换机联通电话线的方式
电话交换机可以简单的看作是一个有多开关的开关器,可以将需要通信的任意两部电话的电话路线按需接通,从而大大减少了连接的电话线数量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很多彼此连接起来的电话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用这样的方法,就构成了覆盖全世界的电信网
用户线归用户电话专用
交换机之间拥有的大量话路的中继线则是许多用户共享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例如: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下图用户A给用户B拨打电话,并且用户B接听后,从主叫端道被叫端就建立了一个连接,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例如:用户A与用户B在通电话,整个电话期间,第一步建立连接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始终被占用
释放连接(归来通信资源)
例如:当通话完毕挂机后,电话交换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即将刚刚所占用的通信资源归还给电信网
思考题: 如果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是否可行?
尽管采用电路交换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但是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
例如:当用户正在输入和编辑一份待传输的文件时,用户所占用的通信资源暂时未被利用,该通信资源也不能被其他用户利用,通信线路资源就被浪费了。因此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分组交换
在因特网中,最重要的分组交换机就是路由器,它负责将各种网络互连起来,并对接受到的分组进行转发,也就是进行分组交换
通常我们把表示该消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简称为”包“,相应地,首部也可以称为”包头“。
发送过程: 假设主机H6的用户要给主机H2的用户发送一条消息
主机H6先将所构造出的各分组依次发送出去,各分组经过途中各分组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最终到达主机H2。主机H2收到这些分组后,去掉它们的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出原始报文。
添加首部的作用: 这不是加大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吗?
首部中包含了分组的目的地址,分组交换机收到一个分组后,先将分组暂时存储起来,再检查其首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找到合适的转发接口,通过该接口将分组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发送方的任务:构造分组和发送分组
路由器(分组交换机)的任务:缓存分组和转发分组
接收方的任务:接收分组和还原报文
以上只介绍了分组传输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情况一:各分组从源站到目的站可以走不同的路径(即不同的路由)
情况二:分组乱序,也就是分组到达目的站的顺序不一定与分组在源站的发送顺序相同
对于可能出线的分组丢失、无码、重读等问题将在后续具体介绍
报文交换中的交换结点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但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 这就要求交换结点需要有较大的缓存空间。
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早期的电报通信网,现在较少使用,通常被先进的分组交换方式所取代
交换方式 | 优点 | 缺点 |
---|---|---|
电路交换 | 1)通信时延小 2)有序传输 3)没有冲突 4)使用范围广 5)实时性强 6)控制简单 | 1)建立连接时间长 2)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3)灵活性差 4)难以规范化 |
报文交换 | 1)无需建立连接 2)动态分配线路 3)提高线路可靠性 4)提高线路利用率 5)提供多目标服务 | 1)引起了转发时延 2)需要较大的才能出空间 3)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
分组交换 | 1)无需建立连接 2)线路利用率高 3)简化了存储管理 4)加速传输 5)减少出错率和重发数据量 | 1)引起了转发时延 2)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3)对于数据服务,存在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的问题;对于虚拟电路服务,存在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
判断下图是否是计算机网络:
图中所示的各终端机只是具有显示和输入设备的终端,而不是自治的计算机。故这只是一个运行分时系统的大型机系统。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
利用率:
丢包率:
因特网使用的是 TCP/IP 协议族,该协议逐步演变成 TCP/IP 参考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四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结构示意图如上。其中,由于 TCP/IP 在网络层使用的协议是 IP 协议,IP 协议的中文意思就网际协议。故 TCP/IP 协议的网络层常称为网际层。
对于有接入因特网需求的用户,其使用的主机必须使用 TCP/IP 协议。即使用户的网络不需要接入因特网,也可以使用 TCP/IP 协议。
在用户主机的系统中,通常都带有符合 TCP/IP 体系结构标准的 TCP/IP 协议族。而用于网络互连的路由器中,也带有符合 TCP/IP 体系结构标准的 TCP/IP 协议族。只不过路由器一般只包含网络接口层和网际层。TCP/IP 体系结构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规定什么具体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互连全世界各种不同的网络接口,例如:有线的以太网接口、无线区域网的 WiFi 接口,而不限定仅使用一种或几种网络接口。因此,本质上 TCP/IP 体系结构只有上面的三层。
IP 协议是 TCP/IP 体系结构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TCP 和 UDP 是 TCP/IP 体系结构运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
TCP/IP 体系结构的应用层包含了大量的应用协议,例如:HTTP、SMTP、DNS、RTP 等
以下从几个实际情况分析来解决一些问题,以得到分层的必要性
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网线连接,通过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就可以通过信号来传输0和1了,可以将这些问题划归为物理层
注意:
- 传输媒体并不属于物理层,它并不包含在体系结构之中
-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号,并不是以上举例的方波信号,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才用其举例
多台主机互连。此时已经解决了物理层问题后,需要再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归纳为数据链路层
多路由器、多网络互连。需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并且可将这些问题归纳为网络层
一台主机中运行着两个与网络通信相关的应用进程,例如浏览器进程和QQ进程。需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可以将他们归纳为运输层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只需再制定各种应用层协议,并按协议标准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综上来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是必要的。
以下术语来源于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但也适用于 TCP/IP 的四层体系结构和五层协议原理体系结构
实体: 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 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集合
协议的三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并不知道实现该服务的具体协议。
服务访问点: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服务原语: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称为服务原语
协议数据单元 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 SDU: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多个 SDU 可以合成一个 PDU;一个 SDU 可以划分为几个 PDU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