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文属于 RGB-D SLAM v2 的论文,2013年发表于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 TRO。
一作Felix Endres,导师团都是大牛:弗莱堡大学 Wolfram Burgard 教授, 也是书籍《概率机器人》的作者; Daniel Cremers则是 慕尼黑工业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大佬。
鉴于该文章属于经典文章,本文不像以前文章那番做详细的翻译式分析,更多是站在当代角度,如ORBSLAM2已经大火的年代,去回顾这篇文章的早期特点,思考和讨论一些将来的发展方向。
简要整理该系统特点如下:
提取特征点,并以描述子匹配,两帧之间建立联系后求解变换。对变换应用EMM模型判断有效性,满足条件则加入图优化,否则作为无效剔除。
特征点不唯一,作者验证了 ORB, Surf, SIFT等,实际是time-accuracy tradeoff。其中SIFT运算量要求最高(需要GPU),但效果最好。ORB则最快,效果差一些。
EMM模型,考虑在该变换下,其中一帧的点投射到另一帧,属于遮挡/可视/匹配关系。通过对每个点假设检验评估有效,统计有效比例来计算该transform是否有效。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