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IBM、Google、Oracle三巨头的公有云之殇(上)

谷歌公有云叫什么名字

编者按

\\

InfoQ中文站新推出《洞见云计算》专栏,精选包括刘黎明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受益,本栏目的内容都经过原作者授权。本文是《云计算演义》系列文章第三篇。

\\

企业IT之王IBM,百年老店,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多。互联网之王Google,躺着赚钱,技术和创新能力人所共知。数据库之王Oracle在企业核心业务中,如泰山般不可撼动。他们在各自的壕沟里,都是无人可以挑战的王者。现在,他们的共同点是:狂奔在与关闭公有云赛跑的路上。

\\

原本是要一个一个公司说的,三个一起说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为什么还是要一起说呢。他们虽然出身各不相同,现在和将来在云计算上的策略也各不相同,但在他们的云计算当前的境况和将来的走势,可能在轨迹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现在同处第二集团。

\\

我并不准备探讨这些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其他重要业务,我们的关注点肯定在云计算业务。但我们也必须在讨论云计算业务之前,对这些公司的历史有一个概要了解,我们将更容易理解这些公司的云计算路径。参军也好,参加工作也好,都还要做背景调查呢,何况我们谈一个公司的云计算业务。

\\

IBM极简史

\\

当然没有人不知道IBM,IBM的历史确并不是很多人知晓,但IBM的历史并不是无足轻重。如果你十分熟悉IBM历史,跳过。

\\

1874年2月17日,IBM创始人Thomas J. Watson出生,但这位现在被称为老Watson的人并不是IBM严格意义上的创始人。

\\

1896年, Herman Hollerith在华盛顿特区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电子制表与财务审计机器公司。

\\

1901年,George W. Fairchild成立国际时间记录公司(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Company),该公司是邦迪制造公司、威拉德与弗里克制造公司和标准时间印章公司三家公司的销售公司,同时还生产卡片记录器。

\\

1907年,国际时间记录公司收购戴伊时间记录器公司 (即1883年成立的戴伊专利权公司),该公司生产刻度盘、卡片和工时记录器。

\\

1911年,Charles R. Flint筹划了国际时间记录公司、计算尺公司和制表机器公司三家公司的合并,成立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即C-T-R公司)。George Fairchild成为公司的董事会董事长。

\\

1914年5月1日,年轻销售员Thomas Watson被CTR录用,后来他成为蓝色巨人IBM的缔造者。

\\

1915年,Thomas Watson当选CTR公司总裁兼总经理。

\\

1917年,CTR公司以国际商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 Limited,IBM)的名字进入加拿大市场。

\\

1924年,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即C-T-R公司)改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四分之一世纪俱乐部(Quarter Century Club)成立,该俱乐部只承认那些为公司工作25年以上的员工。

\\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IBM进入计算领域,1944年,IBM公司向哈佛大学赠送其首台大型计算机--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也被称为Mark I。

\\

1951年,IBM开始决定开发商用电脑,聘请冯·诺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1952年12月研制出IBM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脑,IBM 701。这是IT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1952年,小沃森出任CEO,IBM新一代领导集体诞生。

\\

1964年4月7日,IBM主席Tom Watson亲自发布System 360。IBM公司在1967年控制了大型机市场的76%。

\\

1971年,IBM公司的计算机引导\"阿波罗14号\"和\"阿波罗15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

1975年,IBM推出首款型号为5100的“便携式”计算机。它重50磅(约合23千克)。根据存储空间大小(16KB、64KB)和选购存储配件(如8英寸的软盘)的不同,售价从9000到20000美元不等。

\\

1981年8月12日,IBM发布第一台PC,Intel和微软的开始萌芽。在此之前1976年,苹果已经发布了Apple I。晚了四年,但是已经推出抢去Apple四分之三的市场。

\\

1984年3月1日Commodore公司宣布将生产IBM PC兼容机,当时IBM和苹果各得28%和25%的市场份额。

\\

1986年4月3日,IBM推出第一台公文包大小的膝上型(laptop)电脑。

\\

1987年1月20日,DEC推出超级计算机挑战IBM。

\\

1987年12月4日,IBM发布多任务操作系统OS/2第一版,但是后来败于微软之下。

\\

1990年8月1日,IBM出售打字机和键盘业务。

\\

1991年2月28日,IBM宣布裁员10000人。

\\

1991年4月12日,IBM和苹果召开秘密会议,商讨推PowerPC,对抗Wintel。

\\

1991年7月3日,IBM和苹果宣布结盟,共同开发应用于RISC芯片的操作系统。

\\

1991年10月2日,IBM和苹果宣布建立合资公司,开发和销售PowerMac。

\\

1992年8月22日,IBM宣布推出个人数字助理PDA。

\\

1992年12月16日,IBM宣布50来的第一次大裁员。

\\

1993年1月20日,IBM宣布历史上的第一次亏损。

\\

1993年3月26日,Lou Gerstner被任命为IBM公司新CEO,拯救危难中的蓝色巨人。在接下来的十年间,IBM剥离了利润较低的业务,如DRAM、网络、个人打印机和硬盘等,并大力投资软件和服务,收购Lotus软件和普华永道。

\\

1994年5月25日,Compaq超过IBM和苹果,成为全球PC之王。

\\

1994年8月17日,IBM宣布推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电子定购系统。

\\

1995年1月12日,IBM在专利竞赛中获得桂冠,专利数量名列美国公司第一。

\\

1995年2月3日,IBM宣布员工上班时间可以穿便服,一改传统。

\\

1995年6月11日,IBM宣布巨资购并Lotus软件公司。Lotus此时已经败于微软之下。

\\

1996年12月16日,IBM宣布了PowerPC的死刑。

\\

1997年5月11日,IBM的“深蓝”(Deep Blue)计算机击败世界象棋大师Gary Kasparov。

\\

1997年6月10日,IBM宣布将关闭在线购物网站WorldAvenue。

\\

2002年,IBM的研发人员共累积荣获专利22358项,这一记录史无前例,远远超过IT界排名前十一大美国企业所取得的专利总和,这11家IT强手包括:惠普、英特尔、Sun、微软、戴尔等。IBM在2012年获得了6478项美国专利,刷新该公司的历史新记录。

\\

2005年,IBM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

\\

2006年,全年经营业绩——收入总额914亿美元。

\\

2009年,IBM总营收103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398455人。

\\

2011年,IBM以创办人老沃森为名,推出史上第一台听懂人类自然语言的超级计算机(沃森)。

\\

2011年2月17日,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Watson),在美国老牌知识问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击败了两位人类冠军,被誉为21世纪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伟大突破。沃森涵盖了大约2亿页的内容(约一百万册书籍的价值)。

\\

2011年9月30日,截至周四收盘,IBM的市值达到2140亿美元,从而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企业。这是15年来IBM市值首超微软。

\\

2012年,IBM成为美国雇员最多的公司,全球拥有345000名员工。

\\

2014年8月,IBM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低端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

\\

这么啰嗦,还叫极简史?没错,这就是IBM。IBM历史悠久,最重要的是,IT史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IBM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商业上,都引领IT行业的创新和潮流。每隔一段时间,IBM就能推出最重要的技术、产品,并给IT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

IBM在材料、化学、物理等基础科学领域也有很深造诣。硬盘、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铜布线技术、原子蚀刻技术都是IBM研究院发明。

\\

IBM的一篇论文就能诞生一个大业务,比如关系数据库,一个产品两个合作就能诞生几个巨头,比如微软和Intel。某种程度上说,Google如今只是在某些领域做到了前者,后者却远远不及。

\\

IBM今天仍然是对企业最重要的IT公司,没有之一。IBM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第二大服务器公司、第三大安全软件公司、第六大咨询公司,连续14年是最大的应用基础设施和中间件公司,占有约百分之三十的市场份额。

\\

大部分现在风头正劲的公司,50年后是否存在还是个问号。但IBM见证了DEC、Unisys、Compaq的起起落落,见证了数次IT变革和公司自身的转型。从历史惯性来说,它不会失败。

\\

IBM当然从未在消费者市场成功过,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企业市场和政府市场里一直是IT老大,所以他给人的一直是信任和可靠。连从不投资科技和IT公司的股神巴菲特,也对IBM股票情有独钟。

\\

IBM开创并一直统治大型机时代,开创了PC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是重要的背后玩家,但云时代,我们今天看到了它的努力,但也有很多可以批评。

\\

Oracle极简史

\\

Oracle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它可以称为IT软件领域躺着挣钱的公司。Oracle的历史也有三十多年,而且其起步和发展均与IBM密切相关。

\\

1970年的6月,IBM公司的研究员埃德加·考特(Edgar Frank Codd)在Communications of ACM 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A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这是数据库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数据库产品在市场上占主要位置。从这篇论文开始,才拉开了关系型数据库(RDBMS)软件革命的序幕。

\\

IBM 虽然1973年就启动了SystemR的项目来研究关系型数据库的实际可行性,但没有及时推出这样的产品,因为当时IBM 的的IMS(著名的层次型数据库)市场销路不错。首先,如果推出关系型数据库,牵涉到 IBM 很多人的自身利益。其次,没有人有强大的动力搞一个新型的数据库。要发财,卖好已有的广受欢迎的产品就好了。

\\

1977年6月,LarryEllison 与 Bob Miner 和 Ed Oates 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

\\

1978年,公司迁往硅谷,更名为“关系式软件公司”(RSI)。

\\

1982年, RSI 更名为 Oracle 系统公司 (Oracle System Corporation),Oracle 公司。用产品名称为公司命名,帮助公司赢得了业界的认同。

\\

1983年3月,RSI发布了ORACLE第三版。从这个版本开始,ORACLE产品有了一个关键的特性:可移植性。

\\

1983年 Oracle 决定开发便携式 RDBMS。Oracle 开发出 V3,这是第一款在 PC 机、小型机及大型机上运行的便携式数据库。

\\

如果你要了解详细的Oracle发展历史,参考Fenng的《书写历史的甲骨文--ORACLE公司传奇》。

\\

如果你把Oracle当成一个数据库公司,Oracle的历史从这里就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它只是不断开拓新市场,打败挑战者如IBM和Sybase,发布新的数据库版本。从主机时代,到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时代,到 Internet时代,Oracle的数据库产品都紧跟潮流。

\\

到1995年,Oracle营收 29.67 亿美元。拉里·艾利森发布网络计算机的概念:网络计算机是一种带有本地内存的互联网应用设备,一种不含硬盘驱动器的快速微处理器。

\\

2004年12月13日,Oracle公司宣布签订了以每股26.50美元、总计约 103 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仁科(PeopleSoft)。仁科当时是ERP领域的老二,老大是SAP。从此,Oracle 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上一跃成为第二名。

\\

从2005年开始,Oracle 的发展历史差不多就是其收购史,陆续收购了DEC的Rdb、Innobase、Siebel、BEA、Hyperion、SUN。对,Innobase就是开发 MySQL 存储引擎InnoDB 的公司。SUN,没错,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SUN。

\\

在收购战略之前,Oracle是第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在收购SUN之前,Oracle已经凭借收购成为重量级的应用基础设施和中间件公司,在中间件、ERP、CRM、商业智能市场都能拍到第二或前几名。此时已经是第二大应用基础设施和中间件公司。

\\

在收购SUN之后,Oracle已经成为最重要企业IT全栈公司之一,另一家是IBM。也就是说几乎什么都做,而且很多还做得不错。

\\

Google极简史

\\

Google等于搜索,这样说没有错。搜索等于Google,这么说也错不到那里去。

\\

1995年,合伙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候选人的春季聚会上见面,Brin带Page转校园,两人相见恨晚。

\\

1996年,两人合伙做了一个搜索引擎叫BackRub。由于它太消耗带宽,斯坦福大学最终把它从学校的服务器上撤了下来。

\\

1997年,搜索引擎的名字变为 Google,来自单词“googol”(意思是10的100次方)。象征着他们想整合容量无限扩大的网络世界的野心。

\\

1998年,当Sun公司创办人Andy Bechtolsheim准备给谷歌10万美金的投资时,Page和Brin意识到他们应该自己创业,于是当年9月4日于加利福尼亚注册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在9月7日组建公司,位于加州一个车库,有4名员工。布林和佩奇从家人、朋友和投资者募集了100万美元。当时布林和佩奇分别为24岁和25岁。成立数天后,公司注册了Google.com域名。

\\

1999年2月,他们的8名员工在帕洛阿尔托有了新办公室。在谷歌第一版的发布后,使它们获得了Sequoia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

\\

2000年,谷歌与350个客户发布关键字广告销售系统Adwords。Google每天进行1800万次查询,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雅虎选择Google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年底时,提供15种语言的搜索服务。Google第一笔融资花到一半的时候,上市了。

\\

2001年,曾任过Sun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和软件公司Novell首席执行官的EricSchmidt出任谷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图片搜索在7月上线。

\\

2003年,美国方言协会选取“Google”为2002年最有用的单词。1月,Google收购了Pyra实验室,这是网络出版工具Blogger的创建者。5月,Google推出AdSense,这一广告计划能按照网站内容做广告。

\\

2004年,以85美元每股的发行价,集资1960万美元。上市让公司搬到了新总部——可以容下超过800人校园般的“Googleplex”。2月,雅虎开始推出自己的搜索技术,淡出Google搜索技术。3月31日:Google宣布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Gmail。8月收购了数字绘图公司Keyhole,这成为了来年2月谷歌地球发布的契机。8月19日,Google在纳斯达克故事以100.01美元开盘。

\\

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

\\

2007年,股价首次超过700美元。“Google”以动词进入牛津英语词典。Gmail开放使用(因为先前必须有邀请码才可以)。

\\

2007年11月05日,Google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

\\

2008年,结合街景视图的新版本谷歌地球发布。谷歌浏览器Chrome提早发布。2008年9月7日,Google Map卫星升空,将为Google Earth提供50厘米分辨率高清照片。

\\

2009年,谷歌翻译支持51种语言,包括斯瓦西里语、威尔士语、意第绪语,相当于2550种语言对。道路导航系统发布,它可以使卡车司机仅仅使用手机就可以跑遍世界。

\\

2012年5月21日,Google收购Motorola获中国政府批准,完成了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

2012年6月28日,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发布谷歌首款自主品牌平板电脑Nexus7、外形前卫的社交流媒体播放器NexusQ以及酷炫的概念智能眼镜“谷歌眼镜”。

\\

2012年10月2日,谷歌已经超越微软,成为按市值计算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原因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计算已经降低了台式机软件的市场需求。

\\

其实从2000年,Gogole发布Adwords以来,从商业上说,Google再也没有大的变化了。它现在固然有很多的创新,包括IT技术的创新,但它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基本上全部来自于搜索广告。

\\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包括2016年初的围棋程序Deepmind)、自动驾驶、热气球无线网络ProjectLoon、手势操作技术ProjectSoli、仿人机器人Atlas、量子计算机等,Google新的技术和商业项目走在世界前列。

\\

如今Google不仅是互联网之王和搜索霸主,Google在开源、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上的影响力,在IT界无人能及。

\\

IBM依旧是大象,尚能舞否

\\

善于跳舞的大象遇到了危难

\\

IBM前CEO郭士纳在2003年出版了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书中说““如果大象能够跳舞,那么蚂蚁就必须离开舞台”。从1993年到2002年,郭士纳帮助IBM的股价翻了约9倍。虽然营收增长了近50%,考虑到IBM的体量,这仍然不容易,且让IBM回到了增长和盈利的轨道上来。

\\

在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沃顿商学院管理教授、曾经在IBM作为工程师工作过9年的兹巴拉基(MarkJ.Zbaracki)的评论:\"总的说来,这起交易是IBM非常具有弹性的又一个例子。IBM的长处一直就是善于彻底改造自己。\"

\\

那时的IBM,初步完成了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转型,是众多IT公司争相学习的榜样。不管是不是IBM的客户,都将IBM视为导师,而有合作机会时,选择与IBM合作是他们的首选。比如,华为的研发和管理体系就是以IBM为榜样,在IBM的亲手操刀下发展起来的。

\\

如果从盈利的角度来看,亚马逊至今仍然是蚂蚁,近二十年来大部分的季度都在盈亏线上挣扎。在AWS上线三年后,亚马逊仍然可以认为是蚂蚁,认为那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AWS能进入企业级IT市场。但是,《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出版十年后的2013年,IBM的舞步似乎突然沉重起来,亚马逊AWS击败IBM,夺走中情局6亿美元云计算订单。如果一个单你觉得不重要,那么包括三星、辉瑞、PBS(公共电视网)和国家航空航天局、GE、Netflix这些行业巨头都拥抱AWS,还有什么对IBM是重要的呢?

\\

从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看,低端且不稳定的X86架构服务器也是是蚂蚁。但在2012年X86服务器占据98%的服务器总出货量。根据IDC的数据,在X86架构服务器的冲击下,IBM基于Power架构服务器的收入在2013年第2季度同比下滑25%。

\\

IBM一直在吃90年代以前的老本。IBM凭借在大型机的统治地位,在政府和大型企业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客户关系。也正是基于此,在小型机夺得领先地位,并在PC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尽管在PC时代IBM并不是领袖型厂商。

\\

在互联网时代,IBM更是藏于幕后,为运营商兴建数据中心出谋划策,为企业构建电子商务体系提供软件和服务。

\\

可以说,在大型机时代之后,IBM离最终用户越来越远,而IT离普通用户却越来越近。IBM利用老本固守在政府和企业的IT圈里,这个圈也不断被CA、HP、DELL、微软虎视眈眈并蚕食。

\\

因此90年代初之后,尽管IBM的利润和营收、股价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它在企业IT和整个信息行业的地位,越来越低了。

\\

36a2604c8149497056a1184c6b01d415.jpg

\\

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IBM已经连续15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事实上,最近8年,IBM一半以上的季度,营收是同比下滑的。

\\

IBM 2008年营收1028.2亿美元,2015年IBM的营收817.4亿美元,总营收下滑了20%,而同期全球IT服务市场增长了20%。

\\

1998年IBM的营收已经达到816.6亿美元,1999年875.4亿美元,其历史最高营收在2011年达1069.3亿美元。

\\

也就是说16年过去了,IBM的营收回到了起点。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其营收增长不到百分之十五。考虑到货币贬值,16年间其实际营收下滑了50%以上。

\\

而同期的其他发展强劲的IT公司,这16年间,营收增长10倍以上,特别是PC时代和互联网前期的骄子微软、因特尔、Oracle、思科等。

\\

这16年间,不要说消费者IT市场,即使企业IT市场也增长了5倍有余,而IBM的营收增长为零。

\\

尽管企业在IT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IBM这样的公司的帮助。但进入二十世纪后,IT设备和技术更新快、普及快,IBM都难以跟上。加上设备的模块化、通用化,软件的开源化,一直到最后云计算的兴起,企业对IBM这样的公司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了。

\\

现在,已经有了All-In-Cloud的中小企业甚至大型公司,那么,IBM的日子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头了。

\\

20年来,IBM的口号从电子商务到随需应变,再到智慧地球。IBM提出的每一个概念都成功预言了IT产业未来10年的变革方向。但是,每次都在坚持了数年的产业趋势即将爆发的时刻,IBM却将机会留给了蚂蚁。当IBM在2004年用随需应变替代电子商务的品牌形象时,电子商务即将迎来爆发;当IBM在2008年转向智慧地球时,真正做到随需应变的云计算也即将大行其道。在IT产业,IBM一直有着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战略视野和战略能力,但是,这头大象的舞步却越来越沉重。

\\

情况很危急,罗睿兰面临的转型压力,绝对大于郭士纳。IBM在云计算兴起之时,并没有PC兴起或互联网兴起时那么厚的底子,也没有那么大的行业影响力了。甚至人才资源、技术积累、管理能力都已经没有底子了。20年前的IBM,企业还离不开它,而今后,企业可能不在需要IBM。

\\

但是,但是,IBM是会跳舞的大象。虽然,这一回,这舞步太沉重了。二十五年前的经验,十五年前的经验,放到今天,未必适用了。

\\

从硬件到软件和服务,到云计算、商业分析、媒体和广告:IBM的公司战略

\\

2016年1月,IBM CEO 第一次在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做了演讲时,说IBM 不再是一家硬件或软件公司,而是一家“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公司。

\\

看起来很玄乎是吧?但是就算不明白“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是什么,我们也知道,IBM的视野已经小到一种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了,虽然后面带个云平台,那也只是为了把人知解决方案打肿脸充胖子。

\\

20世纪90年代之前,IBM是一家大型机、小型机、PC全系列的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综合IT服务商,几乎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所有IT需求。

\\

21世纪之后,在高利润率的幌子下,卖掉PC、X86服务器后,在硬件领域的话语权基本只剩下开山老本行大型机。

\\

IBM说自己是“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公司,当然不是说IBM只做认知解决方案,而是强调它在认知解决方案市场的地位。因为它仍是企业IT堆栈上,产品线最丰富的公司,能勉强与其相比的,只有Oracle。

\\

但,IBM的视野仍然小了下去。尽管“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是制高点,是高科技,甚至是未来的趋势,尽管这个说法是为了体现IBM云平台的与众不同之处:商业分析。没错,商业分析师IBM干云之前攒下的老底,这回云计算混战终于可以用上了。

\\

自2005年以来,IBM花140亿美元陆续收购了120多家提供各种“商业分析”服务的公司。无论是商业分析还是云计算,IBM都大搞收购。这些收购集中在:

\\

云计算

\\

2013年6月,收购Softlayer,略低于20亿美元。\

2015年6月3日, IBM宣布收购云解决方案供应商Blue Box,Blue Box为企业提供基于OpenStack的托管式私有云解决方案。\

2015年7月23日收购数据库管理工具Compose。\

2015年9月10日收购Nodejs全栈框架StrongLoop。\

2015年10月5日收购海量数据存储Cleversafe 。\

2015年11月3日收购混合云管理服务软件Gravitant。

\\

商业分析

\\

2015年3月,IBM收购AlchemyAPI,平台上有近 4 万名开发者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做自然语言处理和图片识别。同月,IBM 收购搜索引擎 Blekko,Blekko的slashtag功能能够过滤垃圾网页,并能人为优化搜索结果,用户用得越多,越能看到自己想要搜索的结果。

\\

2015年4月,IBM成立Watson Health部门。8月, IBM 10亿美元收购医学成像设备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这能让沃森就看懂医学图像,包括核磁共振扫描图、X 光照片等。

\\

2015年9月,IBM收购检测冒用信用卡行为的公司IRIS Analytics。

\\

2015年10月,IBM则花20亿美元收购了The Weather Company 的数据。这些天气信息能够影响作物生长、物流、工业生产等。

\\

2016年1月,IBM收购IBM收购BI软件厂商Varicent。

\\

媒体和广告

\\

2015年12月,收购Clearleap。Clearleap的技术确保用户在任何时间和设备上都能访问想看的视频。HBO、Verizon 以及美国橄榄球大联盟(NFL)都是它的用户。

\\

2016年1月,IBM 1.3 亿美元收下视频直播服务 Ustream,并成立一个新部门,专门处理媒体技术。

\\

2016年2月之前,IBM 收购了了 3 家数字营销公司,都放进了IBM 互动体验(Interactive Experience )部门。

\\

如果抽象地说,IBM自90年代初以来,在战略上一直有2个原则:专注高价值业务、去硬件化。

\\

在郭士纳的后继者彭明盛担任IBM CEO的近10年间,虽然在营收上未有太大增长,却让IBM连续保持了双位数的利润增长。2003年,IBM总营收为891亿美元,利润 75.8亿美元,全球雇员23万人,到彭明盛卸任CEO的2011年,IBM的营收只增长了将近20%(达1069亿美元),利润却增长115%(达 163亿美元),员工数几乎翻番(近42.7万)。利润增长是华尔街喜欢的,所以股价也从2003年不到90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60美元。

\\

彭明盛是如何的呢?盯住运营优化和EPS(每股盈余)!没有营收增长,就变卖低利润业务,降低业务成本。运营优化是这样的:采用全球共享服务削减通用的重复作业和额外管理费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全球最佳地点运营,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能力;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减少内耗提高利润率。处于战略最顶层的是EPS(每股盈余),然后通过EPS目标生成战略规划,再分解成业务运营计划和预算,最后通过层层分解形成各个区域、业务单元和行业的绩效指标。

\\

这是管理效率和财务报表的优化,不是产品优化,不是产品创新。整个公司围绕着这个转。

\\

在郭士纳时代,被众多企业争相学习的将10%的营收投入研发,在彭明盛时代早已变成了6%。罗睿兰时代,这个6%怕是都要削减了。

\\

最近15年来,IBM维持增长的只有利润,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运营优化。而这基本靠工作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人均成本的降低来建立的,基本上IBM的收入在知名IT公司里是偏低的。

\\

这个战略,甚至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此前出售一些列业务,甚至2009年以来IBM至少出售了10宗业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解释十多年来IBM的营收没有增幅。

\\

但这些战略和出售,并不能解释IBM在已经保有的核心业务上的营收下滑和市场份额的减少。所以,无论IBM自己还是媒体,用IBM的战略选择来解释营收下滑是不合理的。

\\

我认为IBM近10年的核心战略是商业智能。

\\

回到2007年11月13日,IBM宣布将以50亿美元现金收购Cognos,这是IBM有史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收购活动,就是为了强化IBM在商业智能软件领域的竞争力。那一年,SAP以70亿美元拿下了Business Objects SA,甲骨文以33亿美元将Hyperion Solutions Corp收至麾下。可以说,商业智能是那些年的绝对热点,被寄予厚望。

\\

那时,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 EC2和S3已经上线一年有余,即将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些服务并没有进入IBM、Oracle、Google、微软的视野,因为IBM、微软、Oracle眼里那时只有企业用户,Google眼里虽有开发者,但绝没有经营基础设施生意的想法。而AWS那时真的只是个玩具,极少数开发者的玩具。

\\

事实上,IBM在最近10年至少收购了40家数据分析公司。2006年8月,收购业务流程和内容管理软件公司FileNet;2006年8月,收购业务流程和内容管理软件公司FileNet,SPSS成为国际公认且标准的统计分析软件;2010年8月,收购互联网商业分析软件商Coremetrics;2011年9月,收购智能与调查管理软件开发商i2;2011年10月,收购风险分析软件公司Algorithmics;2012年2月,IBM收购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公司Emptoris;2012年4月,收购分析软件公司Varicent;2013年2月,收购非结构化企业数据分析及管理公司StoredIQ;2013年2月,收购非结构化企业数据分析及管理公司StoredIQ。

\\

从2001年至今,IBM收购了120多家公司,其中2010年以前并购的80多家公司大多数都充实到以Websphere、IM(BI)、Tivoli、Rational和Lotus为主的品牌软件中。而2010年后IBM花费超过过120亿美元并购40多家公司的收购,分布在6个领域:云计算、企业管理、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优化、企业治理合规与安全、人工智能。

\\

除了研究和开发的投资,IBM总计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这个领域投资已经超过170亿美元并完成30个以上的收购。

\\

而在云计算领域的收购,基本都还是可以归纳到企业数据中心管理和企业管理软件中。自2007年开始,IBM已先后收购了超过15家拥有云计算专业知识的技术企业。2010年5月收购提供在线托管的软件程序服务Cast Iron Systems;2012年2月收购以色列移动应用开发和基础软件提供商WorkLight;2013年11月收购基于云的消息工具提供商Xtify;2013年11月14日,IBM宣布收购以MaaS360的品牌提供基于云的企业移动管理解决方案公司Fiberlink;2014年2月25日宣布收购CouchDB项目的积极贡献者Cloudant。

\\

能为公有云提供帮助的公司,大概只有Softlayer一家。

\\

如果收购什么,代表IBM看好什么,那么云计算远在IBM的战略雷达之外。我们不要看它怎么说,看它怎么做。IBM看好的依然是:企业数据中心软硬件、企业管理软件,人工智能和商业分析。可以说,IBM认为前两者是过去和现在,后者是将来。

\\

IBM的云计算,新瓶装商业分析的旧酒

\\

外界和IBM自己都将IBM的业务大致划分为硬件、软件、服务。实际情况是,IBM的软件增长乏力,硬件和服务持续下滑。IBM靠在这三个方面一直靠收购解决营收和利润问题,而云计算持续,难以入其法眼。在2013年初,在IBM主办的一个IDC行业会议上,我说IBM的硬件、软件、服务正全面遭受云计算的侵蚀,可能有灭顶之灾。彼时,虽然云计算大势已经很明显,IBM的对危机和将来仍然认识不足。

\\

2013年初那时,IBM在公有云上还是零蛋。在2013年的档口,亚马逊AWS在2011年的营收即超过10亿美元,2012年超过17亿美元,2013年将达到30亿美元。Google和微软已经有了各自的公有云产品,IBM那时的公有云还是零蛋。IBM的定力之强不得不佩服。

\\

并购显然是IBM一贯的战略,虽然效果并不怎么样。嘘,IBM已经失去了自我造血、创造新业务的基因和能力。云计算也是如此。

\\

2013年6月,IBM终于收购了一家号称做云计算的公司Softlayer,代价20亿美元。再这之前的2013年3月12日,IBM的股价和市值达到历史最高,股价达215美元,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为什么是3月12日呢?因为在这时,已经基本确定IBM收购Softlayer,美国股市也有内幕消息啊。

\\

2013年6月,云计算的大势已经很明显,而谷歌和微软在云计算上的动作也比较明朗了。但IBM只愿意动用20亿美元为其云计算打基础,还不到6年前2007年50亿美元现金收购Cognos的一半金额。除了Softlayer之外,IBM基本没有像样的针对云计算的收购,而在数据分析上的收购则有数十宗。IBM在2013年对云计算的态度可以用“敷衍”来形容。

\\

而且市场上并不缺乏收购标的,特别是RackSpaceCloud。RackSpaceCloud当时已经在同AWS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所以在2013年1月,传言IBM和EMC联手竞购Rackspace后,Rackspace股价在2013年1月24日超过76美元,市值达106亿美元。如今Rackspace的市值只剩下28亿美元。

\\

EMC显然看不上Softlayer,没有掺乎这档子事。EMC下属的VMware随后推出了自家公有云vCloud Air。

\\

IBM在2016年之前的10年在商业分析上花费至少一百亿美元,而在威胁其数据中心软硬件和服务之根本的云计算上,只花了20亿美元。

\\

而且这20亿美元,还是花在了一个根本不是云计算、就是一家IDC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上——SoftLayer。

\\

在IBM收购之前,SoftLayer更像一家IDC公司而不是一家云计算公司,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或许IBM看重的只是Softlayer的机房说不定。SoftLayer跟国内顺带买卖VPS和云主机的IDC没什么区别。Softlayer 2012年的营收约为4亿美元,云计算营收至多数千万美元。而Rackspace 2012年营收约13亿美元,云计算营收近3亿美元。Rackspace的云计算营收只有亚马逊AWS的六分之一,但考虑到Rackspace在IDC和技术支持领域的实力,以及其在云计算方向能够投入的资源(2015年Rackspace手上的现金约一亿美元,现金等价物约2亿美元),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彼时2012年,微软Azure的营收可能远低于Rackspace,Rackspace作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老二的位置。

\\

2012年,Softlayer的营收只有Rackspace的三分之一,而SoftLayer的云计算营收只有Rackspace的十分之一,SoftLayer的云计算能力和潜力只有Rackspace的百分之一,如果Rackspace价值70亿~100亿美元(当时业界收购传闻价),SoftLayer怎么值得到20亿美元。SoftLayer就应该按照IDC行业估值,价值11亿~12亿美元。

\\

2012年,在云计算方面,SoftLayer不要说比Rackspace差一个量级,就是比Gogrid、Joyent都要弱许多,就是数据中心多一点而已。IBM在云计算上最重要的一笔收购完全是狗屎。IBM或者被忽悠了或者图便宜,这笔交易能带来IDC业务上的营收,却带不来云计算业务能力的提升。

\\

在最近的两年,IBM除了Softlayer,也着重打造了CloudFoundry的IBM版-BlueMix,以及OpenStack的IBM版-Blue Box。更重要的是,打造了商业分析的系列服务和交易市场。并正在推出主打容器的产品Linux One,首次在大型机上基于Ubuntu发布产品,支持最高10TB内存。

\\

2014年9月18日,IBM发布Watson Analytics。提供自助式分析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清洗、数据仓库,帮助企业用户获取和准备数据,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实现结果可视化。

\\

2015年,IBM继续猛炒Watson和人知技术。2011年,Watson参加综艺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来测试它的能力,这是该节目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与机器对决。当年2月14日至16日广播的3 集节目中,Watson在前两轮中与对手打平,而在最后一集里,Watson打败了最高奖金得主布拉德·鲁特尔和连胜纪录保持者肯·詹宁斯。Watson 赢得了第一笔奖金100万美元,而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尔分别只有30万和20万。Watson 4TB磁盘内,包含200万页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包括维基百科的全文。在比赛中Watson没有链接到互联网。

\\

2016年2月5日,IBM一口气发布了4款数据分析产品:IBM Compose Enterprise、IBM Graph、IBM Predictive Analytics和IBM Analytics Exchange。

\\

这一切都要归结到商业分析。

\\

商业分析,是IBM 10多年打造的业务,既是IBM的强项,被IBM寄予厚望。云计算?从心里根本就不想搞,但不搞还不行。但或许是想搞,但翻来覆去没搞出个名堂,或者不知道怎么搞。

\\

IBM依旧是大象,只是已经不是一只能够轻盈起舞的大象。而是一只身陷泥潭,正在挣扎着往岸边挪,却还要假装舞姿轻盈而潇洒。只是从哪边上岸,可能没看清楚,能否爬上岸,也更是个未知数。

\\

把云计算和商业分析结合起来,或许是一条路子。IBM 15年打造的商业分析业务,显然甩亚马逊和微软几条街。IaaS和基础型PaaS既然很难撬动,那就摆摆花架子,跳过这个层面的血腥竞争。用商业分析(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来搞定开发者、企业,打开应用型PaaS的局面,最后形成全栈云计算平台。

\\

IBM的云计算战略,效果如何?目前不知道。IBM的云计算营收比微软还让人晕。号称上百亿,自己说自己都不信。IBM的公有云,2015年最多在7亿美元上下。

\\

IBM的云计算战略,前景如何?下半部和Oracle、Google的一起来说。

\\

作者简介

\\

刘黎明 云计算布道师,微信公众号: 鸣北林(techculture)。2008年3月起从事云计算与IaaS产业研究、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现任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研发和云计算事业部,曾担任网银互联副总经理兼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世纪互联云快线产品总监和研发主管、思科系统(中国)研发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先后分别主持了国内第一个基于Xen和KVM的基础设施公有云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并完成重点产业化科研项目——北京市科委“虚拟化管理平台”。

\\

感谢陈兴璐对本文的审校。

\\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editors@cn.infoq.com。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InfoQ@丁晓昀),微信(微信号:InfoQChina)关注我们。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2023面试高手/article/detail/10243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