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测试人,测试魂
吴磊
入职第一天,我成了无线站点解决方案的测试人员。这是一个最熟悉公司最新开发的站点产品的岗位,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3年时间,从初生牛犊到独当一面,支撑我勇往直前,给我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是主管的一句话——“没有测试搞不定的!”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路程,有得有失,有苦有乐。
PART ONE
单刀赴会奔赴“战场”
新员工入职短短几个月,我非常幸运地接到了第一个市场交付的任务:独立负责广州铁塔某项目首个测试局点交付。
当时我对产品还似懂非懂,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找领导沟通,找前辈请教出差及交付经验和遇到突发问题的应对措施。我知道,作为产品的最后一环,我们不仅仅要调通新产品,还要将产品的优越性能展示给客户看,让客户信任我们。这是我第一次交付,万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出了纰漏怎么办?
而且,我腼腆害羞、性格内向、说话低沉,很难想象自己可以自信地在客户面前介绍我们的产品。万一表达得不清楚,客户的问题没有答上来,主管交代的任务没有达成,把事情搞砸了怎么办?我越想越不安。
主管看出了我忐忑和不自信,安慰我说:“没有测试搞不定的,遇到问题拿电话问。”彼时的我,还无法理解这句话,但被主管这么鼓励,倒也多了几分底气。去就去吧,后方还有这么多专家呢,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二天,我带着所需的专业设备,带上单刀赴会的那份激动上路了。刚到酒店,我就和办事处的产品经理接上头了。一堆的客户诉求就像冰雹一样,噼里啪啦砸地砸过来了:“首先,必须保证所有功能在演示时正常实现,尤其负载削峰特性、57V恒压特性……其次,要提供详细的负载削峰功能实现前后的对比数据,需要给客户明确传递智能电源对比传统电源的优势等。” 听到这浩瀚磅礴的诉求,我汗毛倒立,神经紧张起来。糟了,我好像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但这个时候,我不能露怯,不能丢咱们测试人的脸!虽然内心慌乱,我表面还是装得镇定自若的:“放心!都交给我了!”
说完这句话,我好像真的被自己说服了一样,慢慢冷静下来。我快速理清楚本次交付任务的重点工作,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拉上机关的专家开始讨论,请实验室测试人员为我远程演示。
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深夜。此时的我一点都不困。得,既然睡不着,那就接着开干进行预演练吧!我带着首战的紧张和激动,在脑海里一遍遍预演明天的场景,一预演就到了天明。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站点等候产品经理。清点完物料,我就开始准备开始工程改造安装。按昨天的预演,今天上午就可完成改造安装,下午调测,之后就准备接待客户,接着就可以凯旋,简直是完美得不行。
但与产品经理一交流,我才发现现实是“骨感”的。现场涉及主设备的断电割接、业务通断的操作,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在凌晨安装、调测,之后还得根据客户的时间进行现场演示验收。一周能搞定就算很快了。
这简直“听者伤心,闻者流泪”。沉默了两分钟,我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能咋的,慢慢干吧!
好不容易熬到了深夜12点,施工队到位了,大家开着手机灯,相互照应,摸索着开工了。我一边指导工人们,一边自己动手安装,在皎洁月光的见证下,持续奋战到凌晨4点。
割接非常顺利,上电设备正常运行,第一步安装改造算是顺利完成。大家伸伸懒腰,拖着疲惫的身躯各自散去。回到酒店,我刚洗漱完,电话铃就响了:“预约了周五客户到场,今天周二了,得赶紧去站点把所有功能调好。”
我在心里盘算,如果按照在实验室调测的方法,一天就可以调好了。但没想到,第二天到站点刚调测一会,天就下起了小雨,因为是室外机柜站,为了赶时间,大家带伞的打伞,没带伞的借伞,围成一个圈,保证雨水不会飘落到机柜中,而我就蹲在伞下,继续我的调测工作。
很快,各种关键功能特性都实现了,现在就差调通最关键的功能——“负载削峰”。这意思就是高峰期市电不足时,5G智能电源可以智能自动调节电池参与放电,保障基站正常运行。由于负载削峰功能要根据负载波动的情况,判定锂电池是否参与放电,而当前5G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历史功耗来看,2/3/4G波动很小,最后生成的曲线近似一条平行线,无法很直观地显示出这个功能的效果。
“这是全国第一个邀请客户到现场的试点,产品的价值特性要实实在在地呈现。”产品经理焦急地说。
“当前5G AAU是移动的,是否可以找移动协调人力到现场使用CPE现场灌包,加大AAU的输出功耗,模拟实际的用户量?”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了建议,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说干接干,产品经理立马给客户领导打电话协商。客户也很爽快,安排人到现场,最终通过CPE灌包,模拟实际用户量,增大AAU功耗输出,增加站点的总实际负载,负载削峰功能实现。
终于搞定了所有问题,周五,客户高层领导及技术专家受邀来到实际站点,共同见证首个5G智能电源(4U插框)在现网的实际应用,以实际站点进行功能特性演示和技术交流。
一开始看到这么多的客户,我还很紧张,但一开口,紧张的情绪瞬间消散。毕竟现场我是最熟悉产品,最熟悉产品特性的人。经过约两个小时的交流,客户对华为开发的新一代业界中独家高密插框电源颇感兴趣,甚至意犹未尽。我们又邀请客户到松研所实地考察产品,端到端显现产品性能,此次试点也算是圆满结束。
虽然过程艰辛,但我的首战收获了主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也为后续的独立交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ART TWO
一波三折的测试
时间到了2020年11月,我成了极简站点测试owner。
“重庆首个自然散热6kw刀片电源的测试需求,你过去支撑下。”收到主管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答应,然后快速和一线产品经理对齐测试需求。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客户想通过“室外机柜+暖风机”这种非标准方案模拟高温场景,验证6kw刀片电源和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抗热性能。
听到这里,我心里直冒冷汗。这种非标方案明显存在及其大的风险,暖风机吹出来的风是朝一个方向,且暖风机的功耗大,很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损坏设备。之前其他厂家准入测试采用同样方法,测试未通过,引起了一系列纠纷。
我拉着SE、热设计专家等将风险告知一线产品经理,希望再和客户沟通替代方案,到当地泰尔实验室测试或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但是客户坚持自己提出的方案,并且要华为自己承担风险。
思来想去,只有到现场看看能不能有转机了。于是我拎着包当天晚上到达一线。产品经理带着我来到客户办公室,向客户解释“室外机柜+暖风机”模拟高温场景的问题,没想到客户冷冷地回答:“这个方案不是拍脑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将电源和电池放在机柜或机房中使用,这样测试才能更贴近实际,要是你们觉得不行,可以不测!”
一句“你们可以不测”已经清楚表达了客户的诉求和态度。
我们沉默了两分钟,既然没有回旋之地,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做成。考虑到客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及强烈诉求,我们决定试试看。
首先,如何将刀片电源和电池正立安装在机柜正中央?抱杆、平装在支架上等,都行不通。无奈之下,我们找到一家五金店,锯了几根钢管,买了一包扎带,决定通过钢管将电源和电池挂在机柜正中央,再通过扎带绑扎在两侧的支架上。在绑扎的过程中,我们一人拖着电源和电池,一人扎紧扎带。
安装问题解决之后,还要想办法解决负载问题。当前选择的是实际站点测试,站点实际业务也不能中断,协调到的蓄电池智能负载,一加载就断开,再加上网购的温度传感器为家用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反应慢,精度差,当天我从机关紧急调来了电子负载和专用温度传感器。
那几天虽然下着小雨,但客户和一线都在等验收。为了保障测试的安全性,我定了一个面包车,用车的后车盖遮住电子负载,线缆关键接头处用雨伞遮蔽,一下大雨可以立马收拾物料到车上避雨,让测试得以正常进行。
电源上市电正常运行,电子负载加载从1kw慢慢加载到电源的最大能力6kw。然而,在加载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负载的电压和电流、市电的电压和电流时发现市电及其不稳定。不加载时,电压240V,加载后电压持续下降,降低到150V左右,达不到我们产品的最大输出能力6kw。
怎么办?大家面面相觑。我提出使用油机发电,找铁塔代维人员借一个。眼前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好不容易在一个区的铁塔代维人员手中借到一个8kw的油机,我们与周边物业沟通可能带来的噪声影响,布置好了电子负载和传感器。
“咚咚咚”的声音响起,我们准备开始记录数据,这才发现油机带不动6kw这么大的负载。
经过检查,原来,油机已使用多年,存在降额输出。哎,一波多折,又无法进行测试了!大家陷入了沮丧之中。
越是这时候,越需要沉着冷静。正当大家想要放弃时,我突然想到,如果让电源接上电池,带载6kw,电源不足的部分由电池供电,虽然不能验证电源满载的抗热性能,但也能突出电源配套电池的另一关键特性——实际负载峰值时刻,电源能力不足时电池补充。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们带着详细的测试数据与客户沟通。虽然客户一开始要求再换个市电好的站点重新验证,但看到当前刀片电源和电池的能力后,有了足够的信心,后来改口不再要求重测。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只有以客户化的视角,站点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才能进行真正特性价值的兑现测试,才能端到端看护版本质量。
PART THREE
极寒之地,你们的设备行不行?
2020年12月底,吉林一线传来诉求,想做一个6kw刀片电源的试点,测试产品的抗寒性能及关键特性,让客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产品的优势。作为刀片电源测试owner,我第二天就前往一线。
此时的吉林已进入寒冬,零下20℃。一直待在南方的我,从没体验过这种极寒天气,只是听朋友说起,刚烧好的热水拿到户外瞬间就能给你冻成冰块,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走之前我去商场买了雪地靴、手套、耳罩、帽子,一套装备齐全,心想着这次再经历过极寒之地的挑战,应该再没有什么地方不敢去了。
到吉林时已是晚上9点多,我走出飞机场准备打车,风一吹,那是一个冷,手和脸都已经冻得快没知觉了,赶紧上车去酒店。
第二天一大早,我到代表处见到产品经理,才知道,这次需要改造的站点在叠加5G后出现频繁闪断的现象,客户希望通过华为的刀片电源解决这一问题,但也有疑问:“你们的刀片电源和刀片电池在极寒之地扛得住吗?“一线希望我对此站点的改造提供技术支持,现场解答客户的疑问,并对刀片电源和电池的关键特性进行实测。
下午我与客户交流完后,急匆匆赶到站点。此时施工队已就绪,下午5点的长春,天已经完全黑了。幸亏选的站点在高架桥旁边,有路灯。施工队在路灯的照耀下按照指导快速行动起来,我就在一旁边指导施工队如何安装,边解答客户的疑问。
此时的温度-17℃,地上一片白,雪足足有10厘米厚。交流十几分钟后客就户带我到车里避寒几分钟,如此反复。晚上6点左右施工完成,上电正常运行,未出现闪断的现象。客户很是欣慰,拉着我上车一顿狂聊,硬是要带着我去另外一个站点,说这个站点属于人口密集区,叠加5G之后同样出现闪断的现象,希望能再做个试点与前一个站点形成对比。
下一步就是调测了,国内移动的试点,刀片电源最终是接到U2000网管进行管理,但为了体现刀片电源独特的价值特性,需要将刀片电源通过4G回传接到Neteco网管。但是,4G回传功能在版本内还未交付,想回传,必须对刀片电源进行版本升级,升级到调测版本。
升级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近端工具,将刀片电源通过485转USB的串口线接到电脑进行升级。为此,我与产品经理立刻赶到站点升级。刚到站点,就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只好到高架桥下面躲雪,待雪一停,立刻就爬到2米多高的柜子上将串口线接到刀片电源上。从接线到升级,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好不容易将线接好,我准备开始升级操作。怕电脑在极寒的天气电池不耐用导致异常关机,我特地将电脑抱在怀里,给它“取暖”。黑暗如同黑色天鹅绒慢慢覆盖地平线。极目远眺,城市的夜空上镶嵌着万家灯火。那个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整个升级过程还算是顺利,刀片电源通过4G回传也接到了Neteco网管。回到住处,我满怀信心地开始远程调测,以为调测完成,输出相应的测试报告就可以完成任务了。然而,我还是轻敌了,由于此调测版本与网管不兼容,部分功能未能实现。我立马拿起电话,请产品经理紧急求助,输出一个解决措施并给出对应的软件版本,研发验证可行性之后再上站升级。
时间一天天过去,承诺解决的时间也一直未兑现,我简直心急如焚。对进展,催进度,重新上站,爬柜接线升级……在寒冷的天气中,我的双手一次次被冻肿,终于在最后一次版本升级后,所有功能全部调测成功。那一瞬间,我真的有一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感觉。
最终,试点工作圆满结束,我得到了领导的赞许和客户的认可,也更知道,深入一线双手粘泥巴,才能体现出站点测试人的专业能力。经历过“极限”挑战,我相信未来可期。
3年来,我“测”遍了全国32个城市,虽然每一次交付项目都很艰辛,但我走出实验室到实际站点,形成了客户化的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这些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蜕变。
质量作船、品牌为帆、主动出击、成就客户,一直都是站点测试人秉持的信念。我想,在我身上,那股“没有测试搞不定的”劲头永远不会变,零距离接触客户,洞察客户的需求,推动产品的优化,未来,我会为无线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持续领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华为人》
作者:吴磊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end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