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DevData Talks | 张乐、茹炳晟、应阔浩、任晶磊:研发效能实践的2022年复盘和展望

茹炳晟

跌宕起伏的 2022 年已经成为过去时。在这一年,我们既看到外部环境变幻莫测,也看到研发效能行业沉下心来稳步发展,从宏大的概念和价值,转向具体的问题,和务实、可行动的解决方案

在新一年的开端上回望,2022 年的研发效能行业关键词是什么?行业的先行者们都做了些什么?研发效能建设过程中普遍性的挑战和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在 DevData Talks 2022 年最后一场活动,我们邀请到四位行业专家一起来聊聊这些话题。

作为一个在降本增效压力下逐步走向规模化的新兴行业,知识的沉淀和交换至关重要。先行者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探索出的模式与反模式,积累下来的方法和思考,都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

这一场圆桌,我们攒到了这样一套高配阵容——四位嘉宾老师同为研发效能领域的先进实践者,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深入思考;同时又来自不同背景,在团队中担任不同角色,将为本次对话带来不同视角。

希望本期摘录自 2 小时直播,长达 8000 字的干货回顾,能够为您的 2023 年研发效能规划提供启发。

  • 总结:过去一年在研发效能方面都做了什么?

  • 效能建设过程中的阻力和挑战

  • 以系统思维做度量

  • 各领域的具体问题

  • 2023年的效能提升展望

1总结:过去一年在研发效能方面都做了什么?

应阔浩:四步建设研发数字化,让数据成为研发团队的共同语言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从业者,坦诚来说,2022 年很难绕开“寒气”这个关键词。不仅是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毕业潮”,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自如,业务上都受到了一定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对业务的价值在哪里?”成为了一个灵魂拷问。研发是企业的成本中心之一,其 OKR 如何与业务挂钩,如何助力增长,尤其是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研发团队的工作中心是否调整、如何调整——这些问题需要研发管理者想清、看清、说清。

这也是自如在 2022 年积极推进研发数字化的原因。我们将焦点放在项目管理的一头一尾——需求立项和回顾复盘环节的优化。在改进之前,我们想先了解现状,却发现没有可用的数据。各团队的流程和工具不一致,相当于各说各话。所以我们先做了流程与工具的统一:

  • 流程:盘点已有流程,抽象为四个阶段八个评审点的标准化流程
  • 工具:自建项目管理平台,沉淀自如的项目管理模型,保障项目、需求、任务全部线上化

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建设度量体系,并把度量用进日常管理中:

  • 度量:思路是自上而下,先让各团队 Team Leader 看得懂。我们结合自身需要总结出了结果表、过程表、业务 APP 表三张报表,从交付效率、质量、稳定性多维度来描述研发现状,作为技术团队之间、乃至技术与业务团队之间交流的共同语言
  • 度量应用:将周会作为指标通晒的固定节点,对关键指标、异常指标进行讨论

2022 年自如在研发效能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以上四步,实现了研发过程数字化、可度量、度量可转化为行动

茹炳晟:研发效能驶入深水区

过去几年在谈论研发效能的时候,可能更多还是侧重概念,侧重为什么要做。2022 年的主要变化是大家基本认同了“为什么”,开始问“怎么做”;在一些比较先进的团队中,容易解决的显著痛点——所谓“低垂的果实”,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效能建设在今年进入深水区,我们需要去解决一些更隐蔽,可能也更根本的问题。

2022 年我们做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整合工具链,拉通研发全流程,用接近一站式的工具提升开发者体验,让他们专注于编码等更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让工具来代替处理重复的流程性事物。

新方向也带来新挑战:虽然工具链的改变会为工程师带来长期价值,但眼下最直接的是工具替换的阵痛。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尽量降低工程师切换工具的门槛。

第二件事情是效能度量指标不再求多求全,而更关注本质上的目标,目标导向以终为始地寻找少量、有用的指标,建立基线,找到影响因子,推动改进并持续追踪验证。

第三件事是对开发者体验的关注,避免以内卷、损害开发者满意度为代价达成团队效能。

张乐:更务实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Gausst松鼠会/article/detail/70626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