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AIGC内容分享(六十四):“AIGC”背景下的艺术与设计_aigc融合背景下

aigc融合背景下

目录

 概述:

 AI生成艺术是艺术吗?(960字)

 AI是否会取代人类艺术?(940字)

 专业的隐忧和文明的欣喜(1000字)

 人工智能时代之下,艺术家与设计师应该如何自处 (960字)


 概述:

现如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其潜力和价值。它从创作方式、存在形式、美学特质,都同传统艺术发生了变异,并借助最先进的当代科技成果-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与装备,从内容、技巧、技法各方面,对人类历史上各种艺术形态进行了融合。站在人类艺术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观察,它是新的艺术形态,也是人类跨入一种新的文明阶段的表征。

生成艺术时代之下,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要求:主题清晰、逻辑严谨、观点准确,1500-1800字。

本篇文章内容节选整理自:《第八艺术,一种新生艺术形态-对 AIGC下 AI生成艺术的观察与思考》.何杰。《“AI+艺术”的身份与边界》.费俊,吴碧琳。

 参考答案:

 生成艺术时代下的艺术与设计述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型发展,艺术家与设计师将面对的是与人工智能深度合作的人机协同创作时代,对人机协同创作方法的探索迫在眉睫。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具备不可解释性的创造能力,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非人类”机器智能。如何突破当下AIGC内容中人工智能单一、静态的“类人”身份与边界范式,让人工智能以“非人类”的智能与人类产生深度协作,成为当下推动人工智能与内容生成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

以OpenAI ChatGPT为代表的海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的出现,带来了人机协同的新革命。算法生成的文字、图片甚至影像的质量之高,令人难以分辨其作者究竟是人类还是机器,历史上艺术与设计这一原本独属于人类话语权的产物首次出现了创作主体的混淆。

·以上主题概述可用于复试小篇幅笔试中

 讨论一 ▼ 

 AI生成艺术是艺术吗?(960字)

AI生成艺术借助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算法等技术与装备,对历史上各种艺术形态进行融合。这种艺术形态不仅在创作方式和存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美学特质上也发生了变化。AI生成的艺术作品画面效果和影像水准已经相当高,甚至与人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相媲美。

然而,对于AI生成艺术是否应该算作艺术,目前仍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AI只是一种机器和程序,没有知觉、自主性和独立判断力,对美学也没有基本的认知,所以不能算作艺术。他们认为绘画的题材应该源自生活和自然,是画家面对现实生活和自然进行创作的结果。而AI生成的绘画作品没有直接来自鲜活的现实,和现实几乎毫无联系,只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视觉识别对海量的视觉艺术作品数据进行内容学习、模式解析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是在其中进行匹配与渲染输出的结果。

然而,如果我们从艺术的本质出发,可以发现艺术的定义并不明确。柏拉图、维特根斯坦、韦兹和丹托等哲学家和美学家都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确定和完美的定义。以至于艺术评论家的审美判断成了为艺术作品之为艺术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之下,AI生成的艺术作品画面效果和影像水准已经相当高,是否可以视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只差艺术评论的判断。

此外,AI生成作品单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机器自动生成的,但AI背后仍然是人的设计、人的构想、人 的操作,包括创作时输入的词句,那也是人类的思想和想象。提供给机器学习的绘画、图片、影像原作,绝大多数也是人类创造的,只是这个制作的过程,是在肉眼无法看见的、由算法控制的软件程序运行中完成的。所以,不管AI的功能强大到何种程度,它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软件、输入的指令、精心选择的词汇词语都是人类大脑工作的结果,人工智能只是在配合人类的工作而已。它创造出来的东西,依然要算作人工创造。

虽然,AI生成的艺术作品是否应该算作艺术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AI生成艺术的出现为人类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展现了人类艺术的进步和创新,也反映了当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由AI生成的艺术作品出现在美术馆、画廊和拍卖行中,成为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过度依赖技术和失去人类创造力的风险。在追求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时,我们不能忘记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讨论二 ▼ 

 AI是否会取代人类艺术?(940字)

和AI相比,在创作速度和数量上人类毫无优势,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AI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和程序代码的调整,可以很快掌握一种新的画法或者表现手法,升级迭代非常快。人类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画法或者掌握一种新的画法,则需要漫长的时间。人类在它面前,显得那样的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行为笨拙、见识短浅……

人类的艺术家们将如何处之?为此也有乐观和悲观的两种论调。

在悲观者看来,AI正在全方位地进化,人类已无药可救。人工智能已经在打劫诸多行业:前台服务员、导游、律师、会计师、家政、银行柜员,甚至法官,等等。接下来艺术家和电影行业的诸多设计思维、导演思维、工作技能和制作技术被AI逐渐掌握。大批普通画家、设计师、建筑师、雕塑家和只掌握一般专业技能的电影从业人员,必定会被AI取代。

无疑,这会导致行业的颠覆性变化。一大批单纯学习技术和技能的职业艺术人员,以及天分、悟性、才具不足的艺术家,将面临被剥夺工作机会的危机,这甚至不是悲观的论调,而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AIGC普及的过程中,机器创作仍然缺失了某种与人类心灵的联系。

一方面,AI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理性摹写生成图像,其技术的基本逻辑无法带来真正原创的艺术风格的诞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目前的内容生成仍是不可解释的,它仅仅呈现一个结果而不能解释作品中包含的理性或感性逻辑。

AI依据纯运算,尽管“涌现”现象带来超出预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令人着迷又恐慌,但其创作来源还是数据。而人的创作基于认知,是情感与身体的综合感知,尤其需要动用人的身体的大体量创作,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对身体的感知运用,是意识借由身体的表达,也是身体与媒材物料的较量。这些恐怕是目前AI创作不具备的。

或许未来通过人脑与机器对接可以无滞碍地实现如基于神经网络或者亿级参数大模型的生成和创造,并分别从AI算法和大脑神经网络中汲取灵感,这是未来艺术创作可以憧憬的。

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艺术创作自诞生以来,艺术家与其使用的媒介便不断发生新的碰撞,对于身份与边界的探寻未曾停息。

今天,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以合作的姿态去面向未来,去接受不确定性,是我们保持创造力发展的法则之一。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艺术家与机器之间应该保持对彼此身份定位的开放性,从而带领“AI+艺术”突破理性的边界,达成感性的体验。

 讨论三 ▼ 

 专业的隐忧和文明的欣喜(1000字)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曾经预言,未来人类将可能被算法统治,一切人类可以借助自己的智力处理的领域,都可以通过算法穷尽一切可能,以代替人类的工作直至思想。

根据业内专家的统计,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DeepMind介入的领域从生物、数学、化学、物理、 医学、元宇宙,到地球大气、自动化编程、古文字等方方面面。至于企业的管理决策,金融行业的量化交易,生物学领域的蛋白质分析、DNA分析,早就在大规模全方位地引入人工智能破解秘密了。

所以,有人担忧AI绘画的出现将一些人工手绘的工作全部颠覆,并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上,现在动漫原画、游戏形象、设计效果图,甚至一些电影场景,已经有一部分交给AI生成了。至于电影的后期调色、剪辑、配音等,利用人工智能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专业画师,还是视频创作,大多数领域被AI替代并非杞人忧天。

此外,人类艺术史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过程,其中原始艺术如民歌、民谣、岩画、陶画等,是出自天然、简朴稚拙、直抒胸臆的作品,由普通百姓或工匠所创造。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创作逐渐走向复杂化、精细化、专业化和观念化,艺术审美出现了雅俗的趣味分野。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民艺被视为通俗文艺或工艺品,而专业艺术家的创作则通过各种手段确立其主流地位,被视为高雅艺术,被赋予更高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一类艺术创造高度依赖于艺术家的天赋和长期严格的技术技法训练,因此其产出始终处于稀缺状态。学习这种所谓的高雅艺术成为富家子弟的专利,欣赏和拥有高雅精致的艺术品成为上流社会和权贵阶层的身份象征。这种专业、精细的艺术形式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显得遥不可及,艺术逐渐隐身于象牙塔中,成为奢侈品,这与只有官宦人家、富贵人家的孩子才有资格上学读书识字的格局无异。

然而,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绘画艺术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和思想。这种技术打破了技术和技法这个艰难的中间环节,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通过绘画艺术表达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场景已经上演且正在发生。附载有高清摄影功能的智能手机把过去只有少数电影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拍摄、制作、剪辑技巧,开放给了普通民众,使每个人都拥有了运用视听语言从事影像作品制作的能力。

视听语言的全民化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垄断,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介平台,不仅使普通人的才智、才艺得到展现,也赋予了每一个社会成员更大的表达空间。与此同时,短视频的火热还提供了大量新的社会职业,增加了社会活力和社会财富。

如果AI在视频制作领域继续迭代衍化,将带来怎样的艺术奇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讨论四 ▼ 

 人工智能时代之下,艺术家与设计师应该如何自处 (960字)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令人惊叹,它不断地在模仿和超越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从最初的机械装置到现在的深度学习算法,机器的“拟人性”越来越成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必然越来越广泛。

艺术家与设计师需要积极探索“人与智能”的深度合作,以实现人机协同创作。为了突破当前AIGC内容中人工智能单一、静态的“类人”身份与边界范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思考、情感和创造力,这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在人机协同创作中,人类艺术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创新和思考的价值。

(2)探索人工智能的“非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源于数据和算法,这种创造力具有不可解释性,可以带来不同于人类的创作思路和方式。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非人类”智能,探索其创造力的来源和局限性,以便更好地利用其优势进行创作。

(3)建立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人机协同创作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创作模式,让人类艺术家和人工智能在创作过程中互相协作、互相激发。这种模式需要考虑到人类和机器的优势和局限性,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最佳的创作效果。

(4)关注人与机器的身份与边界。在人机协同创作中,需要关注人类和机器的身份与边界问题。人类艺术家和人工智能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相互替代或混淆身份。同时,也需要关注机器创作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以确保其应用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5)关注伦理和社会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是否应该被视为艺术,它们的版权归属应该如何确定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然而,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的创作过程,但它们缺乏人类的情感、思考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人类艺术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总之,要实现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深度协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包括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工智能“非人类”智能的探索、人机协同创作模式的建立以及人与机器的身份与边界的关注等。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Gausst松鼠会/article/detail/71086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