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助力安全通行?公安部赵光明:程序员驾照都没,就敢写自动驾驶?_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水平的定量评价

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水平的定量评价

北京时间9月24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光明发表了题为《助力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安全通行的探索实践》的演讲。赵光明指出,目前自动驾驶产品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认识交规,这也是当前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中出现逆行、压黄线、加塞等现象,甚至肇事逃逸等的主要原因。

178912589909847e66191b84fd0ef5e5.jpeg

赵光明表示,现在的交规都是人写的,运用的是自然语言表述。但现在的驾驶开发人员多为技术人员,可能连驾照都没有,对交规的转述、转译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另一方面,当前封闭场地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自动驾驶车辆在测试阶段并未全面学习交通规则项目,且缺乏定量评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安部正在努力运用虚拟仿真等方法。用自动驾驶学习交规,用封闭场地让自动驾驶懂交规,用开放道路的方法让自动驾驶来验证是否能够遵守交规。其目标在于回归本质,强化交通规则,实现自动驾驶和人类驾驶遵守同样的规则,“人车同规”。

dc1a3d79e2d359427541f4a496c12d8e.jpeg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中提到,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到2030年,将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赵光明认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和完善。自动驾驶的普及会带来通讯和监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各方面加强合作,形成从道路基础设施到车辆系统到监管服务的全系一体运作体系,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生活出行需求。

11673cf6e4d41c2edcd69009c3f57074.jpeg

目前,国外许多汽车厂商和科技巨头已经展开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但中国仍处于探路阶段。针对这一情况,赵光明建议,要对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进一步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形成成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自动驾驶生态环境。同时,将自动驾驶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车路协同、交通管理水平,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Guff_9hys/article/detail/84690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