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Python学习之路之五,分支结构2_python输入数字为什么还要加int

python输入数字为什么还要加int

上一次的分支结构,总觉得没说过瘾,于是这节课咱们接着说,很多时候,分支结构用到的布尔值,是需要输入的值做一些比较运算然后得到布尔值,输入的好处是,可以测试多种分支结果。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分数:"))
if score >=90:
    print("成绩为A")
elif score >= 80 and score < 90:
    print("成绩为B")
elif score >=70 and score < 80:
    print("成绩为C")
else:
    print("成绩为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程序里注意
1.input前加了一个int,意思是把输入的字符串转化为整数。
2.elif的意思是elseif,但是要注意这个格式,elseif在Python中是不认的。
3.还是要注意间隔4个空格,这个要学会用,另外“冒号”的使用也很重要
总结
分支结构用if语句实现,一般情况下会加上input,然后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
以及通过比较运算得到布尔值,再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这里我想说一下,与或非跟物理里的串并联电路差不多,与就是串联,或是并联,非是开关。
使用分支结构,我认为最经典的一道题就是3个数排序,或者是求出3个数字最大(小)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um1 = input('num1:')   #随机输入数字
num2 = input('num2:')
num3 = input('num3:')
max_num = 0     #定义一个变量表示大值
if num1>num2:    #两个比大小,两种情况,所以if一种,else一种
    max_num = num1  #得出大值是num1
    if max_num>num3:  #大值与第三个数字比较
        print('最大',max_num)
    else:
        print('最大',num3)
else:
    max_num = num2
    if max_num>num3:
        print('最大',max_num)
    else:
        print('最大',num3)

#逻辑:先两个比较,两种情况,再分别大值与第三个数字比较,又分别两种情况。一共四种情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像这个程序,我们用的分支结构,可以说解决这个题的方法就是算法,也可以有其他的解法,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相当重要,这个要求数学应该好一些,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著名的计算机专家都是搞数学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int('----请输入三个整数----')
print('---实现从大到小排列---')

"""录入信息提示"""
a = int(input('a的值:'))  # input默认输入类型是字符串
b = int(input('b的值:'))  # 所以要用类型转换
c = int(input('c的值:'))
print("排列前:", a, b, c)

"""固定条件"""
if a < b:  # 始终让a大于b
    (a, b) = (b, a)# 直接将a, b两个变量放到元组中,再通过元组按照index进行赋值的方式进行重新赋值给两个变量,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带不带括号都行。

'''判断'''
if b > c:  # 前提条件是a>b,如果b>c的话,那就是a>b>c
    print("排列后:", a, b, c)
elif a > c:  # 前提条件是a>b,如果b<c的话,那就是a>c>b
    print("排列后:", a, c, b)
else:  # 前提条件a>b,如果a<c的话,那就是c<a<b
    print("排列后:", c, a, b)
print('----------结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我准备下节课来说说变量的问题,现在用了几次变量了可能对变量有了点认识了。
另外在上面这个排序的例子里,用到了元组,这个在Python中特有的一个东西。
一般的两个变量交换的方法,
temp = a
a = b
b = temp
在上面的例子中使用了元组,a,b=b,a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IT小白/article/detail/175936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