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鸿蒙 状态管理-组件装饰器

鸿蒙 状态管理-组件装饰器

前提:基于官网3.1/4.0文档。参考官网文档
基于Android开发体系来进行比较和思考。(或有偏颇,自行斟酌)

1.概念

Android中使用过Jetpack MVVM框架知道状态管理,包括React前端所使用的状态管理框架,都有所设计这点。——>通过数据状态来进行UI的渲染更新。
官网图

自定义组件拥有变量,变量必须被装饰器装饰才可以成为状态变量,状态变量的改变会引起UI的渲染刷新。如果不使用状态变量,UI只能在初始化时渲染,后续将不会再刷新。

状态管理会涉及一些需要思考的点:
1.在后台数据状态变化时,是否会触发更新
2.短事件重复数据设置,是否会触发多次更新

2. 用法

这里涉及了状态装饰器的概念。

1.@State装饰器:组件内状态

变量前面加上@State来修饰,适用于基本数据类型。Android中而是通过特别的变量来定义。(LiveData)
从标题可知,它是用于组件内。(全局肯定是不可以的)

@State装饰的变量与子组件中的@Prop装饰变量之间建立单向数据同步,与@Link、@ObjectLink装饰变量之间建立双向数据同步。
@State装饰的变量生命周期与其所属自定义组件的生命周期相同。

初始化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张图先看看就是,等到实际用时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
@State修饰的变量,如果是class对象:
1.其属性是基本数据类型,值发生变化时,能被观察者发现
2.其属性是class类型,该class的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不能被观察者发现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可能是为了减少复杂性吧,若是嵌套观察,可能就没完没了了。因此编程的时候也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逻辑来实现。

2.@Prop装饰器:父子单向同步

是什么?
类似@State,只不过人为将其认为是接受参数?官方说明文档跟坨*一样设计上感觉划分太啰嗦,官方举得案例很复杂。
我们从它的命名来理解它。Prop即参数的意思,那么是可以作为参数来承接传入的值(或者引用),这里因为官方将其和@State放在一块,它是可以承接传过来的@State参数。(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可以推测@State不可以将对象传递给另外的@State对象,只能传递给具有@Prop的对象?)

为什么这样设计?
不懂。目前来看,设计得比较复杂,是否真正需要有这么定义?

怎么使用?
对象上加上 @Prop修饰符。

2.@Link装饰器:父子双向同步

是什么?
@Prop是父组件向子组件状态变量的单向同步,而这个是双向,意味着@Link修饰的状态变量在子组件发生值变更时,会引发父组件进行更新。类似于liveData+dataBinding。

怎么用?
修饰符都是一样的用法。

3.@Provide装饰器和@Consume装饰器:与后代组件双向同步

是什么?

@Provide装饰的变量是在祖先节点中,可以理解为被“提供”给后代的状态变量。@Consume装饰的变量是在后代组件中,去“消费(绑定)”祖先节点提供的变量。

为什么是一对?
因为它们类似于Android中的ContentProvider与ContentResolver。一个是提供者,一个是消费者。

怎么用?

@Component
struct CompD {
  // @Consume装饰的变量通过相同的属性名绑定其祖先组件CompA内的@Provide装饰的变量
  @Consume reviewVotes: number;

  build() {
    Column() {
      Text(`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Button(`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give +1`)
        .onClick(() => this.reviewVotes += 1)
    }
    .width('50%')
  }
}

@Component
struct CompC {
  build() {
    Row({ space: 5 }) {
      CompD()
      CompD()
    }
  }
}

@Component
struct CompB {
  build() {
    CompC()
  }
}

@Entry
@Component
struct CompA {
  // @Provide装饰的变量reviewVotes由入口组件CompA提供其后代组件
  @Provide reviewVotes: number = 0;

  build() {
    Column() {
      Button(`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give +1`)
        .onClick(() => this.reviewVotes += 1)
      CompB()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简而言之,父组件指定@Provider变量,子组件中指定@Consume变量来消费,它们是一对多的关系。

4.@Observed装饰器和@ObjectLink装饰器:嵌套类对象属性变化

是什么?

@ObjectLink和@Observed类装饰器用于在涉及嵌套对象或数组的场景中进行双向数据同步:
被@Observed装饰的类,可以被观察到属性的变化;
子组件中@ObjectLink装饰器装饰的状态变量用于接收@Observed装饰的类的实例,和父组件中对应的状态变量建立双向数据绑定。这个实例可以是数组中的被@Observed装饰的项,或者是class object中的属性,这个属性同样也需要被@Observed装饰。
单独使用@Observed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需要搭配@ObjectLink或者@Prop使用。

emmm,@ObjectLink算作是@Link的升级版吧。
是否可以将所有的状态修饰符作为@Observed的子类?
@Observed是用来给class变量来作为状态修饰符的,不同于@State常用于基本数据类型变量。(此处说法不一定准确,属于个人理解)

怎么用?
暂时不表。

3.结论

一遍粗略看下来,这个状态修饰符其实只用一个就可以了,它细分这么多出来是为了解决目前所能看到的场景,但是实际上把问题搞复杂了。

最直观的来说,Android中会对类似的状态变量修饰符定义这么多种么?按照Java中的类、属性的修饰符基本规则:局部变量、全局变量、静态变量来进行逻辑上的架构设计,而不是为了发现某个场景后增加一种修饰符来填补,这样对后续开发、维护来说,包袱会越来越重。

架构设计越往底层越简单越好!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Monodyee/article/detail/23511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