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什么是 DDoS
DDoS 是英文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的缩写,中文译作分布式拒绝服务。那什么又是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呢?凡是能导致合法用户不能够正常访问网络服务的行为都算是拒绝服务攻击。也就是说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阻止合法用户对正常网络资源的访问,从而达成攻击者不可告人的目的。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一旦被实施,攻击网络包就会从很多 DoS 攻击源犹如洪水般涌向受害主机。从而把合法用户的网络请求淹没,导致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服务器的网络资源。
每一种攻击类型都有其特点,而反射型的 DDoS 攻击是一种新的变种。攻击者并不直接攻击目标服务的 IP,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某些特殊服务开放的服务器,通过伪造被攻击者的 IP 地址向有开放服务的服务器发送构造的请求报文,该服务器会将数倍于请求报文的回复数据发送到被攻击 IP,从而对后者间接形成 DDoS 攻击。
如下图所示,这里的攻击者(Attacker,实际情况中更多的会利用傀儡机进行攻击)不直接把攻击包发给受害者,而是冒充受害者给放大器(Amplifiers)发包,然后通过放大器再反射给受害者。
在反射型攻击中,攻击者利用了网络协议的缺陷或者漏洞进行 IP 欺骗,主要是因为很多协议(例如 ICMP、UDP 等)对源 IP 不进行认证。同时,要达到更好的攻击效果,黑客一般会选择具有放大效果的协议服务进行攻击。
总结一下就是利用 IP 欺骗进行反射和放大,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目前常见的反射攻击有:DNS 反射攻击、NTP 反射攻击、SSDP 反射攻击等。
注:将源地址设为假的无法回应,即为 SYN Flood 攻击。制造流量和攻击目标收到的流量为 1:1,回报率低。
流量放大型通过递归等手法将攻击流量放大的攻击类型,比如:以反射型中常见的 SSDP 协议为例,攻击者将 Search type 设置为 ALL。搜索所有可用的设备和服务,这种递归效果产生的放大倍数是非常大的,攻击者只需要以较小的伪造源地址的查询流量就可以制造出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应答流量发送至目标。
混合型在实际情况中,攻击者只求达到打垮对方的目的。发展到现在,高级攻击者已经不倾向使用单一的攻击手段。而是根据目标系统的具体环境灵动组合,发动多种攻击手段。
比如:TCP 和 UDP、网络层和应用层攻击同时进行,这样的攻击既具备了海量的流量,又利用了协议、系统的缺陷,尽其所能地展开攻势。对于被攻击目标来说,需要面对不同协议、不同资源的分布式的攻击,分析、响应和处理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一次新的脉冲波攻击从零开始,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归零,再回到最大值,如此循环重复,中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脉冲波型 DDoS 相对难以防御,因为其攻击方式避开了触发自动化的防御机制。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