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文转自知乎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
—————————————————————————————————————————————————————
今日有同学问道:最近在面临的一个难题,XX一家医药公司,新组建大数据中心,去的话就是算法类的工作,自己按照正常的市场价开,不过因为他们是传统行业,公司薪资普遍都不高,是不是很容易被开除?因为他们其他平级岗位的工资都很低……
这是个典型的问题:传统企业也要做“大”数据了,我到底该不该去,传统企业的“传统”到底传统在哪里?会不会是个大坑?
作为一个服务了传统企业10年的老兵,这里一波疾风暴雨般的吐槽:
像这种传统企业搞什么“大数据”,遇到先问三个问题:
!!!∑(゚Д゚ノ)ノ 为啥
因为:
10年了,无论是做项目接触到的,还是自己听过的猎头介绍,类似的失败案例能装满一卡车(还是山西拉煤的那种100米加长版64轮子的大卡车)。除了以上的核心问题外,还有其他传统企业局限于自己行业思维,引发的奇葩问题,比如: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招聘:
好想吐槽:符合1-4条件的,BAT出身的产品经理们,估计现在都在马尔代夫享受人生呢,为啥要到广州金太阳日用有限公司做一个30万年薪的“大数据经理”
吐槽完毕!(~ ̄▽ ̄)~
客观的说,吐槽的不是传统企业转型做信息化这件事,吐槽的是:自己都没想清楚怎么转型,把转型成功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高薪”聘请一个无敌大神一炮搞掂的做法。然额这样反而给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年轻人错觉:我在互联网行业积累有资本了,是收割的时候了。于是信心爆棚的跳进火坑。结果项目惨败,被老板骂的一无是处,深深陷入自我怀疑中,职场之路也变得一片漆黑。所以矫枉过正,有必要强烈吐槽一下,帮那些以为自己可以在传统企业收割一波的年轻同学清醒一下。
当然也有很多的成功例子。比如最容易成功的一个做法,是从内部提拔一个懂业务,懂流程的30万左右的经理上位,扫清业务相关一切障碍,还容易争取到资源。同时干货的可以大胆启用2年经验左右的新人,在业务经验丰富的前辈的指导下做设计。这样既能符合业务,又能吸收互联网经验,比寄希望于一个“50万高薪”的人要靠谱的多。总之,业务上少量内部精英带队,技术上靠小组的力量而不是希望于一个人,是比较平衡的发展方式。毕竟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只是在自己烂泥塘般的IT基础上做一些互联网企业很常见的功能,又不是真的要造原子弹……
以上,吐槽太猛,估计被人喷,然鹅有必要揭示这个简单的事实。毕竟当一个期望过高基础垃圾的传统企业,碰到一个信心爆棚渴望一战成名的互联网小伙,才会撞出最血淋淋的结局。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