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DP——动态规划入门级教学,什么问题用DP,怎么用DP,三个简单题目帮你理清思路,建立简单DP模板,包教包会_dp问题解题思路

dp问题解题思路

一、DP是什么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DP)在算法题中超级常用的一个解题思路

  • 目的是求解决策过程最优化,避免重复计算浪费时间
  • DP问题的两个特点:最优子问题,重复子问题
  • 过程:定义最优解 - 构造最优结构 - 自底向上计算子问题 - 得出结果

二、三个小例子(全是easy题)

2.1 力扣题 70. 爬楼梯的方法

假设你正在爬楼梯。需要 n 阶你才能到达楼顶。
每次你可以爬 1 或 2 个台阶。
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楼顶呢?
注意:给定 n 是一个正整数。

先来定义解是什么:很明显,要到第n层(顶层),可以从n-1层,也可以从n-2层出发,即第n层走法等于前两层走法之和。

解的结构如下:count[n]表示到第n层的走法

count[n]=count[n-1]+count[n-2];
  •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按照普通的方法,采用递归实现方法如下:

//获取第i层的走法
public int getCount(int i){
   
	if(i==0)
		return 1;
	if(i==1)
		return 1;
		
	//count[i]=count[i-1]+count[i-2]
	return getCount(i-1)+getCount(i-2);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这里的i=0取1不代表到0层走法为1,而是从0层到达任意目标的走法,即count[2]=count[1]+count[0]这里的count[0]代表0到第二次层的走法为1(众所周知,0和1需要特殊考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重复计算了count[2],在更大的数量级上会显著浪费时间。

于是这里应该采用能够利用先前计算结果的,自底向上的动态递归算法

public int getAnswer(int n){
   
	if(n==1)
		return 1;
	//从0到n层,将每层走法都记录下来(dp数组保存状态)
	int[] count=new int[n+1];
	
	//初始化已知状态
	count[0]=1;
	count[1]=1;
	//自底向上求解
	for(int i=2;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从前慢现在也慢/article/detail/92713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