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从上个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每天都有新公司涌现,各种各样的招聘活动风起云涌,而每家公司的HR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招聘程序猿(媛)。
直到2019年前后,互联网红利见顶,市场接近饱和,而之后的监管以及疫情反复,以及在中美摩擦的逆风下,加速了巨头们的裁员步伐,大家也都感受到了,今年的“裁员潮”很“潮”,虽然大佬们嘴上不承认,但是事实确实雄辩——
网上在议论互联网大厂裁员的同时,作为互联网行业中最核心的人力之一——程序员的职业生涯讨论,也被顶上了风口浪尖: 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是不是很短?能不能干一辈子?35岁就开始面临失业?在新韭菜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老韭菜注定是力不从心,程序猿压力剧增??其实,哪行不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们没必要焦虑,更没必要被贩卖焦虑,作为一枚曾在硅谷、北京等地拥有各种神奇经历的码界老咖,俺就倚老一下,通过几篇文章,寄谈一二。
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是个太大的主题,或许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给大家一些启事。
如果有人问你:“南非最有名的人是谁?”,你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Nelson Mandela(纳尔逊·曼德拉),但如果问你:“南非最名的程序员是谁”,你可能会迟疑。告诉你,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南非裔程序员,他们分别是:
·Elon Musk(埃隆·马斯克):新晋的世界首富。他少年时自学计算机编程,12岁以$500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视频游戏。(下图1)
·DMark Shuttleworth(马克·沙特尔沃思):他在开普敦大学读书时参与该校第一套民用互联网接入系统安装,20世纪90年代一直是Debian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员。此外,他是从非洲大陆走出的第一个宇航员(全球第二位太空游客)。(下图3)
· Paul Maritz(保罗·马里兹):Pivotal CEO,VMWare 前 CEO,EMC 前首席战略官,前微软最有权力的5人核心管理成员之一。作为程序员如果你没听说过“Eat Your Own Dogfood”(吃你自己的狗粮)或“dogfooding”,那么我来告诉你,这句话说的是:在IT界和硅谷要求和鼓励员工测试并率先使用自己编写的软件,试想如果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都不敢用,怎么指望客户会喜欢呢?这就是Paul最经典的一句话。(下图2)
以下信条送给广大程序员:
第一条:Always(Try to)Be Prepared. (时刻准备好)
第二条:Always(Try to)Fit In. (入世)
第三条:Always Be Professional. (专业)
第四条:Always Think Win-Win. (双赢)
第五条: Integrity! (节操)
我们从步入职场前后的一整套流程谈起吧。第一条说的是永远不打无准备之仗,从准备面试、谈offer 到参加工作,争取做到知己知彼。做好功课,这其实也是专业精神的体现(professionalism)。
第二条说的是要人世,要融入大环境,团队的氛围、公司的文化、行业的方向,无论是最基层的程序员还是团队的领导者,皆是如此。
第三条对我们尤为重要,缺少了专业精神就意味着技能、敬业精神与竞争力的缺失,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天班就要努力工作,否则何必浪费彼此的时间与感情。
第四条是很多人不曾考虑过的,成功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被看作非此即彼或一家独大的胜利,殊不知,从培育一个产业链、生态系统、行业的角度看,只有双赢才会是长久的、可持续的。
最后一条和第三条有相通性,但又有所区别,用潮的说法是:多一点情怀!有点节操!
计算机的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而成的,想想千百个函数、系统常量、变量、参数,若不懂英语就会沦为死记硬背,反之则轻松很多。
熟读英语,在查阅最新的资料时就不必再拘泥于中文版本,一是中文对应版本面世时间会滞后;二是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经常错误百出。中国程序员在世界范围内的开源社区上的影响力往往由于语言障碍而大打折扣,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之一,程序员要提高自身的英文修养,对于听、说、读、写,按照从简易到复杂排序,目前国内大部分程序员的体会是:读→写→听→说
能读懂代码、读懂文档、读懂注释是第一位的;能写一手好代码、写让人读懂的注释和文档紧随其后;如能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可以和人低障碍交流(先听后说)了。
推荐一个提高英文素养的网站:NPR.com(National Public Radio)。该网站提供最纯正的英文广播,便于学习美式的思辨方式与技巧,笔者在过去十几年见从未间断过从 NPR 中获取信息知识和快乐。
前面介绍了如何做引人入胜的演讲,而一个更大的主题是如何高效沟通、如何让沟通更有影响力。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Flight52(52号航班)。1990年1月25日,预计降落在纽约JFK机场的哥伦比亚航班在机场上空盘旋1.5小时后因为燃油烧尽坠毁在纽约长滩北岸。黑匣子记录显示了坠毁原因,出人意料的是机舱内机长与副机长的对话:
机长:Tell them we are in emergency.(这时候几乎没油了)
机副对塔台:That's right to one-eight-zero on the heading and, ah, we will try once again We are running out of fuel.
注意到上面对话的最大问题了吗?最重要的信息是“没油了”,但是副机长废话连篇,直到最后才说出一句不痛不痒且极容易引起歧义从而导致塔台不能及时、正确应对的“running out of fuel",这一次通话后,飞机偏离跑道方向坠毁,导致 73 人死亡。
回想一下,有多少时候,我们的对话就是这么拐弯抹角不能击中要点?这的确是个和文化背景相关的问题,西方和东方的差异,南方和北方差异,这些沟通(风格、方式)差异通常可以归纳为两类:由演讲者负责把观点、信息表达清楚;由听众负责来把演讲者要传达的信息分析整理出来。前一类代表西方或北方,后一类代表东方或南方。无论何种方式,对于编程界、工程界、技术界至少有两点是沟通中至为重要的:
·观点明确:要有自己的主张,墙头草毫无意义。
·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Win-Win):能与听众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支持,从情感道义到物质),预见并准备回答观众的问题,在兜售你的主张、观点或方案时,换位思考你的听众能从中得到什么。
怎样才能让你要表达的信息更有影响力吗?有几个要点:
·先说重点: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请看“52号航班”的故事。
·逻辑思路清晰:我们常说有的人的代码是Spaghetticode(意大利面一样的代码,用来讽刺代码写得乱糟糟),没人喜欢一头雾水,所以,最好逻辑简单、清晰(Simple is good,always!)。
·不要只提出问题,还要有建设性意见。
·不要总是很泛泛,具体的问题要具体描述(但是又不要拖泥带水)。
这些要点不仅适合口头交流,书面沟通也是一样。在书面交流(比如发电子邮件)时我们经常忘记的要点如下:
·时机很重要:要有轻重缓急,甚至要看对方的状态,如果对方在休假,现在发还不如等他回来前再发(确保阅读与回复的及时性)。
·校对: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至少重读一次。
·发给谁:重要的在“To:”一行;次要的在“cc:”一行,不想让大家看到的放在“bcc:”一行。
再回到口头交流,当你说话或演讲的时候,特别是在重要或正式的场合,注意几点:
·避免语调从头到尾平淡如水,注意抑扬顿挫,否则听众会睡着。
·语速不要太快,好的演讲者都会停下来等等观众(或让自己有时间准备下一句、一段话)。
·在面向众多听众时,记得声音比平时大一点,如果你听不清别人的话,别人也听不清你的话。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高效的、有影响力的沟通者!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