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我的保研故事_oq是什么意思

oq是什么意思

前言

当在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确认被录取时,我的保研之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按照保研生的传统,通常会写一则所谓经验贴来给后续的学弟学妹做指引参考。但我的保研经历实在不像周遭同学那样挫折坎坷,以至几乎没有可分享的经验。于是不称其为经验贴,只是单纯聊聊我的故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研流程

考虑到很多读者对于保研并没有明晰的认识,因此在讲我的故事之前,有必要对保研的相关流程做个简单科普。

保研概览

保研,全称报送研究生。研究生录取需要两道程序:笔试和面试。对于保研生,不需要再参加笔试,直接可以进入面试。面试难度通常对于本校生和外校生有所不同。对于本校生,面试往往就是聊聊简历,谈谈天就结束;对于外校生,面试经常需要考察专业知识,还有很多高校需要机试和笔试。

这背后逻辑是,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本校生往往是最好的生源

因为大部分人都想借此机会往更好的学校爬一爬,双非(非985非211)想去211,211想去985,末流985想去中流985,中流985想去华五(华东五校),华五想去清北…很少有985去211的情况,这在保研圈也称作oq(over qualified)。即便有人想oq,导师仍是不放心的,因为这类人大概率可能是想找个保底学校,或者是单纯找个面试练练手,为之后更高层的面试打基础。因此,对一所学校而言,招本校生通常性价比最高,并且也是对自己培养体系的一种认可。

保研术语

这里提到了保研术语,顺便再展开讲讲,在保研圈里,还有下面一些“行业黑话”:

  • rk:rank,排名
  • title:学校名牌,985,211,两电一邮等
  • 强com/弱com:committee,强com指委员会话语权大,就算导师收学生也得过学校这一关;弱com指导师权力更大,导师要了基本就稳了
  • ap: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
  • bar:门槛
  • wl:waiting list,候补名单

保研途径

在我的学校,至少有四种保研途径:

  • 均分+竞赛加分保研
    最常规的保研方式,均分计算方式为主干课课程根据学分加权平均,竞赛加分分普通竞赛加分(10分)和突出特长加分(20分),这里面的规则比较复杂,各个学院都有所不同。

  • 支教保研
    支教保研即先跟随研究生支教团去乡镇初高中支教一年,然后回来读研。每年学校都会有全校公开招录的名额,人数不足10个,申请竞争较大。

  • 行政保研
    行政保研即先当两年辅导员,再继续读研。该方式也会公开招募,不过需要学生身份为党员或预备党员。

  • 其它专项计划
    其它专项计划就比较细琐,比如和其它大学联合培养4+3计划之类,基本进去就保研。

夏令营:诸神黄昏

保研的程序是相当复杂的,如果想要完成保研,走上面的途径还不够,这只是拿到了本校的推免名额,要顺利保研,还需要去找学校的导师,拿到保研学校的offer。推免名额的公布往往是在九月份,而早在3、4月份,保研圈的“腥风血雨”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月份,一些大学就开始陆续公布夏令营消息,所谓“夏令营”,不是字面意思让学生去度假,而是大学来提前筛选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夏令营通常需要学生提交的材料包括:学生个人简历,前五学期成绩单、成绩排名、读研规划、导师推荐信等。多数985院校通常要求至少两份副教授职级以上的导师推荐信,这种推荐信多数情况不是请某些导师去亲自题写,往往是学生拿着一些通用模板写完之后让老师签字。本质上是用来筛选具有科研经历的学生,有些本科生跟着老师在实验室打过杂,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老师推荐。不过这项作为硬要求之后,大部分没有科研经历的学生就会请自己考的高的几门课程的老师帮忙签字。我个人挺厌恶这套“虚伪”的方式,因此当时在看各高校夏令营信息的时候就试图筛选那些不要求导师推荐信的院校,那些顶级/高级985几乎都被筛光了。

夏令营最看重的是title和rk,院校一般会根据学生的title来进行分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rk来进行筛选,比如985只要前5%的学生,211只要前1%的学生,双非只要专业第一名…有些学校直接把这套判定逻辑写在了夏令营通知中。不同大学的要求都不同,我舍友专业第二,去报上交和复旦,材料筛选都没过,可能他们只要专业第一。

夏令营入营之后,有的院校会直接安排笔试和面试,来提前考核学院,同时也会带学生参观实验室来彰显实力吸引优秀生源留下来。考核通过的,院校会发一个“优秀营员”的证明,这种在往年基本可以算作口头offer。不过鉴于这两年疫情影响,很多院校夏令营都改为线上,这也导致“优秀营员”的增发和贬值。

预推免:群雄逐鹿

夏令营基本会持续到6-7月,之后7-9月开始新一轮的筛选,这轮称作”预推免”。这一轮和夏令营形式上差不多,不过筛选要求通常会降低,最优质的生源通常早已在夏令营化生“offer收割机",早已确定了最终去向。这一轮就来再度筛选夏令营少offer或0offer群体,同时有些在夏令营没开的专业方向也会放出来一些。同时,夏令营中已经拿到不错offer的有些大佬也会下场来搅局,试图”搜刮”到更合适的off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九月推免:鸽王争霸

经历这样两轮之后,很多优秀学生都手握大量offer,但是这些都不完全算数,最终是要在9月28日中午12点研招网系统开放之后,接受一所学校的正式offer,这才算“名正言顺”。然而,这套流程并不像高考填志愿那样,先统一填完志愿,然后发榜公布,而是有先后顺序。

在系统开放之前,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一样,最多可以填写三个志愿。系统开放之后,志愿上的几所学校都有“概率”发来offer。由于各学校效率的不一致,发来的offer有先有后,先来的offer通常会要求学生在20分钟或者1小时/2小时内接受,否则会撤回offer发给下一个候补学生,这就非常考验学生心态。有多个志愿的学生通常会想要最好的一个offer,但这所学校可能迟迟不发,学校也有一定概率会鸽学生,而他如果先收到了其他一个稍差一些学校的offer,心态不稳就很可能去选择了他的保底院校,那么其它原定的学校就被顺利“鸽”了。当然,鸽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听说往年某些被“鸽烂”的高校,生源严重不足,以至于填报他们系统没过简历筛选的人都发offer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了解完上述内容,读者可能会发现保研并没有想象那么容易,即便保上了,在院校选择方面也需要历经折磨。但我选择了一条更为“舒适稳妥”的道路,因此没经历各种夏令营和预推免,下面就聊聊我的保研故事。

我的保研故事

我的保研故事要从大三的寒假开始说起,因为在此之前对于保研相关的了解知之甚少,没有针对性地去准备,同时前两学年均分不高,因此想要保研就要在大三的专业课上实现“逆袭”。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全集中在了大三的上学期,因此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至关重要。

彼时是西安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本身在学期末有条不紊地在复习,但是考试时间却因外部原因变动多次,最终被拖到了下学期的开学进行,那就注定了这个寒假无法像正常一样快乐过年。

与此同时,我还为了最后能多加点竞赛加分,报了一个互联网+项目,团队里的软件研发成员纷纷有事退出,因此我既要完成项目的安卓端软件开发还要完成一个前后端分离的网页开发,对于没什么后端开发经验的我来说,还得恶补速成相当多的内容。

当时又正逢一年一度的美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在大二时已经参加过一次,拿了一个M奖(一等奖),但是如果能冲击到更高的奖项F/O奖,将直接能加上保研的突出特长加分,相当于直接提前锁定保研名额。在经历数模国赛之后,相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再次参加美赛的知识贮备肯定比上一年丰富,于是毅然在群里找了个队伍去参赛。

当然参赛的代价就是需要忙各种赛前培训。在疫情封宿舍那会,舍友们一起组团打文明6,我只能在这环境中艰难地学习。后来疫情稍微好转了一些,学校放学生回家过年。但我告诉家人今年不回去了,但他们可能不能理解大学生放假之后还有多忙碌,因此我以疫情作为不回家的借口。除夕夜,我和隔壁宿舍不回家的同学买了点食材泡了个小火锅作为年夜饭,然后一边学习一边放春晚的背景声音完成跨年。这应该是我经历过的最凄清的一次过年。

在这之后,并行的多任务全部得到解决,开学之后专业课考试考得也还不错,把我之前的均分提升上了一些。很快就到了3,4月,这时候一些院校的夏令营通知已经开始了。学校也对应开出了专业主干课的排名,全专业157人,我排在第32名。学校的保研率通常在20%左右,我正好卡在保研线的边缘,因此很可能会保不上。这时候确定能保研的人已经开始联系导师,准备考研的那些人也已经开始陆续投入准备。我也买了一些考研辅导书,但没有全身心地备考,因为我之前参加的美赛还没出结果,如果拿个F奖以上就会改变我当前的被动局面。

5月6日,迎来了转机,美赛成绩公布,如愿获得了一个F奖(特等奖提名奖),这在保研评选中可以走突出特长赛道,直接在总成绩上加20分,因此确保了能获得保研资格。于是我开始准备联系导师。因为我的排名并不靠前,因此不打算去投夏令营,翻阅过不少往届学长写的经验贴,排名 15% 基本上夏令营都已经是空手而归的状态。本来我还想去投着玩玩看,后面发觉每投一个就需要准备不少材料,于是就懒得折腾,准备留在本校继续深造。

当然,更客观的原因是我对本校保有信心。无论是AI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还是阿里23所高校在列,都印证了本校实力不俗,尽管不是985,但在CS行业内口碑都挺不错。

经过一番调研和学长的推荐,我最终确定了学院里的一位意向导师,我看了他教师主页里的几篇论文,搜了搜B站上他的相关讲座之后,就给他发了邮件。他不到半小时就回复了,约了个时间当面交流。

我提早一个小时到达了约定地点,在门外的树底下看一些专业知识,怕一会被问道。交流中,导师就问了问我的简历上的一些比赛和项目,问问我具体都做了些什么。之后,我就把话题引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因为之前看过他讲座,对他研究的方向有个大致了解。在这之后,导师侃侃其谈,没再问我其它问题。最终和我确认了一下是否确定要过来,就结束了这次面谈,总体看来非常轻松。

更重要的是,我确认了一下导师对于硕士生,基本都是安排去做工程项目,这和我的偏好不谋而合。我个人并不喜欢搞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大致可以分三种,第一种是开创性的研究,比如LeNet开创了卷积神经网络的新纪元,这种通常是领域内深耕多年的大佬或者是天赋异禀的科研奇才才有可能提出;第二种是迁移性的研究,比如Vision Transformer把NLP那套东西迁移到CV中来,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这种难度不如第一种,但对新人来说,成功的几率也不高。最后一种是补丁式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拿着现有算法作为一套baseline,然后添加各种tricks,修改网络模型,外一结果比之前要好,就开始发论文了。就像是各手机厂商拿着同样的一块CPU,然后自己不断做优化,得到更好的跑分,这相当无聊。于是,我更想做一些工程应用,把人家理论上已经实现的东西迁移到实际领域中,或者做一些算法聚合开发。

因此,我谈的第一个导师就觉得这是最合适的导师,当时就确定了不再去外面瞎撞。我就有了非常轻松的一个暑假,当别的准备保外校的同学还在刷题准备各种面试时,我已经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大四开学之后,就开始走后续的流程。
先填了学校的预报名系统,然后递交各种加分材料。在这之后再经历一轮材料审核面试,接着就公示了综测排名。因为我有突出特长加分,排名上升到了专业第六名。

最后就是填报研招网信息,在九月初学校上传名单之后,就可以填报资料并缴费。等到9月28日系统开放,可以开始填报志愿。中午12点,各高校就开始发复试信息(复试信息是用来确认学生是否愿意来,做正式offer之前的筛选),接受之后,一小时内学校会发正式的offer,再次接受,整个保研流程结束。

在学校交流群里看到有不少直博清北的,也有不少高校出了鸽子开始紧急寻找学生来填坑的。我不羡慕那些上了title更好的大学同学,只能说人各有志,西电就是最适合我自己的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凡人多烦事01/article/detail/44977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