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在诸如CSDN、知网和Github上,乐于分享结构光研究成果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是完整的结构光3D相机教程。原因或是代码简陋而羞于示人,亦或是闲暇时间较少。临近毕业之际,闲暇时间较多,希望未来的这系列文章和代码,能够帮助新入该方向的师弟师妹们少走弯路,快速进入课题状态。鉴于本人写作能力一般,若有晦涩难懂之处,还望海涵。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已逐渐成为智能感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智能机器人焊接作业需要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作为输入,并对点云进行分割以获取期望的轨迹信息;智能驾驶需要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到高精度的三维地图,再通过AI进行识别感知。当前的3D相机依据实现原理主要可以分为3类:TOF、被动式、结构光。典型的实例有如下几款相机:
名称 | 相机实物 | 实现原理 | 工作距离/m | 帧率/fps | 精度 | 特点 |
---|---|---|---|---|---|---|
RealSense D435i | TOF | 0.3~3 | Up to 90 | <2% at 2m | 硬件简单,成像速率极高,鲁棒性较好,但精度与成本不可兼得 | |
ZED 2i | 被动式 | 0.3~20 | (2208×1242) @15fps | <1% up to 3m | 精度高,成像较快,硬件较为简单,但在弱纹理区域等信息缺失场合鲁棒性较差 | |
OptimScan 9M | 结构光 | deal 0.5 | ≤ \le ≤ 3s | 0.015mm at 0.5m | 精度高、鲁棒性较好,成像速率较低且但硬件较为复杂 |
图 1. TOF原理
图 2. 立体视觉原理
图 3. 结构光原理
可见,目前的三种主流三维重建方法皆有优缺点。在三维重建技术中,成像速率、成像精度二者不可兼而得之,舍短取长是面对各种应用场景的有效策略。3D相机的成像速率、成像精度和成像范围与生产速率息息相关,随着当前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上述二点典型特征有了更高的要求,工厂生产过程中,无法容忍由于精度较低而导致的产线停滞事故,亦无法容忍由于速率较低而导致的产线生产效率大幅下降。亟需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成像速率与成像精度的解决方案,由于结构光在成像精度和成本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如果能将其速率提升,则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Up主将逐一对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介绍,并通过代码加以实践。系列文章的大致主题安排如下:
系列文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个能够以高帧率进行三维重建的高精度结构光3D相机,在学习完本系列文章之后(当然是认真学完咯外),你能收获以下内容:
让我们展示一下最终的效果,编写的软件平台以60多帧速率进行实时三维重建的效果:
如果你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所有的源代码并开始你的研究了,欢迎访问我的Github主页,首页的SLMaster项目就是你想要的了,欢迎follow和fork并给项目献上你的Star⭐。由于Up主时间有限,详细的文档和必要工作还在整理进行中,如果有相关问题,欢迎联系Up主。以下是相关资源: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