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人工智能-基本概念_自然智能简称为智能,其确切含义还有待于对人脑奥秘的彻底揭示

自然智能简称为智能,其确切含义还有待于对人脑奥秘的彻底揭示

人工智能–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智能

目前智能是一个科技热词。

  • 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交通、智 能建筑、智能招聘、智能投影仪、智能眼镜、智 能电视、智能电网。。。
  • 显然,“智能”是一种高级的智慧能力,一旦它与 各种已有工具相结合,就给后者赋予了高级的、 类似人类的功能。

关于”智能“不同的著作有以下几种描述。

什么是智能:

智能主要是指人类的自然智能,其确切定义 还有待于对人脑奥秘的彻底揭示。一般认为, 智能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的不同观点

智能来源于思维活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人的一切智慧或智力都 来源于大脑的思维活动,人的一切知识都是 思维的产物,因而通过对思维规律与思维方 法的研究,可望揭示智能的本质。–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取决于可运用的知识:

智能就是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迅速找到一个满 意解的能力。 着重强调知识对智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为 智能行为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及其可运用的程度, 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可运用知识越多,其智能就 会越高。–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可由逐步进化来实现:

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外界复杂 环境的适应,智能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 不需要推理,智能可以由逐步进化来实现。–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的层次结构

上述三种观点可以统一:

人类的智能总体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智能的活动由不同的神经系统来完成。 其中,高层智能以大脑皮层为主……主要完成 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低层智能以小脑、脊髓 为主,主要完成动作反应。 思维观点和知识观点对应于高层智能,进化观点 对应于中层智能和低层智能。–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所包含的能力

① 感知能力: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 ② 记忆与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顿悟思维) ③ 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具有特定目的 ④ 行为能力:对外部世界做出动作反应。–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智能的定义

从联系信息和知识角度,可以这样定义智能:

智能,就是在给定问题、问题的环境约束和求解 问题的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获得相关信息,把 信息提炼成为相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利 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成功 地达到目的的能力。–钟义信《机器知行学原理》

这样定义的智能由于引入了衡量标尺,不仅是具 体的,而且是有程度差别的,智能程度的高低取 决于给定问题的难度。由此可以引入一个智能度 的概念来刻画智能的等级。–李蕾,王小捷《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1956年夏天达特茅斯会议首次 定义的人工智能概念是指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逻辑思维”。

从“能力”和“学科”两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进行定义,从能力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是用人工的方法 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 从学科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 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 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王万森《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

定义1:智能机器,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地或 交互地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机器。 定义2: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 及研究、设计、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 定义3: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 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 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 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把教科书给人工智能下的定义总结为4种: 第一种是像人一样行动的系统(类人行为), 第二种是像人一样思考的系统(类人思考、 认知模型), 第三种是理性地思考的系统(逻辑主义), 第四种是理性地行动的系统(理性智能体)。–李蕾,王小捷《机器智能》

指人所赋予机器的一种智能,即机器在一定的环 境下针对一定的问题和预设目标而成功地获得信 息(信息获取)、提炼知识(认知)和在目标引 导下利用信息和知识生成求解问题的智能策略 (决策),并把智能策略转换成为智能行为(执 行)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能力。–李蕾,王小捷《机器智能》

如何衡量机器是否具有智能

图灵测试 --英国数学家图灵 A.M.Turing, 1950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研究的实质

• 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

• 若要使机器具有智能,最便捷的研究途径就是在机器上 模拟人类的智能,即“智能模拟”。

• 始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模拟 研究方法: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为模拟

结构模拟

(1)人类的认识规律总是从具体走向抽象。

(2)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具体的,因此,20世纪40年代最先 被采用的智能模拟思路就是结构模拟,也称为结构主 义。

(3)思路:只要把结构研究明白了,就等于把系统认识清 楚了。

(4) 这是近代科学的“结构决定论”

代表性成果:

(1)M-P数理逻辑模型:第一个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研 究成果

(2)多层感知器模型MLP:是神经网络研究历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后续经典的BP学习算法、当今火热的 深度学习都基于此模型

(3)Hopfield反馈神经网络模型:是神经网络研究历史 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从输出到输入有反馈信号联 接,引入能量函数

存在问题:

(1) “结构决定论”只对机械系统有效;对于智 能系统而言,结构只是系统的硬件基础, 不能完全决定智能系统的能力。

(2)人的智能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机制深 奥。

(3) 进退两难:前进?结构和机制都很困难; 后退?智能水平就会降级

功能模拟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脑”可以用来模拟 智力功能,而不必理会智能系统的具体结 构,因而被称为功能主义。

(2) 在结构模拟遭遇困难的背景下,功能主义 自然成为智能研究的出路。(

(3) 思路:只要具有了智能所需要的功能,智 能系统就模拟成功了,这就是“功能主导 论”。

代表性成果:

(1)传统人工智能学科: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逻辑思维

(2)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eneral Problem-Solving program, GPS):第一个将问题的解决策略从特定 问题的知识中分离出来的程序

(3) 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走向实用化,如DENDRAL等

(4) 知识工程:以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人工智能在知识 信息处理方面的发展

存在问题:

(1)计算机模拟的智能功能并不完全: 既没有意识功能,也没有情感功 能;

(2) 遇到了“知识瓶颈”的困难;

(3) 表明:这种功能模拟方法也不能完 全解决问题

行为模拟

(1)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行为模拟的思 路,也被称为行为主义,即“行为表现 论”。

(2) 思路:无论采用什么结构和具有什么功 能,只要能表现出智能的行为(在受到 外界刺激时能够产生恰当的行为响 应),就等于模拟了智能系统的能力。

代表性成果:

成果:机器人研究,如Brooks在20世纪 90年代初期完成的模拟六脚虫的爬行 机器人。

存在问题:

只有那些能用行为表现出来的 智能才可以被机器模拟,事实上,还 有很多智能过程是无法用行为直接表 示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37854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