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目录
1️⃣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最低级别,任何情况都无法保证。
第一隔离级别怕回滚,因为它能读取到别的事务未提交的数据。如果当前事务将这个数据当成真正的数据,那么如果别的事务回滚,那么就会数据错误,导致脏读。
2️⃣ 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可避免脏读的发生。(给写加锁)
3️⃣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的发生。*MySQL默认隔离级别(给写和读都加锁)
4️⃣ Serializable (串行化):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的发生。
场景:
事务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有事务。对应在数据库中,就是数据库事务。
1、怎样算是一个事务:从第一次执行SQL语句开始到执行commit或者rollback结束。中间不管执行多少SQL语句都是同一个事务内。、
2、数据库如何实现事务的
服务端有日志记录功能,新操作是记录到日志中的,commit会将日志中的记录刷到硬盘中,rollback就是将日志中的记录删除掉了
1、就是把多个sql语句打包成一个整体(原子性atom),要么全都执行成功,要么就一个都不执行,而不会出现“执行一半”这样的中间状态!!!
- 原子是事物能够分割的最小单位。
- 回滚:都不执行,不是真的没执行,而是“看起来没执行一样”,执行一半出错了,选择了恢复现场,把数据还原成未执行之前的状态。
- 上图示例:如果将两个操作作为一个事务,当第一个sql语句执行之后,数据库崩溃,当下次数据库重新启动完成之后,就会自动的把上次修改一般的数据进行还原(把1号用-500再加回来)即回滚
2、使用事务的时候,执行sql的开销的是更大的,效率是更低的。
都不执行,不是真的没执行,而是“看起来没执行一样”,执行一半出错了,选择了恢复现场,把数据还原成未执行之前的状态。
那没问题就来了,进行回滚的时候,咋知道回滚是恢复到什么样的状态呢?
答案是是需要额外的部分来记录事务中的操作步骤,(数据库例专门有个用来记录事务的日志)
说明:rollback即是全部失败,commit即是全部成功。
- start transaction;
- -- 阿里巴巴账户减少2000
-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阿里巴巴';
- -- 四十大盗账户增加2000
-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四十大盗';
- commit;
事务的四大特性(经典面试题):
原子性是指事务包含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因此事务的操作如果成功就必须完全应用到数据库,如果操作失败不能对数据库有任何影响。
例子:考虑银行转账操作,从一个账户扣除一定金额并存入另一个账户。如果扣除成功但存入失败,需要回滚,保持操作的原子性。
一致性要求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状态保持一致。事务执行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结果必须满足数据库的约束和规则。
例子:在购物网站上进行支付操作,支付前后库存、账户余额等信息必须保持一致,否则支付过程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