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转载请声明出处http://blog.csdn.net/zhongkejingwang/article/details/44514073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KNN分类器,当时说了其分类效果不是很出色但是比较稳定,本文后面将利用BP网络同样对Iris数据进行分类。
BP神经网络,BP即Back Propagation的缩写,也就是反向传播的意思,顾名思义,将什么反向传播?文中将会解答。不仅如此,关于隐层的含义文中也会给出个人的理解。最后会用Java实现的BP分类器作为其应用以加深印象。
很多初学者刚接触神经网络的时候都会到网上找相关的介绍,看了很多数学原理之后还是云里雾里,然后会琢磨到底这个有什么用?怎么用?于是又到网上找别人写的代码,下下来之后看一眼发现代码写的很糟糕,根本就理不清,怎么看也看不懂,于是就放弃了。作为过来人,本人之前在网上也看过很多关于BP网络的介绍,也下载了别人实现的代码下来研究,原理都一样,但是至今为止没有看到过能令人满意的代码实现。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不仅有原理也有代码,对节点的高度抽象会让代码更有可读性。
CSDN博客编辑器终于可以编写数学公式了!第一次使用Markdown编辑器,感觉爽歪歪,latex数学公式虽然写起来麻烦,不过很灵活,排版也漂亮~在这里贴一个Markdown输入数学公式的教程http://ttang.name/2014/05/04/markdown-and-mathjax/很全的说!
下面将介绍BP网络的数学原理,相比起SVD的算法推导,这个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就是梯度吗求个导就完事了。首先来看看BP网络长什么样,这就是它的样子: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只介绍只有一个隐层的BP网络,多个隐层的也是一样的原理。这个网络的工作原理应该很清楚了,首先,一组输入
前面提到激活函数
或者tan-sigmoid:
前面说了,既然在输出层产生输出了,那总得看下输出结果对不对吧或者距离预期的结果有多大出入吧?现在就来分析一下什么东西在影响输出。显然,输入的数据是已知的,变量只有那些个连接权重了,那这些连接权重如何影响输出呢?现在假设输入层第i个节点到隐层第j个节点的连接权重发生了一个很小的变化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