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阅读内容摘要(前三章)
寒假无聊,偶然间看到《增长黑客》这本名气很大的书,顺便拿来读读。读到后来根本停不下来,这本书真的比电影还精彩。作者提倡的一种新的软件工程,令人叫绝。
以下是这本书前三章的内容摘要:
一、第一章
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A/B测试、搜索引擎优化、电子邮件召回、病毒营销等,而页面加载速度、注册转化率、E-mail到达水平、病毒因子这些指标成为他们日常关注的对象。
增长黑客: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人。
五个环节:1. 获取用户:指让潜在用户首次接触到产品,或者可以更宽泛地理解为“吸引流量”、“用户量增长”。2. 激发活跃:获取到用户后下一步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些“指定动作”,使之成为长期活跃的忠实用户。3. 提高留存:在解决了用户的活跃度问题后,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用户来得快,走得也快。产品缺乏黏性,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新用户不断涌入,另一方面他们又迅速流失。4. 增加收入:商业主体都是逐利的,很少有人创业只是纯粹出于兴趣,绝大多数创业者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即使是互联网时代的免费产品,也应该有其盈利模式。5. 传播推荐:社交网络的兴起促成了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传播,这是低成本推广产品的全新方式,运用妥当将可能引发奇妙的链式增长。
增长黑客的特质:1. 数据为王:合格的增长黑客首先需要具有数据思维。没有数据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增长黑客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指导之上,而非拍脑门式地碰运气。产品的功能逻辑越复杂,用户数量越庞大,数据分析的成本和要求就越高,这就越是要求增长黑客在纷繁复杂的数字中抽丝剥茧,抓住问题的本质。2. 专注目标:增长黑客的工作必须时刻围绕增长展开,但有时通往目标的道路处于一团迷雾之中,并没有现成的套路和方法论可以直接借鉴。增长黑客必须自己设法找到破解的途径。整个过程可能冗长而沉闷,需经历不断地测试、改进、学习、再测试,这要求相当强的毅力和抗压能力。3. 关注细节:任何一处细微的改动,都可能对产品全局的增长造成影响。增长黑客的职责之一,就是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动作出评估,通盘衡量得失,甚至决定某个功能是否应当上线。4. 富于创意:增长黑客”这种职业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们善于左右脑同时开工,一方面,通过缜密的分析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天马行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5. 信息通透:增长黑客必须一方面深入理解自己产品用户的活跃渠道,扎根建立环环相扣的转化漏洞;另一方面抬眼看世界,时刻掌握海内外最新的产品和市场动向,尤其关注新生渠道和业界趋势。在需要横向对比同类产品的数据,或是纵向挖掘上下游生态的衔接情况时,如果能够找到相关从业者私下直接交流,则会大幅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在第一时间做出基于充分信息的明智决策。
增长黑客特点:真正的增长黑客需要具备包括技术、产品、商业在内的专业技能,以及好奇心、创造力、职业道德、人脉资源,和成就伟大事业的战略思维与奉献能力。
工具:1.Google Analytic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统计工具,强大且免费。Google Analytics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大关键指标。
页面浏览量(Page View):网站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页面浏览量是多少。
用户浏览量(User View):网站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用户浏览量是多少。
渠道来源(Traffic Sources):用户流量来源于哪些不同的渠道。
访客特征(User Demographics):访问用户具有哪些特征值,可用来做用户分类。
访问路径(Flow Report):用户在网站上的访问行为,各个页面的进入率和跳出率。
国内的百度统计、CNZZ统计等也提供了更多类似的且本地化较深入的功能。
2.Mixpanel从页面访问量数据的局限跳出来,转而以用户行为为驱动。它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大关键指标。
用户动态分析(Trends):你关心的用户行为发生了多少次,占总比例多少。
行为漏斗模型(Funnels):某些关键行为是怎么发生了,每一步有多少的留存率和流失率。
用户活跃度(Cohorts):网站用户的活跃度如何,可以用来区分忠实用户和普通用户。
单用户行为分析(People):单个用户在网站上做了哪些操作,过程是如何的。
3.KissMetrics跟Mixpanel很类似,都是以用户行为为导向的分析工具,所提供的功能也基本一致。不过KissMetrics在针对用户的行为分析上做得更深入也更简单,能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各方面数据。
4.UserCycle的卖点很简单,你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你真正需要的是每次专注一个指标,获取能让你用来提升这个指标的目标数据,进而提供执行的辅助。如果Google Analytics、Mixpanel,KissMetrics是纯粹的分析工具的话,那么UserCycle则做得更多,从统计到用户分组,再到生命周期维护和分组实验测试,从各方面了解用户行为,提升用户的价值。
统计分析(Trends)和用户分组(Cohorts):统计分组是以用户行为为中心,让数据说话。用户分组则根据用户对于产品的参与程度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群组。
生命周期维护(Lifecycle Messaging):用于与用户不停地保持互动,既能让客户更满意,也能知道用户为何流失。
分组实验测试(Split-Test Experiments):当知道用户为什么喜欢你的产品或者讨厌你的产品的时候,你就可以有目的地去改进产品了。在改进产品的时候可以多采用分组测试,来衡量不同的变化带来的改进效果,寻找到最优解。
5.Customer.io用于分析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的邮件(Lifecycle Email)。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看有多少忠诚的客户,邮件互动就是为了制造忠诚的客户。而邮件互动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用户发正确的内容,从而提高邮件打开和转化率.类似的产品还有Vero。
6.Optimize.ly是A/B测试的利器。当我们定义好我们想去测试的实验时,可以非常简单地通过Optimize.ly来定制和修改页面。即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市场人员也能很简单地学会如何做 A/B测试。Optimize.ly会根据用户行为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测试报告,让我们能真真切切地了解页面变化对于转化率的影响。除了Optimize.ly外,Unbouce也是不错的A/B测试工具。
7.Basecamp是37signals公司旗下的一款非常流行的基于云服务的项目管理软件,以简单易用和创新而闻名。Basecamp提供了消息板、待办事宜、简单调度、协同写作、文件共享等功能,方便中小型团队部署在自己的在线协作平台上,让成员即便在天南海北也能共同打造一份事业。国内类似的在线协作平台还包括风车、明道、Tower、瀑布等。
8.友盟统计分析平台是国内最大的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平台之一,能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统计和分析流量来源、内容使用、用户属性和各种细分的行为数据。除了数据踪,友盟还提供了方便移动开发者节省工作量的第三方组件,如消息推送、游戏分析、社会化分享、用户反馈模块。国内的类似服务还有TalkingData等。
二、第二章
1. PMF,探寻产品与市场的完美契合。关注市场而不是产品。
2.先选取几个目标小区试点推广、跟踪反馈,尽可能收束繁杂的功能而有所专攻,待达到一定的满意度和留存率后,再考虑大面积推广。这的确会额外耗费一些时间,但并不等于浪费时间。
3.需求,催生产品的第一原动力。1. 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伪需求。2. 判别需求是否属于刚需。3. 研究需求量是否够大,市场是否够肥。如何判断需求是否够大呢?通常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估计目标用户的基数、消费能力、意愿预算,再把这些数字通过相乘等方式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与该行业或近似行业的公开报告进行比对验证;另一种则是评估打算进入的市场,原本具有多少产值,而你的产品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更长的使用周期等,能提升多少效率、节省多少成本,从而折算出相对于原产值的全新规模。
除了从常识和公开数据出发外,借助网络上的各类排行榜、搜索热度等,也能对时下大众的需求风向做出评估。例如百度搜索框的自动联想功能,能够基于网民的搜索热度自动补充完整的搜索关键字。另外,百度搜索风云榜和百度指数也是了解国内网民需求分布的风向标。
4. 衡量需求的变现能力。5.用最小化可行产品验证需求。(1. 最小化可行产品:即所谓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指将产品原型用最简洁的实现方式开发出来,过滤掉冗余杂音和高级特性,快速投放市场让目标用户上手使用,然后通过不断地听取反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对产品原型迭代优化,尽早达到PMF状态。2. 用户反馈: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产品的最终用户那里获得针对该产品的意见。反馈的内容包括用户对产品的整体感觉、是否喜欢/需要某项功能特性、想要添加哪些新功能、某些流程是否合理顺畅等。3. 快速迭代:快速迭代就是要尽早发布,并针对用户提出的反馈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融合到新版本中。尽早发布,意味着产品获得更好的时间窗口和机会,能更快地验证想法并发现错误的部分,避免隔靴搔痒和战略偏差。使用mvp.)6.产品早期是否需要适配新的平台环境。一、先优化产品,待核心流程在目标人群的主流运行环境中跑通,再公开发布;二、对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事先通知用户,降低预期,减小因心理落差造成的不满;三、提前准备补救措施(特别是这种涉及付费的产品)和公关说辞,降低用户怨气,弥补经济损失,甚至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四、在产品中设置方便的反馈渠道。7.“行胜于言”的用户调研。
MVP的三大必备模块:除了待验证的基本功能外,反馈渠道、公告看板、自动升级和使用行为统计这四件事必须纳入考量。
1. 反馈渠道:请尽可能为你的MVP用户提供产品内部的反馈机制(如网站顶部的留言板入口、移动应用中的提交反馈页面),而不仅是在产品体外设置独立的反馈渠道(如微博、微信、QQ)。
2. 官方公告:包括群体公告和针对单个用户的定向消息通道。公告看板的目的是向用户传递来自产品官方的声音,包括团队动态、运营公示、反馈回复,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通知和危机公关等。对于网站而言,公告看板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是首页的一条醒目的横幅、个人中心的系统消息或是群发的邮件,而客户端及移动应用内的公告则可能更加醒目,如能够轻易占据用户注意力的推送通知(Push Notification)。并非每个用户都有看公告的习惯,然而对于试图主动了解官方信息的用户而言,找到入口的方式必须简单易行。
3. 自动升级:网站的优势是随时部署,用户打开浏览器看到的永远是最新的内容。相比之下,客户端和移动应用的用户是经过漫长的链条转化而来的。如果用户每次获取新版本都要再一次经历手动搜索、下载和安装的过程,许多偷懒的用户宁愿选择继续维持在老版本,而最终看不到我们呕心沥血迭代出的升级版。这与我们快速迭代的开发策略背道而驰。最佳策略是在产品启动时提示用户有可用的新版本,当用户确认升级后,通过内置的下载模块在后台完成更新,整个过程无需用户介入,而是“傻瓜式”地完成。
三.第三章
1.筛选你的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第一,这批人数量少,获取不易;第二,他们进入产品的阶段较早;第三,种子用户如同种子一样孕育着希望,具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
建立严格的种子用户审查机制。
2.从最笨的事情做起
3.社交红利:蕴藏在开放平台下的流量矿藏
游戏有一个共同点:邀请好友加入就能获得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或稀缺资源,这让点击一个简单的“邀请”按钮显得诱惑十足。
看一个产品团队是否有经验、一款产品有无“明星相”,只要考察它的产品设计中是否加入了解决冷启动问题的社交传播机制,就能略知一二。
4.用数据抓取“借鸡下蛋”
从其他网站抓去数据充当部分用户,让种子用户有事可干。
使用的是最简单的命令行指令。如果你的抓取需求更复杂,还可以自行撰写脚本,或使用网上开源的第三方工具。再次提醒一下,敬请正确使用这些网络上的开放内容,尊重原作者及其相关版权方的权益。
3.5 内容营销:打造持续输出的传播引擎
讲用户爱听的故事
争夺用户有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续输出内容,依靠内容来渗透和维系,从而获得潜在用户的认可关注。
内容营销的作用主要分为三方面:吸引流量、培养潜在用户、劝诱转化。
1.吸引流量
通过内容营销来散播链接,换取点击回流,并凭借带链接的高质量内容被转载而优化网站在搜索引擎的排名。在上述提到的KISSmetrics中,依靠内容为网站整体贡献的流量份额达到了82%。
2.培养潜在用户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的经典认知模型AIDMA,消费者从接触信息到最后购买,会经历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兴趣)、Desire(唤起欲望)、Memory(留下记忆)、Action(购买行为)五个阶段。另有研究显示,消费者从接触新产品,到最终完成转化(下载、购买)之间,平均需要经过七次重复提醒。这很好理解,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总是抱持谨慎观望的态度,而对反复接触到的熟悉事物则更能产生好感和信任。内容营销通过持续输出内容来反复“刷存在感”,在潜在用户的脑海中植入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就如同“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广告轰炸虽然遭人反感,但当你走进一家保健品店,四下环顾不知道该选购什么时,最终还是挑选了脑白金。
3.劝诱转化
劝诱转化的方式既包括直接在内容中引导用户去做某事,如访问网站、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订阅视频播客,也包括在回流页面进行诱导,如必须登录注册才能看到完整原文。
内容营销的注意事项
1.知道你的目标受众是谁(根据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内容,不要照搬)
2.打造一台内容持续输出的引擎
试图通过偶尔一两次“核爆炸”级的热门内容来换取长久关注是不现实的。你应当打造一台内容引擎,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内容。
3.撰写耸动的标题
在国外,Upworthy针对每一篇帖子会撰写至少25条不同的标题,随后通过A/B测试来选出效果最好的一条正式发布。
Upworthy总结出的标题技巧包括:不要在标题里透露全部内容、抛出疑问而不是总结陈词、反复修改直到满意等。
4.保证文章长度
更多字数通常意味着更大的信息量,也与包含的链接数成正比。在社交网络中,人们会更倾向于分享字数较多的专业长文,尽管他们可能根本没有仔细阅读过。
文章篇幅在3000字至10000字的范围内最容易获得人们的主动分享。
5.鼓励受众参与互动
应当尽量鼓励受众由单纯的内容消费者晋级为内容的制造和传播者,从而延长内容的半衰期。
6.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
初创团队自建发布渠道的成本过高,选择本身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媒介代发效果可能更好。另外,电子书是一种传播能力很强的营销载体。
3.6 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的优化营销
搜索引擎优化
有了优质的内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人们发现你的内容。搜索引擎无疑是网络上最主流的信息获取渠道。
利用搜索引擎的排序规则,通过人为手段来干预目标页面排名的手法,称为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它能获取更多自然流量,带动网站自我增长。常用的搜索引擎优化方式包括提高关键词的密度和权重、增加长尾关键词数量、建立外链、优化页面结构等。一般来说,搭建清晰直观的页面结构、填充符合主题的高质量内容、维持有规律的更新、尽可能获取高权重网站的链接推荐,能获得更佳的搜索引擎排名。与搜索引擎优化类似的概念还有搜索引擎营销(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通常会涉及付费收录和购买排名等方式。
应用商店优化
虽然各平台之间存在差异,但针对排名算法的反推与实践思路大致相同,就是通过对关键词的研究、评判维度的猜测、加权策略的利用,让自己的产品在搜索中尽可能获得最大曝光。
方法:1.将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全部打散重组。这就规避了与这些品牌的直接纠纷。虽然读起来不通顺,无法表达任何语义,但由于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普通用户根本看不到(也不会想去看)这串副标题。
2.引导高满意度的用户为应用评分,只让满意的人去公开评分,而将那些不满意的差评“内部消化”。
3. 大众点评“更新跑得快”活动
应用市场通常会为新上架或刚更新了版本的应用赋予短时间内的高权重,在此期间,越多下载,排名蹿升越快。
3.7 捆绑下载
当用户在手机里搜索到豌豆荚网页上的一款应用并点击下载时,会先将豌豆荚的移动客户端下载到用户手机上,再在豌豆荚的移动客户里自动开始下载为用户下载该应用,也就是俗称的“捆绑下载”。
3.8 排排坐,吃果果
1.Mailbox采用了“先到先得”的排队机制。如果用户通过自己专属的邀请链接,拉其他好友一起加入Robinhood,就将能在排队名单里提升位置。
2.饥饿营销
3.必须让有迫切需要的用户立即使用
让用户排队,增加了用户等待和使用的成本,也抬高了用户预期的同时。为此创业团队必须为用户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弥补此前的额外付出,抵消高期望值可能造成的落差。如果产品本身并不吸引人,或者在经历等待后发现盼来的是一堆粗制滥造的垃圾,则可能弄巧成拙,引火烧身。
3.9 用嵌入式代码和小挂件让你的品牌无所不在
衡量产品的哪些特性最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然后通过测试验证,并使它成为产品的增长引擎。
3.10 宣传报道的文案撰写
给科技媒体投稿的过程中,文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增长黑客能力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案写作是当代商业社会的基本技能,能综合反映一个人全部的经历、气质、学识、深度思考和以卖出产品或服务为目的、将他们落实成符号表征的能力。优秀的文案要能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以一个委婉动听顺理成章的故事,引导读者按照你的召唤去做。每一次文案阅读都应当视作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撰写者应当以最精炼的文字准确地表达想要表述的内容。
美国传奇的文案作家、广告人约瑟夫·休格曼(Joseph Sugarman)在其撰写的《文案训练手册》(Adweek Copywriting Handbook)一书。
适用于长文案的“滑梯理论”:优秀的文案,应当让阅读者有种乘坐滑梯的感觉,即顺着你预先铺设的轨道一路顺畅地滑下去,走完全程,到达终点。而标题、副标题、题图的所有作用只在于让读者阅读正文的第一句话;至于正文第一句话的核心价值,则是让读者继续去阅读第二句话,以此类推。在整个阅读中,既要给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而不嫌冗长,又要让你的读者说是”,让他们在阅读文案时,因你真诚实在的陈述而产生共鸣。
产品宣传报道类文案的写作技巧:
宣传文案是对产品“赤裸裸”的直接介绍。读者既然愿意读下去,就代表他们原本已经对你的产品抱持着一定的兴趣,因此撰文的风格就是不要藏着掖着,尽可能多地展现吸引人之处。
1.熟悉产品
文案应当由对产品及行业较为熟悉的人执笔。在小团队中,核心人员基本都会参与产品形态的定夺和功能的研发,对产品基本都有所了解。但团队内难免也有新入行或是在前期产品策划阶段参与不够紧密的成员,让他们来执笔可能使写出来的东西平淡无味,无法突显出产品的主要特性,甚至有硬伤。还有些技术驱动的团队让研发工程师兼任文案主笔,写出来的东西充满令人费解的技术用语,这种情况应当避免。
2.头脑风暴
一款产品本身或许有诸多特性,除此之外,使用技巧、同类对比、幕后趣事、未来计划等,都是值得一写的宣传素材。尤其是上线的第一篇新闻稿,倾注了之前累积数月的辛勤付出,或许有千言万语迫不及待地想跟读者娓娓道来,但毕竟篇幅和读者的耐心都有限。这就需要对稿件的线索进行梳理,筛选出闪光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和逻辑流畅的叙事结构将文章脉组织起来,将不那么重要的内容舍弃。
3.谋篇布局
有了足够可写的内容素材后,文章的谋篇布局可以遵循以下顺序:简要概述→话题事件→核心特色→主要功能→团队访谈→未来计划→有奖活动→转化引导。
1)简要概述:用简短而完整的一或两句话导入文章想介绍的产品,让人扫读一下就能知道文章大概想讲什么。有了这一段文字,不仅节约了读者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让编辑省了事——他们通常要配一段文字作为文章摘要,用于输出在首页、放在HTML的描述字段或是发微博。因此文章里配备有现成的段落,可以减少他们的工作量,省时省心自然也就更愿意发稿。建议这段导入文字控制在100字以内,因为第一,不会太长,有良好的可读性;第二,用作网页meta信息里的description字段能确保被任何搜索引擎均完整索引到;第三,一条微博的字数上限是140字,空出来的那40个字符可以让编辑们插入标题、作者、导言、评论、链接等补充内容。
2)话题事件:引述近期热门话题或行业事件,由此及彼地过渡到产品本身。向热点巧妙“借势”能四两拨千斤地调动起人们对下文的兴趣。假如苹果刚刚发布的新产品增强了语音助手的特性,那么自己的语音识别产品就可以借苹果的东风,宣称语音输入是人机交互领域未来变革的大势所趋,继而引述下文自己的产品的功能介绍;再比如,每到节假日人员流动高峰期,微博上时常有人抱怨航空管制飞机误点,那么航班/高铁管家类产品、租车自驾服务、地图导航服务、在线退订票服务甚至旅游纪念品订购服务,就可以借此自我推销一把。如果实在想不出可以利用的话题事件,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入手,阐述一个大家普遍涉及的需求或误区。
3)核心特色:也就是俗称的“卖点”。卖点又分为一级卖点和二级卖点,其中一级卖点最好只定义一个,将其充分强化后深深打入用户的脑海中,二级卖点一般有两到三个。如一款音乐播放产品,可将一级卖点定义为“曲库最多最全”,二级卖点是“高清品质免费下载”、“分析你的欣赏品味自动推荐相关作品”、“新专辑第一时间同步首发”。每个卖点可分别展开陈述,但切忌巨细靡遗地写成“说明书”。
4)主要功能:说完自己的独特卖点,还需要向读者打一针强心剂——别人有的我们当然也有。在介绍主要功能时,要注意避免将“基础标配”功能写得太浮夸冗长,读者可不是傻瓜。
5)团队访谈:人们喜欢听故事。团队访谈能将冷冰冰的产品推荐转向带有人情味的轻松交流氛围中,使读者通过字里行间更加了解产品背后团队的风格理念,从而产生认同感。访谈的方式,既可以是创始人跳出来谈自己从何处得到了产品灵感,也可以是产品经理声泪俱下地“控诉”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困惑,或者设计师阐述理念、美女运营耍宝卖萌等。
6)未来计划:描绘产品未来的规划,既可以解释产品当前版本的不足,向用户表露改进的决心,引发期待,也能够起到烟幕弹的作用,迷惑竞争对手。披露未来计划时有两个忌讳,一是忌画大饼,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计划,今天刚上线1.0版,马上雄心勃勃昭告天下要推出开放平台;二是忌太过诚实具体,以至于暴露商业机密。比较好的做法是只披露未来一到两个版本内会做的事情。
7)推广活动:阅读到这里时,想必已经有用户开始满世界找下载链接了,但也有一些人处于犹豫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推波助澜一把,承诺一些小的奖励,如下载赠金币、好评送话费、注册返五元、推荐升会员……一举将处于摇摆中的潜在用户拉拢到自己的队伍中。
8)转化引导:不要忘记撰写整篇文案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宣传曝光,带来网站的访问或下载转化。所以要在文末提供强烈的引导提示,包括网址、下载链接、二维码或是其他你认为有价值的方式。记得给所有链接加上点击统计。
3.11 从线下到线上
除了寻找线上的宣传渠道,某些互联网产品因其覆盖人群特点和本地化特征,更适宜采用地面推广的方式。常用的地面推广策略包括派发传单、投放线下广告、设置摊位搞有奖活动等。
3.12 海外扩张
目前在国内,一批有想法、有技术并且有商业嗅觉的创业团队,有意识地选择了规避国内市场,而专攻海外。这不仅是由于海外市场有着更完善的支付渠道和信用体系,也是因为其版权保护方面的措施能切实维护企业利益,防止恶性竞争对创新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与其在国内乱象丛生的“黑森林”中搏杀,不如在海外堂堂正正的“竞技场”中角力,这正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抱持的想法。
如果你因价格战甚至补贴之争而觉得收入增长遥遥无期,不妨试着换个角度,将视野投向海外。有道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希望能有更多国产团队的优秀产品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