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计算机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系统程序如操作系统最接近硬件系统)、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在系统软件基础上编制的程序)
关系图
计算机让每项工作任务分时共享,交替进行。能在工作时响应别的任务请求,这称为“中断”,处理完中断请求后继续完成后续工作。
电子元器件不能自动去工作,是“时钟频率”的节拍指挥下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运行。如CPU,第一个节拍到来时,它从内存中调入指令;第二个节拍到来时,它翻译这条指令;第三个节拍到来时,它执行这条指令。
CPU的时钟频率非常高,现在主流时钟频率可到2GHz以上,每秒钟可以发出20亿个节拍。
主机部件:包含几乎所有的核心工作部件,包括主板、CPU、内存条、硬盘、光驱、软驱、显示卡、声卡、网卡等部件。
输入设备:鼠标、键盘、话筒、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头、U盘、移动硬盘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音响、耳机、打印机、投影仪等。
主板:核心部件之一,主要有CPU插座或插槽,还有拓展槽和各种接口、开关以及跳线。
CPU(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内存:核心部件之一,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运算产生的数据,存取速度和容量大小对计算机运行速度影响较大。DDR3常用
硬盘(HDB):是重要的外部存储器,存储信息量大,安全系数较高,关机不丢失。
显卡(GPU图形加速卡):是主要的板卡之一,用于把主板传过来的数据进一步处理,生成供显示器输出的图形图像。分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种,独显更优。
声卡:用于处理计算机中的声音信号,并将处理结果传输到音箱中播放。分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
光驱:是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和游戏软件等必不可少的外部存储设备。容量大,抗干扰强,存储信息不易丢失。
电源(PSU):为计算机提供电力的设备。电源有很多不同电压和形式的输出接口,分别接到主板、硬盘和光驱等部件上。
风扇:CPU和机箱散热。
· Intel最早1971年推出世界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随后推出8088、8086、80286、80386、80486。
·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划时代的586,命名Pentium(奔腾)处理器。随后Pentium Pro、Pentium MMX、Pentium Ⅱ、Pentium Ⅲ、Pentium Ⅳ。期间还推出低成本的Celeron(赛扬)系列cpu。
(Celeron(赛扬)系列cpu的典型做法是减少二级缓存和前端总线频率。)
· 2006年Intel公司结束使用奔腾推出酷睿(Core)处理器,一代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掌上电脑等。
· 二代取代了一代,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
· 2008年推出酷睿i接替了酷睿2。采用全新工艺和架构,效率更高了。
(酷睿i又分为i9、i7、i5、i3这4个系列,目前是第13代,最低配置i9是8核16线程,i7是4核8线程、i5是4核4线程、i3是双核心4线程。接触是电极触点)
· AMD(超微器件)系列CPU目前主要有速龙(Athlon)、羿龙(Phenom)、锐龙(Ryzen)。接触是针脚和电极触点。
· AMD系列CPU较低的核心时脉频率产生相对较高的运算效率,其主频通常会比同效能的Intel CPU低1GHz左右。最高性能不如同期的Intel产品,但性价比较佳。
· 2003年AMD先于Intel推出64位CPU,仍采取低主频高性能策略。
· 按CPU字长分:按照cpu处理信息的字长,分为4、8、16、32、64位微处理器等,字长越长性能越优良。
· 按CPU封装内核数分:分为单核cpu、双核cpu(Dual Core Processor)、多核cpu。
双核cpu是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采用并行总线连接起来。
多核cpu是把多个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不同核心间交换数据更快,减小电路延迟,性能比多cpu更高,芯片制造成本更低。
· 按CPU接口分:分为Socket775、Socket754、Socket939、Socket940、SocketAM2等。
· 按CPU采用的内核分:分为Yonah内核、Conroe内核、Windows内核、Brisbane内核等。
· 外部:安装标记、编号、基板、核心、针脚或触点。
· 核心:CPU中间突起部分,是集成电路所在的地方,核心内部包含各种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设计的硬件单元,每个硬件单元通常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
· 基板:基板一般为印制板电路,是核心和针脚的载体。基板负责内核芯片和外界的数据传输。早期是陶瓷制成的,现在改用有机物制造,能提供更好的电气和散热性能。
· 针脚(触点):是CPU的电极,cpu进行运算后产生的电信号以及接受指令的电信号输入或输出。
· 双核和多核技术:Intel最早研发,AMD最早使用于个人计算机上,性能在同主频单核的基础上可提升15%~20%,主要针对大量纯数据处理用户。
· 主频、外频和倍频
主频(时钟频率):是cpu内部的时钟工作频率,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主频越高就速度越快,还受主板、内存和硬盘的影响。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cpu的外频越高,cpu与系统内存的交换数据的速度越快,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速度。外频与生产工艺及核心技术有关。
倍频:是主频和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主频=外频x倍频。倍频的数值一般为0.5的整数倍。
· 前端总线频率: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前端总线的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升作用很大。
· 缓存:用来存储一些常用的或将要用到的数据和指令,cpu需要可直接从高速缓存中读取。
L1 Cache:cpu的一级缓存,内置于cpu内部并于cpu同速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越大cpu运行效率越高,但受到cpu内部结构的限制,一级缓存的容量通常较小。
L2 Cache:cpu的二级缓存,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作为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的临时交换地点,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区分cpu档次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L3 Cache: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在拥有L3的cpu,中只有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
· 制造工艺:即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以及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时的制造精度。目前10nm
· 工作电压:cpu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制造工艺越先进工作电压越低,发热量和功耗就越小。
· 超线程: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HT)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运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运行效率。
· 总线速度: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总线速度。
内存总线速度:系统总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发展滞后于cpu发展,为了缓解产生了二级缓存协调两者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扩展总线速度:指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VESA或PCI总线),就是联系外围设备的。
· 多媒体指令集:cpu依靠命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指令的强弱是cpu性能的主要指标。
MMX(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通过这些指令可以一次性处理多个数据。
SSE(流式SIMD扩展)指令集:互联网SSE指令集,包括70条指令,对目前流行的图像处理、浮点运算、3D运算、视频处理和音频处理等多媒体应用起到了全面强化的作用。
3DNow!指令集:是AMD公司开发的3D加速指令集,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同时处理4个浮点运算指令或两条MMX指令。
· 散热片类型:纯铜散热片比较重,对主板要求较高,但是散热效果最好。镶铜散热片在铝质散热片的底部与cpu接触的部位镶入了一块纯铜,增强导热功能,这种物美价廉。纯铝散热片价低质量轻,散热差。
· 风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扇的空气体积,单位CFM(立方英尺/分)。
· 转速: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单位r/min(转/分)
· 主板的基石——PCB板:由4~6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是所有主板组件构建的基础。PCB板内部采用铜箔走线,最上和最下的两层叫“信号层”,中间两层则叫“接地层”和“电源层”。质量高低关系到主板的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 主板的大脑——各种控制芯片组
主控制芯片组:“北桥芯片组”靠近cpu,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类型以及显卡插槽等的支持,处理的数据量大,发热量高,通常安装散热片或散热风扇。“南桥芯片组”靠近PCI插槽,主要负责控制存储设备、PCI接口设备以及鼠标和键盘等外围设备的工作以及通信。
功能控制芯片组:集成其他的功能控制芯片,这些芯片分别具有特殊的控制功能。如下三种:音效芯片(南桥芯片组含有)、网卡芯片、磁盘阵列控制芯片。
· 各种板卡的连接载体——插座和插槽
cpu插座:主板和cpu必须搭配,主板的芯片组必须支持cpu。LGA(Socket)
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DDR3内存插槽
显卡插槽:AGP(靠内)和PCI Express互不兼容不能混用。PCI Express传输速度快。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目前计算机能实现的几乎所有功能,多为白色位于AGP插槽(或PCI Express插槽)的下方。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总线的扩展插槽,可插接声卡、网卡、内置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视频采集卡以及其他总类繁多的扩展卡。
外存插槽:连接外存储设备的接口,如光驱和硬盘等。接口如下两种
IDE接口:用来连接IDE硬盘或光驱的数据线,一般是两个,20宽针口。
SATA接口:串行接口,可热插拔可连多块传输速率高易连接利于散热不受主从盘限制。
电源插座:负责供电的接口,4、8、20、24针口插座。4和8一般为cpu单独供电插槽。
· 与外设交流的通道——外设接口
PS/2接口:用于连接PS/2接口的鼠标键盘,鼠标为绿色,键盘为紫色。
并行接口(LPT接口):上下两排洞,以前用来连接打印机。
串行接口(COM口):上线两排针,连接串口设备,如早期鼠标、老式手机数据线,现在的用于专业设备如单片编程设备等。
USB接口: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口如u盘、外部存储、手机、相机、打印机、扫描仪、鼠标键盘等。
网卡接口:接入有线Internet。
声卡接口:绿色为音频输出端口,接音箱或耳机。红色为音源输入端口,接麦克风或话筒。蓝色为线路输入(line in),将外部声音输入计算机,如MP3播放器或CD机。黑色为后置音箱,橙色为中置音箱,灰色为侧边环绕音箱。
· 主板版型结构
AT版型结构:IBM公司制定,cpu位于左下方,总线扩展槽位于cpu上方,内存位于右上方,I/O端口需要电源线引到机箱背后,硬盘驱动器的连接端口与它们的安装位置距离较远。
ATX版型结构:Intel公司制定,cpu位于右方,总线扩展槽位于cpu左侧,内存位于右下方,I/O端口都集成在主板上。IDE接口位于主板左下方。电源插头也采用新规格,支持3V/5V/12V电源,还支持软件开机、指令开机等功能。左边四个PCI现在被BTX取代。
Micro ATX版型结构:Mini ATX或MATX是ATX简化版,保持了ATX标准主板背板上的外设接口位置,与ATX兼容,把扩展槽减少为3~4个,减小宽度,主板上还应该集成图形和音频处理功能。
BTX版型结构:分为三种标准BTX(325.12mm)、Micro BTX(264.16mm)、Pico BTX(203.20mm)
· 内存类型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能与cpu同步工作,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Pentium系列计算机常用的内存,已退休。168pin金色引脚(金手指)、内存芯片(内存颗粒)、两个缺口。
DDR SDRAM(双倍数据效率SDRAM,简称DDR):比SDRAM多一倍的传输速率和内存带宽。是SDRAM升级版。184pin引脚(左52右40)、一个缺口、颗粒长方形、工作电压2.5V、333MHz和400MHz。
DDR 2:DDR每个时钟周期内只能通过总线传输两次数据,而DDR2可以传输4次,发热量也更低,DDR2和DDR一样长。240pin引脚(左64右56)、缺口一个位置与DDR不同、工作电压1.8V、颗粒正方形、533MHz、667MHz、800MHz(最多)。
DDR 3:比DDR 2工作电压更低,性能好更省电,可达到的频率上限超过2000MHz。DDR3 采用100nm以下的生产工艺,采用点对点的拓扑架构,减少总线负担。缺口一个、240pin(左72右48)、颗粒正方形、电压1.5V、800MHz、1066MHz、1333MHz、1600MHz、2000MHz等。
DDR 4:工作电压降到1.2V~1.0V,频率提升至2133~2667MHz
· 内存性能
容量:内存条的储存容量,越大越有利于系统的运行。1Byte=8bit,1KB=1024Byte,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工作电压:内存稳定工作时的电压。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单位MHz,最高工作效率。
存取时间:存取数据所延迟的时间,单位ns,时间越短cpu等待的时间就越短。
带宽:内存的带宽也被称为数据传输率,每秒钟访问内存的最大位数(或字节数),也就是内存这个中转仓库单位时间内能够运输数据的最大值。
时钟周期:内存所能运行的最大频率,数字越小说明内存芯片所能运行的频率越高,单位ns,tCK
ECC(自动纠错功能内存):与奇偶校验(Parity)类似,奇偶校验不能纠正,ECC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一般内存条芯片是双数,单数说明支持ECC。
· 内存模组插槽
SIMM(单边接触内存模组):两种形态30pin和72pin,30pin的单面内存条是支持8位的数据处理量,72pin的单面内存条是支持32位的数据处理量。
DIMM(双边接触内存模组):两边都有数据接口触片,通常为84pin或92pin,双边就是两倍即168pin或184pin接触,支持64位数据传输,3.3V电压,168pin是并列输出的结构。
RIMM:支持Direct RDRAM内存条的插槽,有184pin,资料的输出方式为串行。
外壳是金属,正面贴产品标签(厂家信息和生产信息),商标、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容量、跳线的设置方法,背部是印制电路板(PCB),有很多芯片,主要用来对硬盘进行控制,侧面有电源接口、跳线和数据接口,用于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内部有磁头、磁盘、磁头臂、主轴与音圈马达等组成。
· 数据接口:ATA、SATA、SCSI(常用服务器或高端领域)
ATA接口:也叫IDE接口或并行ATA接口,很大的接口布满针脚,解决了老式ST506/412接口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
SATA接口:串行ATA接口,一小排金手指还有一个小折角,串行方式传输数据,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更强的纠错能力,传输数据时会对传输指令(不止数据)进行检查,发现错误自动纠正。Serial ATA 1.0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it/s,SATA 2可达300Mbit/s,可热插拔。
SCSI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大接口中间一整条突起,使用需要购买SCSI接口卡。
· 电路板:是硬盘的电路部分,有芯片、缓存、电机驱动芯片、辅助电路以及与盘体对应的BIOS资料。还有一块ROM芯片,里面固化的程序可以对硬盘进行初始化、执行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进行加电初始寻道、定位及故障检测等。
· 通气孔:硬盘盘体内并不是真空的,因为内部磁头在真空环境下无法动作,硬盘工作时又必须保证内外大气压相等。通气孔的相应位置处还安装有空气过滤组件,过滤直径超过0.3微米以上杂志
· 磁头(Head):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负责读写硬盘盘片上的数据,(前置控制电路、电磁线圈电机磁头驱动小车、传动轴、传动手臂、读写磁头),传统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读写操作不一样导致合一的磁头要同时兼顾读写两种特性,造成设计局限。
· 伺服口:硬盘外壳的侧面有一个小孔,一般用铝制贴纸封住防破坏。当硬盘装配完成后由其写入伺服信息,用于辅助磁头定位,必须在盘片处于运转状态时写入。由于磁头只能读而不能写伺服信息,必须在硬盘装配完成后,工作人员才会使用伺服道写入机通过伺服口写入伺服信息。
· 盘片:盘片的功能就是存储数据,其上附着磁性物质,(有5400r/min、7200r/min、10000r/min、15000r/min等型号)早期是塑料材料涂上磁性材料,后是金属盘基,现多为铝材料。(石墨保护层最上面、磁性材料层、铝质反光层、硬质金属层、保护材料层、金属盘基最下)
· 硬盘参数
磁面:一快硬盘有多盘片,上下两面都会用来存储数据,即有效盘面,称为磁面。磁面由上到下从0开始编号,每个磁面都对应一个磁头,所以磁面号也叫磁头号。
磁道:磁头在盘片表面的圆形轨迹,存放着磁盘信息,这就是磁道(Track)。这些磁道仅是盘片表面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肉眼不可见,由外向内自0开始进行编号。
柱面:每张盘片的上、下两面都会划分数目相等的磁道,而盘片上相同位置的磁道看上去就像在同一柱面体的表面上,称为柱面(Cylinder)。实际上就是所有位置相同的磁道的集合,一个硬盘的柱面数与其某个磁面上的磁道数是相同的,柱面编号也是外到内自0开始编号。(读写数据在同一柱面内从0开始,依次向下操作同一柱面的不同磁头,该柱面磁头都操作完在转移到下一个柱面)
扇区:早期是从盘片圆心引出多条射线将磁道分成若干个扇形环,每个扇形环为一个扇区(Sector)每个可存放512个字节,读写以扇区为单位。现在是每个磁道单独划分。
是一种高速、低功耗、无噪音、无机械部件的新型存储设备。它使用闪存芯片而不是机械部件来存储数据,因此具有比传统机械硬盘更高的读取和写入速度,更长的寿命,更大的可靠性和更好的耐用性。
· 固态存储(Solid State Storage) :使用硅晶半导体技术,而不是借助于机械旋转对磁碟、光碟或者磁带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数据存取的存储方式 。 内存(RAM)、闪存(Flash)、相变存储(Phase Change Memory, 简称为 PCM)等都被称为固态存储 。当前,因为闪存在价格、容量、可靠性等多方面达到了相对领先的平衡,因此被 广泛应用于固态存储领域。
· 闪存: 一种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件。所谓“非易失性”,是指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分NOR闪存和NAND闪存。NOR闪存常用于存放系统启动程序,在嵌入式设备中较为常见;NAND闪存主要用于数据存储,固态硬盘中使用的就是NAND闪存。
· 固态硬盘(SSD):由控制器、内存、闪存颗粒(前面提到,因其多方面达到了领先的平衡,被广泛用于固态存储)等单元组成。控制器提供了外部主机接口、内部闪存管理接口,并通过内嵌的 CPU 来运行SSD固件,它管理着主机可见的存储地址空间、闪存物理空间、垃圾回收、磨损均衡等。内存用于运行SSD固件,并保存在地址空间虚拟化所需要的各种表项。闪存只是最终的存储信息的实体,多颗闪存颗粒分布在SSD的电路板上,共同为SSD提供存储空间 。
·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一种逻辑设备接口规范,SATA出来后改成PATA,最大传输速率为1Gbps。
· SATA:串行ATA(Serial 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一种逻辑设备接口规范,当前有SATA 1.5Gbps、SATA 3Gbps、SATA 6Gbps和SATA 16Gbps多种传输规格。SATA只有1个命令队列,队列深度32。
·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一种逻辑设备接口规范,最大传输速率是5Gbps。
· SAS:串行SCSI(Serial Attached SCSI),一种逻辑设备接口规范,当前有SAS 3.0 Gbps、SAS 6.0 Gbps、SAS 12.0 Gbps、SAS 24.0 Gbps多个传输规格,与SATA兼容。需要通过适配器来和CPU进行通信。
· NVMe :NVM Express,或称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Non-Volatile Memory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缩写:NVMHCIS),是一个逻辑设备接口规范,此规范主要是为基于闪存的存储设备提供一个低延时、内部并发化的原生界面规范。依托于PCIe总线,NVMe设备可适用于各种支持PCIe总线的物理插槽上。NVMe可以有65535个命令队列,每个队列都可以深达65536个命令。无需适配器,可以和CPU直接通信,降低交互延迟。
· PCI:外部链接(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标准,或称个人电脑接口(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是一种连接电脑主板和外部设备的总线标准,规定了该总线的物理尺寸(包括线宽)、电气特性、总线时序和协议。现已被PCI Express和其他更先进的技术取代。
· PCIe:PCI Express,简称PCI-E,官方简称PCIe,是计算机总线的一个重要分支,仅应用于内部互连。拥有更快的速率,所以几乎取代了以往所有的内部总线(包括AGP和PCI),为PCI所设计的操作系统可以不做任何代码修改来启动PCIe设备。
· NVMe盘:对外提供NVMe接口规范的硬盘,从NVMe的定义可知,这个硬盘基本上就是SSD硬盘。
· SAS盘/SATA盘:对外提供SAS或者SATA接口规范的硬盘,理论上讲,单从这个信息是不知道这个硬盘到底是SSD硬盘还是机械硬盘的,两者皆有可能。
详解固态硬盘的有趣知识及其底层原理 - 知乎 (zhihu.com)
可分为CD-ROM、DVD-ROM、COMBO(康宝)、DVD刻录机等
· 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最常见光驱类型,能读取CD和VCD格式的光盘,以及CD-R格式的刻录光盘。很多软件包括Windows系统的安装盘都是以CD-ROM光盘为载体。单倍速150KB/s
· DVD-ROM:不仅能读取CD-ROM所支持的光盘格式,还能读取DVD格式的光盘。单倍速1358KB/s
· 刻录机
CD刻录机:不仅是只读光盘驱动器,而且还能将数据刻录到CD刻录光盘中,比CD-ROM更强。
COMBD(康宝)刻录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光储存设备,不仅能读取CD和DVD格式的光盘,还能将数据以CD格式刻录到光盘中。
DVD刻录机:不仅能读取DVD格式,还能将数据刻录到DVD或CD光盘中,是前两种光驱性能的综合。
BD(蓝光)刻录机:是新一代的光技术刻录机,具备最新BD技术的海量存储能力,数据读取速度是普通DVD刻录机的3倍以上,同时支持BD-AV数据捕获、编辑、制作、记录以及重放功能。
· 性能参数
数据读取与刻录速度:以倍速表示,以单倍速为基准。CD-ROM单倍为150KB/s,DVD-ROM单倍数为1358KB/s。最大存取速度为倍数乘单倍速。
平均寻道时间:指光驱的激光头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指定的数据扇区,并把该扇区上第1块数据读入高速缓存所花费的时间。
缓存容量:当增大缓存容量后,光驱的连续读取数据的性能会有明显提高,因此对光驱的性能影响很大。
纠错能力:盘片的表面没有保护容易损坏。
· 显卡的类型:独立显卡(AGP口、PCI-E口)、集成显卡
· 显卡结构:PCI-E接口或AGP接口、显示芯片、显示内存、VGA接口、DVI接口、显卡风扇、HDMI接口、DP接口、TV-OUT接口等。
显示芯片(GPU):类似于cpu,为整个显卡提供控制功能,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性能。也是区分2D和3D显卡的依据,2D处理3D依赖cpu称为软加速,3D功能集中在显卡芯片则为硬件加速
显示内存:简称显存GDDR,暂时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结构,分辨率越高显存要越大
VGA显示接口:三排各5孔,连接CRT或LCD显示器,传输红绿蓝色值信号(RGB)以及水平同步(H-Sync)和垂直同步(V-Sync)信号。
DVI显示接口:三排各8孔,专为LCD显示器这样的数字显示设备设计。分为DVI-A、DVI-D、DVI-I。DVI-A就是VGA接口标准,DVI-D实现了真正的数字信号传输,DVI-I兼容上述两个接口。
TV-Out接口:显卡具备输出信号到电视的相关接口。
HDMI接口(高清晰多媒体接口):能高品质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到音频数据,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
· 显卡风扇:显示芯片和显存上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硅胶粘上散热风扇,显卡上有2芯或3芯供电插座
· 显卡性能
显存容量:用来存储图形图像的内存。显存越大系统的存储速度越快。
最大分辨率:显卡在显示器上所能描绘的像素数目,分为水平行点数和垂直行点数。水平在前。
核心频率:显示芯片的工作频率,同级别芯片核心频率高的则性能强,性能是综合得来的。
显存位宽:显存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64bit显卡指的就是显存位宽。
· 网卡类型
总线接口类型分类:PCI总线网卡(台式机主流)、PCI-X总线网卡、PCMCIA总线网卡以及USB总线网卡。
网络接口类型分类:RJ-45接口网卡(凸形口)、BNC接口网卡(圆形口)、AUI接口网卡(上下两排孔)、FDDI接口网卡(2凸形小口)以及ATM接口网卡。
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无线网卡、有线网卡
带宽分类:10Mbit/s以太网卡(老EISA网卡、BNC、RJ-45)、100Mbit/s(固定100Mbit/s的网卡)、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网卡可与远端设备自动协商如交换机和集线器)、1000Mbit/s吉比特以太网卡(服务器与交换机的连接)等
应用领域分类:工作站的网卡和服务器的网卡
· 声卡的分类:板卡式、集成式、外置式
板卡式:早期多为ISA接口,接口总线带宽较低、功能单一、占用资源过多,已被淘汰。现在多为PCI接口(即PCI声卡),更好的性能及兼容性,支持即插即用、多声道、低cpu占用。
集成式:集成在主板上,不占用PCI接口。
外置式:是创新公司独家推出的新兴事物,使用usb与计算机连接,使用方便,便于移动。
输出设备能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输出,显示器是最基本的
· 显示器类别: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
LCD显示器是采用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辐射小、画面不闪烁、体积小、能耗低。
· LCD性能参数
可视角度:LCD显示器的光线是透过液晶以接近垂直角度向前射出去的,其他角度看色彩会失真。
响应时间:LCD显示器对输入信号做出响应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影像拖尾。
分辨率:一般由制造商设置和规定,只有工作在规定的分辨率模式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点矩:组成液晶显示屏的每个像素点的大小,点距越小画质越细腻,闪烁问题和点距无关。
亮度:液晶是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物质,本身不能发光,背光的亮度决定了其亮度,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越高,显示的色彩就越鲜艳,现实效果也越好。cd/㎡(流明)
对比度:显示器亮区与暗区的亮度对比,对比越大图像越清晰,与每个液晶像素单元后面的TFT晶体管的控制能力有关,对比度和亮度配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显示效果。
最大显示色彩数:屏幕上最多显示多少种颜色的总数,绝大多数LCD显示器真彩色只有26万色左右,与真正的32bit真彩色还有很大差距,色彩表现上LCD仍然不如CRT。
· 键盘:夜光键盘、多媒体键盘、无线键盘、多功能键盘、蓝牙键盘、投影键盘
· 鼠标:有线鼠标、无线鼠标、蓝牙鼠标、多功能鼠标
· 机箱(EMI-B标准):立式机箱、卧式机箱、AT、ATX、MicroATX、NLT
· 电源:AT、ATX、SEX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