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基于Zookeeper的临时顺序节点实现分布式锁_zk顺序节点

zk顺序节点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给出基于kazoo操作zk的逻辑,接下来利用zk的临时序列节点机制实现分布式锁,分布式锁场景使用非常广,在读写方面都非常适合,个人认为比基于redis实现的分布式锁更具可靠性(但性能方面,redis应该更强?)。

1、zk的临时顺序节点

  临时顺序节点其实是结合临时节点和顺序节点的特点:在某个固定的持久节点(例如/locker)下创建子节点时,zk通过将10位的序列号附加到原始名称来设置znode的路径。例如,使用路径 /locker/foo创建为临时顺序节点,zk会将路径设为为 /locker/foo0000000001 ,并将下一个临时迅速节点设为/locker/foo0000000002,以此类推。如果两个顺序节点是同时创建的,那么zk不会对每个znode使用相同的数字。当创建节点的客户端与zk断开连接时(socket断开,更深一层应该是收到客户端发来的TCP挥手FIN 报文),服务端zk底层收到客户端的FIN报文后将由该客户端创建的临时节点删除掉。
  临时顺序节点结构大致如下,/locker节点为持久节点,该节点下有多个子节点,这些子节点由不同客户端创建。

locker/
├── foo0000000001
├── foo0000000002
├── foo0000000003
├── foo0000000004
└── foo0000000005
  • 1
  • 2
  • 3
  • 4
  • 5
  • 6
2、分布式锁的实现流程

  注意:本文提供的是基于zk的共享锁,而非排他锁(独占锁),看完本文后,实现独占锁会简单很多
  共享锁定义:又称读锁。如果事务T1对数据对象O1加上了共享锁,那么当前事务只能对O1进行读取操作,其他事务也只能对这个数据对象加共享锁,直到该数据对象上的所有共享锁都被释放。zk实现的“共享锁”就是有多个序号的临时节点。
  共享锁与排他锁的区别在于,加了排他锁之后,数据对象只对当前事务可见,而加了共享锁之后,数据对象对所有事务都可见。

分布式锁流程:
(1) 客户端发起请求,在zk指定持久节点/locker下(若不存在该locker节点则创建),创建临时顺序节点/locker/foo0000000003
(2) 获取/locker下所有子节点,例如有三个不同客户端各自创建的节点`all_nodes=['/locker/foo0000000001','/locker/foo0000000002','/locker/foo0000000003']`
(3) 对子节点按节点自增序号从小到大排序
(4) 判断本节点/locker/foo0000000003是否为节点列表中最小的子节点,若是,则获取锁,处理业务后,删除本节点/locker/foo0000000003;若不是,则监听排在该节点前面的那个节点/locker/foo0000000002“是否存在”事件
注意:这里产生这样的节点监听链,有两个监听链:
`/locker/foo0000000002监听/locker/foo0000000001是否存在的事件`
`/locker/foo0000000003监听/locker/foo0000000002是否存在的事件`
(5) 若被监听的节点路径“是否存在”的事件触发,处理业务,删除本节点;否则客户端阻塞自己,继续等待监听事件触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图示说明

流程用OmniGraffle(Mac)画成,比Visio好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show me the code

  用python实现的zk临时顺序节点分布式锁的文章,在csdn等貌似没看到过,很多文章都是使用别人已经封装好的zklock或者直接使用kazoo提供zklock来做例子说明。

# 使用上下文管理协议,对于使用者友好以及简单易用
with ZkDistributedLock(**conf):
     # 调用者的业务逻辑代码
     doing_jobs(*args,**kwargs)
  • 1
  • 2
  • 3
  • 4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datetime
import threading
from kazoo.client import KazooClient


class ZkDistributedLock(object):
    """
    基于zk的临时顺序节点实现分布式锁
    """
    def __init__(self, hosts, locker_path, sub_node_name, timeout, default_value=b'1'):
        self.hosts = hosts
        # 持久节点路径
        self.locker_path = locker_path
        self.timeout = timeout
        # 子节点路径
        self.sub_node_path = os.path.join(self.locker_path, sub_node_name)
        # 创建子节点为临时顺序节点的默认值(只需要有值就行)
        self.default_value = default_v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煮酒与君饮/article/detail/84284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