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生成模型:在概率统计理论中, 生成模型是指能够随机生成观测数据的模型,尤其是在给定某些隐含参数的条件下。它给观测值和标注数据序列指定一个联合概率分布。在机器学习中,生成模型可以用来直接对数据建模(例如根据某个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数据采样),也可以用来建立变量间的条件概率分布。条件概率分布可以由生成模型根据贝叶斯定理形成。常见的基于生成模型算法有高斯混合模型和其他混合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随机上下文无关文法、朴素贝叶斯分类器、AODE分类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受限玻尔兹曼机
举例:要确定一个瓜是好瓜还是坏瓜,用判别模型的方法是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到模型,然后通过提取这个瓜的特征来预测出这只瓜是好瓜的概率,是坏瓜的概率。
举例:利用生成模型是根据好瓜的特征首先学习出一个好瓜的模型,然后根据坏瓜的特征学习得到一个坏瓜的模型,然后从需要预测的瓜中提取特征,放到生成好的好瓜的模型中看概率是多少,在放到生产的坏瓜模型中看概率是多少,哪个概率大就预测其为哪个。
通过上述西瓜的数据集来看
条件概率,就是在条件为瓜的颜色是青绿的情况下,瓜是好瓜的概率
先验概率,就是常识、经验、统计学所透露出的“因”的概率,即瓜的颜色是青绿的概率。
后验概率,就是在知道“果”之后,去推测“因”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已经知道瓜是好瓜,那么瓜的颜色是青绿的概率是多少。后验和先验的关系就需要运用贝叶斯决策理论来求解。
贝叶斯决策论是概率框架下实施决策的基本方法,对分类任务来说,在所有相关概率都已知的理想情形下,贝叶斯决策论考虑如何基于这些概率和误判损失来选择最优的类别标记。
假设有N种可能标记, λ i j λ_{ij} λij是将类 c j c_j cj误分类为 c i c_i ci所产生的损失,基于后验概率$ P(c_i | x)$ 可以获得样本x分类为 c i c_i ci所产生的期望损失 ,即在样本x上的条件风险:
R ( c i ∣ x ) = ∑ j = 1 N λ i j P ( c j ∣ x ) R(c_i|\mathbf{x}) = \sum_{j=1}^N \lambda_{ij} P(c_j|\mathbf{x}) R(ci∣x)=j=1∑NλijP(cj∣x)
我们的任务是寻找一个判定准则 h : X → Y h:X→Y h:X→Y以最小化总体风险
R ( h ) = E x [ R ( h ( ( x ) ) ∣ ( x ) ) ] R(h)= \mathbb{E}_x [R(h(\mathbf(x)) | \mathbf(x))] R(h)=Ex[R(h((x))∣(x))]
显然,对每个样本x,若h能最小化条件风险 R ( h ( ( x ) ) ∣ ( x ) ) R(h((x))|(x)) R(h((x))∣(x)),则总体风险R(h)也将被最小化。这就产生了贝叶斯判定准则:为最小化总体风险,只需要在每个样本上选择那个能使条件风险R(c|x)最小的类别标记,即:
h ∗ ( x ) = a r g m i n c ∈ y R ( c ∣ x ) h^* (x) = argmin_{c\in y} R(c|\mathbf{x}) h∗(x)=argminc∈yR(c∣x)
此时,h 称作贝叶斯最优分类器,与之对应的总体风险R(h )称为贝叶斯风险,1-R(h*)反映了分类器能达到的最好性能,即机器学习所产生的模型精度的上限。
具体来说,若目标是最小化分类错误率(对应0/1损失),则 λ i j λ_{ij} λij可以用0/1损失改写,得到条件风险和最小化分类错误率的最优分类器分别为:
R ( c ∣ x ) = 1 − P ( c ∣ x ) R(c|\mathbf{x}) = 1- P(c|\mathbf{x}) R(c∣x)=1−P(c∣x)
h ∗ ( x ) = a r g m a x c ∈ Y P ( c ∣ x ) h^*(x) = argmax_{c\in \mathcal{Y}} P(c|\mathbf{x}) h∗(x)=argmaxc∈YP(c∣x)
即对每个样本x,选择能使后验概率P(c|x)最大的类别标识。
获得后验概率的两种方法:
对生成模型来说,必然考虑:
P ( c ∣ x ) = P ( x , c ) P ( x ) = P ( c ) P ( x ∣ c ) P ( x ) P(c|x) = \frac{P(x,c)}{P(x)} = \frac{P(c) P(x|c)}{P(x)} P(c∣x)=P(x)P(x,c)=P(x)P(c)P(x∣c)
其中P©是“先验概率”;
P(x|c)是样本x对于类标记c的类条件概率,或称为“似然”;
P(x)是用于归一化的“证据”因子。
上式即为贝叶斯公式。
可以将其看做 P ( 类 别 ∣ 特 征 ) = P ( 特 征 , 类 别 ) P ( 特 征 ) = P ( 类 别 ) P ( 特 征 ∣ 类 别 ) P ( 特 征 ) P(类别|特征) = \frac{P(特征,类别)}{P(特征)} = \frac{P(类别) P(特征|类别)}{P(特征)} P(类别∣特征)=P(特征)P(特征,类别)=P(特征)P(类别)P(特征∣类别)
对类条件概率P(x|c)来说,直接根据样本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将会遇到严重的困难,所以引入了极大似然估计。
估计类条件概率有一种常用的策略就是先假定其具有某种确定的概率分布形式,再基于训练样本对概率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假设P(x|c)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并且被参数 θ c θ_c θc 唯一确定,则我们的任务就是利用训练结D估计参数 θ c θ_c θc。为了明确期间,我们将P(x|c)记为 p ( x ∣ θ c ) p(x|θc) p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