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看过冯唐老师的《冯唐成事法》的人都知道,如果要熟悉一个行业线了解这个行业100个核心关键词。这样子咱们就会在未来阅读相关行业的文章时不至于看不懂。下面是AI 整理的100个关键词。还可以使用AI进行分类“以下是AI(人工智能)行业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及其解释,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应用场景进行分类,输出分类表格保留中文、英文、名词解释。” 大家自己可以使用以下数据试试。
1. 人工智能(AI):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科学领域。
2. 机器学习(ML):AI的一个分支,通过数据训练计算机模型,使其能够进行预测或决策。
3. 深度学习(DL):一种利用深层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和模式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
4. 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神经元连接方式的计算模型,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5. 自然语言处理(NLP):AI的一个分支,涉及计算机和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互动。
6. 计算机视觉(CV):AI的一个分支,使计算机能够“看”和“理解”图像和视频。
7. 强化学习(RL):一种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使计算机系统在环境中学习最佳行为。
8. 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
9. 数据科学:使用科学方法、过程、算法和系统来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知识和洞察力。
10. 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或决策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训练得到。
11. 模型训练:使用数据集来调整机器学习模型参数的过程。
12. 过拟合: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太好,但在新数据上表现不佳的现象。
13. 正则化:在机器学习中用来防止过拟合的技术。
14. 算法: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一系列步骤。
15.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Python、Java、C++等。
16. TensorFlow: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框架,由Google开发。
17. PyTorch: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库,以其动态计算图而闻名。
18. Keras:一个高级神经网络API,可以运行在TensorFlow、CNTK或Theano之上。
19. 递归神经网络(RNN):一种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
20. 卷积神经网络(CNN):一种主要用于图像识别的神经网络。
21.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一种特殊的RNN,能够学习长期依赖关系。
22. 自编码器:一种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用于数据编码和特征学习。
23.GAN(生成对抗网络):一种由两部分组成的神经网络,用于生成数据。
24. 感知器:最早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用于线性分类。
25. 损失函数:用于评估模型预测与实际值之间差异的函数。
26. 优化器:用于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的算法。
27. 学习率: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参数更新的步长大小。
28. 批处理:在训练神经网络时,一次处理多个样本。
29. 批大小:在一次训练迭代中使用的样本数量。
30. epoch:在整个数据集上完成一次完整的训练迭代。
31. 数据集:用于训练和测试机器学习模型的数据集合。
32. 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部分。
33. 验证集:用于调整模型参数的数据部分。
34. 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性能的数据部分。
35. 特征工程:选择、组合和构造特征以改善模型性能的过程。
36. 特征提取: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37. 超参数:在模型训练之前设置的参数,不是通过训练数据学习得到的。
38. 模型评估:使用特定指标来衡量模型性能的过程。
39. 准确率: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比例。
40. 精确率:在所有预测为正类的样本中,实际为正类的比例。
41. 召回率:在实际为正类的样本中,被正确预测为正类的比例。
42. F1分数: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用于衡量模型的整体性能。
43. ROC曲线: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
44. AUC:ROC曲线下的面积,用于衡量模型区分正负样本的能力。
45. 数据预处理:在模型训练之前对数据进行清洗、标准化等操作的过程。
46. 数据清洗:识别并纠正数据集中的错误和异常值的过程。
47. 数据标准化:将数据缩放到特定范围(如0到1)的过程。
48. 数据增强:通过变换原始数据来增加数据多样性的过程。
49. 异常检测:识别数据集中异常或罕见模式的过程。
50. 聚类:将数据集分成若干组(簇)的无监督学习任务。
51. 分类:将数据分为预定义类别的监督学习任务。
52. 回归:预测连续值的监督学习任务。
53. 预测:使用模型进行未来值估计的过程。
54. 推荐 system:一种预测用户可能喜欢什么项目的技术。
53. 预测(Prediction):使用模型进行未来值估计的过程。
54. 推荐系统(Recommendation System):一种预测用户可能喜欢什么项目的技术。
55.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结合多个模型预测结果以提高性能的方法。
56.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一种集成学习方法,由多个决策树组成。
57.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一种强大的集成学习技术,通过迭代地训练模型来最小化损失函数。
58. 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用于将数据集分成若干组(簇)的无监督学习算法。
59. K-均值(K-Means):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通过迭代寻找K个簇的中心。
60.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一种构建簇层次结构的聚类方法。
61.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一种基于数据点密度的聚类方法,如DBSCAN。
62. 支持向量机(SVM):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监督学习模型。
63. 支持向量(Support Vector):在SVM中,定义决策边界的关键数据点。
64. 核函数(Kernel Trick):在SVM中,用于将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空间以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技术。
65. 主成分分析(PCA):一种降维技术,通过提取最重要的特征来简化数据集。
66.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一种预测连续值的简单回归模型。
67.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一种用于分类的回归模型,通常用于二分类问题。
68. 决策树(Decision Tree):一种基于树结构的模型,用于分类和回归。
69.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在决策树中用于选择最优特征的标准。
70. 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分类模型中区分不同类别的边界。
71. 过采样(Oversampling):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增加少数类样本的方法。
72. 欠采样(Undersampling):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方法。
73. 数据不平衡(Data Imbalance):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差异很大的情况。
74.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灵感来源于自然选择和遗传学。
75. 神经网络架构(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包括层数、神经元数目等。
76.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在神经网络中,用于引入非线性因素的函数。
77.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在CNN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层。
78. 池化层(Pooling Layer):在CNN中,用于降低特征维度和参数数量的层。
79.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在神经网络中,每个神经元都与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的层。
80. 正则化(Regularization):一种防止机器学习模型过拟合的技术。
81. Dropout:一种正则化技术,通过随机丢弃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来防止过拟合。
82. 递归神经网络(RNN):一种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能够处理变长输入。
83. 循环单元(Recurrent Unit):RNN中的基本计算单元。
84. 门控循环单元(GRU):一种改进的循环单元,能够更好地捕获长期依赖关系。
85.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一种能够使模型专注于重要信息的技术,常用于NLP和CV。
86. Transformer: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用于处理序列数据,无循环单元。
87.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一种预训练语言表示模型,用于NLP任务。
88.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生成文本。
89. 预训练(Pre-training):在特定任务之前使用大量未标注数据训练模型的过程。
90. 微调(Fine-tuning):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特定任务的数据进行训练以优化模型。
91. 语义理解(Semantic Understanding):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语言中的意义和上下文。
92.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的技术。
93. 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技术。
94.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使计算机能够“看”和理解图像和视频的AI领域。
95.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在图像或视频中定位和识别物体的任务。
96. 语义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配一个类别标签的任务。
97. 实例分割(Instance Segmentation):在语义分割的基础上,区分同一类别的不同实例。
98.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识别和验证图像中人脸的技术。
99. 机器人(Robot):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自动机械装置,通常集成有AI技术。
100. 机器人学(Robotics):研究机器人的设计、建造、操作和应用的科学和工程领域。
101. 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使汽车能够在没有人类操作者的情况下导航的 technology。
102.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结合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技术。
103. 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由两个或多个智能体组成的系统,它们相互作用以解决问题。
104. 对抗性攻击(Adversarial Attack):通过在输入数据中添加精心设计的扰动来欺骗AI模型的行为。
105. 对抗性训练(Adversarial Training):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包含对抗性样本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106. 元学习(Meta-Learning):也称为“学习如何学习”,是指模型快速适应新任务的能力。
107. 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NAS):自动设计神经网络架构的过程。
108.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将从一个任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相关任务上。
109. 强化学习环境(Reinforce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智能体进行学习和决策的模拟环境。
110. 仿真(Simulation):通过计算机模型来模仿现实世界的过程。
111.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分析时间标记的数据点,以预测未来值或理解趋势。
112. 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识别数据中不符合预期模式的数据点。
113.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将数据分组为具有相似特征的集群。
114. 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使机器能够通过图像和视频理解世界的技术。
115.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识别和分类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或中性)。
116. 文本挖掘(Text Mining):从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117.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
118. 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技术。
119. 问答系统(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能够理解自然语言问题并提供答案的系统。
120.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用于存储关于实体和它们之间关系的信息。
121. 语义网(Semantic Web):一个旨在使数据和网页内容更容易被机器理解和处理的技术集合。
122.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使用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123.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的系统,以便于分析和报告。
124. 数据湖(Data Lake):一种存储大量原始数据的存储库,可以是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125. 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集合,因其规模、速度或格式而难以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进行捕获、管理和处理。
126.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应用等)的服务模式。
127.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在网络边缘(靠近数据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计算模式。
128.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通过传感器、软件和其他技术连接和交换数据的物理对象网络。
129.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一个实体的虚拟副本,用于模拟和分析真实世界中的系统或过程。
130. 区块链(Blockchain):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用于维护不断增长的记录列表,称为区块。
131. 人工智能伦理(AI Ethics):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道德和社会影响的领域。
132. 透明度(Transparency):AI系统的可解释性和可理解性。
133. 可解释性(Explainability):AI系统能够向用户解释其决策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134. 公平性(Fairness):AI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对所有用户公平无偏见的原则。
135. 隐私(Privacy):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和使用的原则。
136. 安全性(Security):保护AI系统免受攻击和滥用的措施。
137.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AI系统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长期可行性。
138. 人工智能治理(AI Governance):制定和执行AI技术使用规则和标准的过程。
139. 人工智能政策(AI Policy):政府或组织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制定的法律和指导方针。
140. 人工智能芯片(AI Chip):为执行AI任务而设计的特殊硬件。
141. 神经形态工程(Neuromorphic Engineering):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电子工程领域。
142. 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的技术。
143. 融合学习(Federated Learning):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在不共享数据的情况下训练模型。
144. 零样本学习(Zero-Shot Learning):模型能够处理在训练阶段未曾见过的类别。
145. 一样本学习(One-Shot Learning):模型能够从单个样本中学习并识别新的类别。
146. 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模型能够在只有少量样本的情况下学习新的类别。
147. 开集识别(Open Set Recognition):识别包含在训练集中未出现过的类别。
148. 生成对抗网络(GAN):通过对抗性过程生成数据的神经网络。
149.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AN):在生成过程中考虑额外条件的GAN。
150. 环境模拟(Environment Simulation):为AI训练创建虚拟环境的过程。
15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的系统。
152. 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同时学习多个相关任务以提高性能。
153. 持续学习(Continuous Learning):模型能够在不断出现的新数据上持续学习。
154. 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模型在数据实时到达时进行学习。
155. 离线学习(Offline Learning):模型在预先收集的数据集上进行学习。
156. 弱监督学习(Weak Supervision):使用不完整或噪声标签进行学习。
157.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结合少量标注数据和大量未标注数据进行学习。
158.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从数据本身生成监督信号进行学习。
159. 超参数优化(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寻找最佳超参数以优化模型性能。
160. 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 Methods):基于随机抽样来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
16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用于决策制定的数学框架。
162.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用于处理含有隐含状态的序列数据。
163. 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artially Observable MDP, POMDP):在MDP中,状态不是完全可观测的情况。
164.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表示变量之间概率关系的图形模型。
165. 隐含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包含不可观测变量的统计模型。
166. 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将数据分为多个簇的无监督学习技术。
167.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由多个决策树组成的集成学习方法。
168. 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GBM):一种强大的集成学习算法。
169. 感知机(Perceptron):一种简单的线性二分类模型。
170.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一种有效的分类和回归方法。
171.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一种降维技术。
172.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一种监督降维技术。
173. 混合高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用于表示多个高斯分布的混合模型。
174. 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一种用于特征学习和降维的无监督学习模型。
175. 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识别不符合正常数据模式的数据点。
176. 关联规则学习(Association Rule Learning):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发现项目之间的关联。
177.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达到目标的算法。
178. 多臂老虎机(Multi-Armed Bandit):一种决策问题,用于在不确定性下做出选择。
179. 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一种深度学习模型,由多个受限玻尔兹曼机层组成。
180. 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RBM):一种生成随机网络,可用于特征学习和深度学习。
181.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主要用于图像识别的神经网络。
182.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
183. 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一种特殊的RNN,能够学习长期依赖关系。
184. 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LSTM的变体,结构更简单。
185.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提高序列处理任务性能的机制。
186. Transformer: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用于处理序列数据。
187.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一种预训练语言表示模型。
188.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语言模型。
189. 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能够生成数据的模型,如GAN。
191. 判别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直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的模型,与生成模型相对。
192. 预训练(Pre-training):在特定任务之前使用大量数据训练模型的过程。
193. 微调(Fine-tuning):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特定任务的数据进行训练以优化模型。
194.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将从一个任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相关任务上。
195. 持续学习(Continuous Learning):模型能够在数据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更新其知识。
196. 元学习(Meta-Learning):模型学习如何快速适应新任务的过程。
197. 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同时学习多个相关任务以提高性能。
198. 多标签学习(Multi-Label Learning):预测每个实例的多个标签的任务。
199. 跨领域学习(Cross-Domain Learning):在不同数据领域之间转移和适应模型的技术。
200. 跨模态学习(Cross-Modal Learning):结合不同模态(如文本、图像、声音)的数据进行学习。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