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C++】设计类题目总结_c++毕业设计选题

c++毕业设计选题


1、最小栈


题目连接

题目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输入:
[“MinStack”,“push”,“push”,“push”,“getMin”,“pop”,“top”,“getMin”]
[[],[-2],[0],[-3],[],[],[],[]]
输出:
[null,null,null,null,-3,null,0,-2]
解释:
MinStack minStack = new MinStack();
minStack.push(-2);
minStack.push(0);
minStack.push(-3);
minStack.getMin(); --> 返回 -3.
minStack.pop();
minStack.top(); --> 返回 0.
minStack.getMin(); --> 返回 -2.

说明
pop、top 和 getMin 操作总是在非空栈上调用。

解题思路
创建两个栈,一个栈q完成正常的插入删除操作,另外一个栈min_st存栈的最小值,其栈顶就是当前st中所有数据的最小值。

插入数据:

  • st直接插入。
  • max_st如果为空也是直接插入,不空的话把插入数据和其栈顶数据比较,如果小于等于栈顶数据就插入,大于就不插入。

删除数据:

  • st直接删除。
  • 如果st的栈顶数据等于min_st的栈顶数据,那么min_st也出栈,否则不出栈。

完整代码

class MinStack {
private:
    stack<int>st;     // 用来存储栈元素
    stack<int>min_st; // 用来存储栈最小元素

public:
    MinStack() 
    {}
    
    void push(int val) 
    {
        st.push(val);
        // 如果min_st为空或者val小于等于min_st栈顶元素min_st都要入栈,来记录当前最小元素
        if(min_st.empty() || val<=min_st.top())
        {
            min_st.push(val);
        }
    }
    
    void pop() 
    {
        // 如果st的栈顶等于min_st栈顶,两者都要出栈
        if(st.top() == min_st.top())
        {
            min_st.pop();
        }
        st.pop();
    }
    
    int top() 
    {
        return st.top();
    }
    
    int getMin() 
    {
        return min_st.top();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性能分析

  • 时间复杂度:O(1)。各个操作都一次完成。
  • 空间复杂度:O(n)。用到了两个栈,每个栈最多都插入n次。

2、剑指 Offer 59 - II. 队列的最大值


题目连接

题目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1

输入:
[“MaxQueue”,“push_back”,“push_back”,“max_value”,“pop_front”,“max_value”]
[[],[1],[2],[],[],[]]
输出: [null,null,null,2,1,2]

示例2

输入:
[“MaxQueue”,“pop_front”,“max_value”]
[[],[],[]]
输出: [null,-1,-1]

限制

  • 1 <= push_back,pop_front,max_value的总操作数 <= 10000
  • 1 <= value <= 10^5

解题思路
创建一个队列q,原来完成基本的队列操作。再创建一个双端队列max_dq存队列的最大值,其队头数据就是当前q队列的最大值。

入队列:

  • q直接入队列
  • max_dq为空也是直接入队列。不为空的话,考虑到队列是头出尾进,现在这个值已经入了队列q的尾部
    • 如果该值大于max_dq.front(),那它就是q中所有数据的最大值。这时我们清空max_dq的内容,并把值插入到max_dq,更新队列的最大值。
    • 如果该值小于max_dq.front(),即该值比未入队列q前的原来数据的最大值还小,但它可能是原来数据全出队列后的最大值,所以我们要考虑把他插入到max_dq的尾部,即从max_dq尾部排除其他小于该值的数据后尾插该值。

出队列:

  • q的话直接出队列。
  • max_dq,比较q.front()是否等于max_dq.front(),相等的话max_dq就出,否则不出。

完整代码

class MaxQueue {
private:
    queue<int> q;// 普通的队列
    deque<int> max_dq;// 存放最大值的双端队列

public:
    MaxQueue() 
    {}
    
    int max_value() 
    {
        return max_dq.size()==0?-1:max_dq.front();    
    }
    
    void push_back(int value) 
    {
        q.push(value);
        if(value > max_dq.front())
        {
            max_dq.clear();
            max_dq.push_back(value);
        }
        else 
        {
            while(!max_dq.empty() && (max_dq.back()<value))
            {
                max_dq.pop_back();
            }
            max_dq.push_back(value);
        }
    }
    
    int pop_front() 
    {
        if(q.empty())
        {
            return -1;
        }

        if(q.front() == max_dq.front())
        {
            max_dq.pop_front();
        }
        int ret=q.front();
        q.pop();
        return re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性能分析

  • 时间复杂度:O(1)。虽然插入操作中有循环,但每个元素只会入队列一次、出队列一次,循环中的出队列次数均摊到入队列,肯定不会大于N次,所以最后平均下来就是O(1)。
  • 空间复杂度:O(n)。用到两个队列,每个最多插入n个元素。

3、设计循环队列


题目连接

题目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

  • 所有的值都在 0 至 1000 的范围内;
  • 操作数将在 1 至 1000 的范围内;
  • 请不要使用内置的队列库。

解题思路
循环队列就是指定空间大小,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来实现队列基本功能的队列。既要求非动态又要满足队列的基本功能,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数组作为底层容器,因为它可以快速进行随机访问。

1.循环方法
我们构造两个整型变量head和tail分别指向队头和队尾的下标

  • 入队列的话就是在tail位置处赋值,完成后tail往后移动一个位置。
  • 出队列的话head往后移动一个位置即可。

但因为要满足循环,即head或tail如果在数组最后一个位置,再往后移动就是回到下标为0处,而不能直接+1。通常我们会想特殊判断并处理最后一个位置处的后移。其实没必要,后移只需:(当前下标 + 1)%数组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容量问题
假设要求循环队列长度为k,那么我们应该给数组开多大空间呢?首先开k个是不行的,这样不能很好的区分队列是空还是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既然问题在于判空和判满的条件冲突了,那我们就开k+1个空间的数据。这时判空的条件依然是head == tail,判满的条件为:(tail+1)%(k+1) == 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整代码

class MyCircularQueue 
{
private:
    vector<int> _q;// 队列主体
    int _allSize;// 记录队列总长度
    int _head;
    int _tail;

public:
    MyCircularQueue(int k) 
        :_q(k+1)
        ,_allSize(k+1)
        ,_head(0)
        ,_tail(0)
    {}
    
    bool enQueue(int value) 
    {
        if(isFull())
        {
            return false;
        }
        _q[_tail] = value;
        _tail = (_tail+1)%_allSize;
        return true;
    }
    
    bool deQueue() 
    {
        if(isEmpty())
        {
            return false;
        }
        _head = (_head+1)%_allSize;
        return true;
    }
    
    int Front() 
    {
        if(isEmpty())
        {
            return -1;
        }
        return _q[_head];
    }
    
    int Rear() 
    {
        if(isEmpty())
        {
            return -1;
        }
        int prevTail = _tail - 1;
        if(!(_tail))
        {
            prevTail = _allSize - 1;
        }
        return _q[prevTail];
    }
    
    bool isEmpty() 
    {
        return _head == _tail;
    }
    
    bool isFull() 
    {
        return (_tail + 1)%_allSize == _head;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性能分析

  • 时间复杂度:O(1)。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在常数时间内完成。
  • 空间复杂度:O(n)。n是队列的预分配容量。循环队列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持有该预分配的空间。

4、LRU 缓存机制


题目连接

题目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题思路
下面讨论在 O(1) 时间复杂度内完成这两种操作的方法。

首先元素类型是pair键值对,为了达到O(1)的插入删除我们选择用list来存储这些键值对:

  • list<pair<int, int>> _LRUList;

为了达到O(1)的查找效率,考虑用哈希表来存键值对:

  • unordered_map<int, pair<int, int>> _um;

说明一下,上面定义的结构是达不到O(1)的执行效率的,原因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既然问题出在调整链表中节点顺序的时间复杂度不够,即不能快速定位到关键字为key的节点在哪,可以考虑让哈希表_um的second存储关键字为key的节点的迭代器,这样通过_um可以快速搜索到对应节点,即可以方便调整链表中节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节点拿到key对应的val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定好结构之后,只需解决put()和get()两种操作的实现:

1、int get(int key)
如果关键字 key 存在于缓存中,则返回关键字的值,否则返回 -1

  • 通过_um查找key,找到的话要返回value并更新链表中key节点为最近使用的,这里可以通过splice()接口把节点转移到链表最后位置。
  • 找不到的话返回-1。
int get(int key) 
{
    auto it = _um.find(key);
    if(it != _um.end())
    {
        _LRUList.splice(_LRUList.end(), _LRUList, it->second);
        return it->second->second;
    }
    else 
    {
        return -1;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2、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通过_um查找key,如果key不存在,插入键值对并在链表中更新key为最近使用的。注意如果容量满了,还要删除最久未使用的。
  • 如果key存在,更新其value并把key置为最近使用的。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auto it = _um.find(key);
    if(it != _um.end())
    {
        it->second->second = value;
        _LRUList.splice(_LRUList.end(), _LRUList, it->second);
    }
    else 
    {
        if(_LRUList.size() == _capacity)
        {
            _um.erase(_LRUList.begin()->first);
            _LRUList.erase(_LRUList.begin());
        }
        _LRUList.push_back(make_pair(key, value));
        _um[key] = --_LRUList.end();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完整代码

class LRUCache 
{
private:
    size_t _capacity;
    list<pair<int, int>> _LRUList;
    unordered_map<int, list<pair<int, int>>::iterator> _um;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_capacity(capacity)
    {}
    
    int get(int key) 
    {
        auto it = _um.find(key);
        if(it != _um.end())
        {
            _LRUList.splice(_LRUList.end(), _LRUList, it->second);
            return it->second->second;
        }
        else 
        {
            return -1;
        }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auto it = _um.find(key);
        if(it != _um.end())
        {
            it->second->second = value;
            _LRUList.splice(_LRUList.end(), _LRUList, it->second);
        }
        else 
        {
            if(_LRUList.size() == _capacity)
            {
                _um.erase(_LRUList.begin()->first);
                _LRUList.erase(_LRUList.begin());
            }
            _LRUList.push_back(make_pair(key, value));
            _um[key] = --_LRUList.end();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性能分析

  • 时间复杂度:对于 put 和 get 都是 O(1)。
  • 空间复杂度:O(capacity)。因为哈希表和双向链表最多存储capacity个元素。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知新_RL/article/detail/52120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