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STL 哈希 学习总结

STL 哈希 学习总结

概述

基础概念

哈希是通过特定的算法,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数据串中。该映射的结果就被称为哈希值,也可以称为散列值。

例如在存储一个10000这个数据的时候,如果使用数组的话,则需要开辟对应大小空间内存,其他位置又不一定存储数据,所以这样就会造成数据的浪费。那么此时如果将这个数除以一个特定的数字,然后再将其存储到除数的结果下标中去,这样就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哈希函数

  • 概念:哈希函数是将输入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的函数,这个转换过程也就是哈希或者散列
  • 常用的哈希函数
    • 直接定址法
      • 取关键字的某个现行函数为散列地址:Hash(key) = A*Key + B
      • 需要事先知道关键字的分布状况
    • 除留余数法
      • 假设散列表中允许的地址数有M个,取一个不大于M的数字,但是必须是最接近或者等于M的质数作为除数
      • Hash(Key) = Key % p (p<=M) ,将关键码转换为哈希地址

哈希值

  • 哈希值则是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的固定长度的数据串,通常表示为一个16进制数
  • 哈希表的长度取决于具体的哈希函数

哈希应用场景

  • 数据存储于检索
    • 哈希表:利用哈希表将存储的数值,映射到哈希表中对应的位置,从而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取
  • 数据验证
    • 校验和和消息摘要:通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 负载均衡
    • 分布式系统中,通过哈希函数将请求均匀的分配到服务器中,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基础概念总结*

  •  哈希表是一种数据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一个数组中的索引位置,从而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每一个键值都存储在在一个桶中,桶的索引则是由哈希函数计算而来
  • 哈希函数负责将一个任意大小的数据转换为固定大小的整数,哈希值通常是桶数组的索引
  • 哈希表的主要应用字典、数据存储、数据验证、负载均衡

时间复杂度分析*

  • 查插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1)
  • 最坏情况是O(n),最坏的情况即是所有的键都被映射到同一个桶中

哈希函数设计原则

  • 均匀性:输入均匀的分布到所有桶中,从而减少冲突
  • 减少碰撞:避免产生相同的哈希数值,减少碰撞的产生

unordered_map | unordered_set

unordered_map

  • 存储数据的关联容器,用于存储键值对,通过键值来快速寻找对应数值,底层是哈希表
  • 每个元素是一个键值对,键是唯一的,但是值是可以重复的

unordered_set

  • 同样是关联容器,用于存储唯一元素并快速查找,底层仍然是哈希表
  • 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以有重复的元素,所以可以使用在元素去重或者快速查找上

两者插入与删除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哈希表数组初始值

 Linux系统测试

  1. #include <unordered_map>
  2. #include <iostream>
  3. int main() {
  4. std::unordered_map<int, int> umap;
  5. std::cout << "Initial bucket count (libstdc++): " << umap.bucket_count() << std::endl;
  6. return 0;
  7. }

 VS系统测试

 

  1.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2. #include <unordered_map>
  3. #include <iostream>
  4. int main() {
  5. std::unordered_map<int, int> umap;
  6. std::cout << "Initial bucket count (MSVC): " << umap.bucket_count() << std::endl;
  7. return 0;
  8. }

 哈希表初始值原则质数的原因

  • 减少冲突:质数作为哈希表的初始桶数量有助于减少哈希冲突,因为质数能更加均匀的分散哈希值,减少哈希函数的重复。
  • 性能:较小的初始值,可以让哈希表在初期阶段节省内存保持高性能
  • 拓展性:哈希表增长过程中,通常采用倍增的方式,从而保证负载因子在合理的范围内
  • 平衡负载因子:负载因子是哈希表元素数量与桶数量的比值。初始桶数量设置一个较小的数值,可以保持较低的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0.75的原因

  • 查找效率
    • 降低冲突效率:保证25%的桶是空闲的,减少哈希冲突的概率
    • 查找高效:此时的查找时间接近于O(1),因为负载因子如果过高的话,冲突增加,导致查找时间增加。如果负载因子过低,虽然冲突减少,但是会浪费大量内存
  • 平衡内存和性能
    • 保证查找效率的同时,让哈希表不浪费太多的内存空间
    • 避免频繁拓展 

 

哈希冲突

 哈希冲突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数据,通过同一个哈希函数映射后,产生了相同的哈希值,从而在存储位置上产生了冲突。

解决方法

开放地址法

线性探测:顺序检查下一个位置,直到找一个空闲的位置。(-1表示该位置没有存储数据)

二次探测:采用二次方步长避免线性探测中的集聚性问题。 

 双重散列:使用第二个哈希函数计算步长,从而避免数据冲突

 

链地址法

每个哈希表的槽中,都存储一个链表指针,所有哈希到同一位置的元素,全部都插入该链表中。 

二次哈希

当哈希表达到一定的负载因子时,创建一个更大的哈希表,并使用新的哈希函数重新计算所有元素的数值,然后存储到新的哈希表中。 

细节问题

动态拓展和缩减

  • 拓展:哈希表负载因子超过设置阈值时,需要拓展哈希表,创建一个更大的桶数组,并重新计算所有元素的哈希值分配到新的桶中
  • 缩减:低于阈值的时候,调整哈希表大小,从而保证高效的查找性能

性能优化:选择初始桶的数量以及合理的负载因子,从而减少冲突和内存浪费

  1. void rehash() {
  2. std::vector<std::list<PairType>> new_buckets(buckets.size() * 2);
  3. for (const auto& bucket : buckets) {
  4. for (const auto& pair : bucket) {
  5. size_t new_index = std::hash<KeyType>()(pair.first) % new_buckets.size();
  6. new_buckets[new_index].push_back(pair);
  7. }
  8. }
  9. buckets.swap(new_buckets);
  10. }

哈希表的实际应用场景

数据库:哈希表用于实现索引,从而加速数据的索引

缓冲系统中:快速查找缓存数据

编译器:哈希表用于符号表管理、快速查找变量以及函数信息 

 实现简单哈希表(插入删除与查找)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vector>
  3. #include <list>
  4. template <typename KeyType, typename ValueType>
  5. class SimpleHashTable {
  6. public:
  7. using PairType = std::pair<KeyType, ValueType>;
  8. SimpleHashTable(size_t bucket_count) : buckets(bucket_count) {}
  9. void insert(const KeyType& key, const ValueType& value) {
  10. size_t index = hashFunction(key);
  11. for (auto& pair : buckets[index]) {
  12. if (pair.first == key) {
  13. pair.second = value; // 更新现有值
  14. return;
  15. }
  16. }
  17. buckets[index].emplace_back(key, value); // 插入新值
  18. }
  19. bool remove(const KeyType& key) {
  20. size_t index = hashFunction(key);
  21. for (auto it = buckets[index].begin(); it != buckets[index].end(); ++it) {
  22. if (it->first == key) {
  23. buckets[index].erase(it);
  24. return true;
  25. }
  26. }
  27. return false;
  28. }
  29. bool find(const KeyType& key, ValueType& value) const {
  30. size_t index = hashFunction(key);
  31. for (const auto& pair : buckets[index]) {
  32. if (pair.first == key) {
  33. value = pair.second;
  34. return true;
  35. }
  36. }
  37. return false;
  38. }
  39. private:
  40. size_t hashFunction(const KeyType& key) const {
  41. return std::hash<KeyType>()(key) % buckets.size();
  42. }
  43. std::vector<std::list<PairType>> buckets;
  44. };
  45. int main() {
  46. SimpleHashTable<int, std::string> table(10);
  47. table.insert(1, "one");
  48. table.insert(2, "two");
  49. table.insert(11, "eleven");
  50. std::string value;
  51. if (table.find(2, value)) {
  52. std::cout << "Found: " << value << std::endl;
  53. } else {
  54. std::cout << "Not found" << std::endl;
  55. }
  56. table.remove(2);
  57. if (table.find(2, value)) {
  58. std::cout << "Found: " << value << std::endl;
  59. } else {
  60. std::cout << "Not found" << std::endl;
  61. }
  62. return 0;
  63. }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笔触狂放9/article/detail/90106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