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三个优秀的语义分割框架 PyTorch实现

目前效果最好的语义分割模型

【导语】

本文基于动手深度学习项目讲解了FCN进行自然图像语义分割的流程,并对U-Net和Deeplab网络进行了实验,在Github和谷歌网盘上开源了代码和预训练模型,训练和预测的脚本已经做好封装,读者可以自行下载使用。

1 前言

使用的VOC数据集链接开放在文章中,预训练模型已上传Github,环境我使用Colab pro,大家下载模型做预测即可。

代码链接: https://github.com/lixiang007666/segmentation-learning-experiment-pytorch

使用方法:

  1. 下载VOC数据集,将JPEGImages SegmentationClass两个文件夹放入到data文件夹下。

  2. 终端切换到目标目录,运行python train.py -h查看训练

  1. (torch) qust116-jq@qustx-X299-WU8:~/语义分割$ python train.py -h
  2. usage: train.py [-h] [-m {Unet,FCN,Deeplab}] [-g GPU]
  3. choose the model
  4. optional arguments:
  5.   -h, --help            show this help message and exit
  6.   -m {Unet,FCN,Deeplab}, --model {Unet,FCN,Deeplab}
  7.                         输入模型名字
  8.   -g GPU, --gpu GPU     输入所需GPU

选择模型和GPU编号进行训练,例如运行python train.py -m Unet -g 0

  1. 预测需要手动修改predict.py中的模型

如果对FCN非常了解的,可以直接跳过d2l(动手学深度学习)的讲解到最后一部分。

2 数据集

VOC数据集一般是用来做目标检测,在2012版本中,加入了语义分割任务。

基础数据集中包括:含有1464张图片的训练集,1449的验证集和1456的测试集。一共有21类物体。

PASCAL VOC分割任务中,共有20个类别的对象,其他内容作为背景类,其中红色代表飞机类,黑色是背景,飞机边界部分用米黄色(看着像白色)线条描绘,表示分割模糊区。

其中,分割标签都是png格式的图像,该图像其实是单通道的颜色索引图像,该图像除了有一个单通道和图像大小一样的索引图像外,还存储了256个颜色值列表(调色板),每一个索引值对应调色板里一个RGB颜色值,因此,一个单通道的索引图+调色板就能表示彩色图。

原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挑选一张图像可以发现,单张图像分割类别不只两类,且每张图像类别不固定。

3 全卷积神经网络

语义分割能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类。全卷积网络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从图像像素到像素类别的变换 。与我们之前在图像分类或目标检测部分介绍的卷积神经网络不同,全卷积网络将中间层特征图的高和宽变换回输入图像的尺寸:这是通过中引入的转置卷积(transposed convolution)层实现的。因此,输出的类别预测与输入图像在像素级别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给定空间维上的位置,通道维的输出即该位置对应像素的类别预测。

  1. %matplotlib inline
  2. import torch
  3. import torchvision
  4. from torch import nn
  5. from torch.nn import functional as F
  6.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3.1 网络结构

全卷积网络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抽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   卷积层将通道数变换为类别个数,最后再通过转置卷积层将特征图的高和宽变换为输入图像的尺寸。因此,模型输出与输入图像的高和宽相同,且最终输出的通道包含了该空间位置像素的类别预测。

下面,我们使用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的ResNet-18模型来提取图像特征,并将该网络实例记为pretrained_net。该模型的最后几层包括全局平均汇聚层和全连接层,然而全卷积网络中不需要它们。

  1. pretrained_net = torchvision.models.resnet18(pretrained=True)
  2. list(pretrained_net.children())[-3:]

创建一个全卷积网络实例net。它复制了Resnet-18中大部分的预训练层,但除去最终的全局平均汇聚层和最接近输出的全连接层。

  1. net = nn.Sequential(*list(pretrained_net.children())[:-2])

给定高度和宽度分别为320和480的输入,net的前向计算将输入的高和宽减小至原来的 ,即10和15。

  1. X = torch.rand(size=(13320480))
  2. net(X).shape

使用 卷积层将输出通道数转换为Pascal VOC2012数据集的类数(21类)。最后,我们需要将要素地图的高度和宽度增加32倍,从而将其变回输入图像的高和宽。

回想一下卷积层输出形状的计算方法:

由于 ,我们构造一个步幅为 的转置卷积层,并将卷积核的高和宽设为 ,填充为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步幅为 ,填充为 (假设 是整数)且卷积核的高和宽为 ,转置卷积核会将输入的高和宽分别放大 倍。

  1. num_classes = 21
  2. net.add_module('final_conv', nn.Conv2d(512, num_classes, kernel_size=1))
  3. net.add_module('transpose_conv', nn.ConvTranspose2d(num_classes, num_classes,
  4.                                     kernel_size=64, padding=16, stride=32))

3.2 初始化转置卷积层

将图像放大通常使用上采样(upsampling)方法。双线性插值(bilinear interpolation) 是常用的上采样方法之一,它也经常用于初始化转置卷积层。

为了解释双线性插值,假设给定输入图像,我们想要计算上采样输出图像上的每个像素。

首先,将输出图像的坐标 (????,????) 映射到输入图像的坐标 (????′,????′) 上。例如,根据输入与输出的尺寸之比来映射。请注意,映射后的 ????′ 和 ????′ 是实数。

然后,在输入图像上找到离坐标 (????′,????′) 最近的4个像素。

最后,输出图像在坐标 (????,????) 上的像素依据输入图像上这4个像素及其与 (????′,????′) 的相对距离来计算。

双线性插值的上采样可以通过转置卷积层实现,内核由以下bilinear_kernel函数构造。限于篇幅,我们只给出bilinear_kernel函数的实现,不讨论算法的原理。

  1. def bilinear_kernel(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2.     factor = (kernel_size + 1// 2
  3.     if kernel_size % 2 == 1:
  4.         center = factor - 1
  5.     else:
  6.         center = factor - 0.5
  7.     og = (torch.arange(kernel_size).reshape(-11),
  8.           torch.arange(kernel_size).reshape(1, -1))
  9.     filt = (1 - torch.abs(og[0] - center) / factor) * \
  10.            (1 - torch.abs(og[1] - center) / factor)
  11.     weight = torch.zeros((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12.                           kernel_size, kernel_size))
  13.     weight[range(in_channels), range(out_channels), :, :] = filt
  14.     return weight

用双线性插值的上采样实验它由转置卷积层实现。我们构造一个将输入的高和宽放大2倍的转置卷积层,并将其卷积核用bilinear_kernel函数初始化。

  1. conv_trans = nn.ConvTranspose2d(33, kernel_size=4, padding=1, stride=2,
  2.                                 bias=False)
  3. conv_trans.weight.data.copy_(bilinear_kernel(334));

在全卷积网络中,我们用双线性插值的上采样初始化转置卷积层。对于 1×1卷积层,我们使用Xavier初始化参数。

  1. W = bilinear_kernel(num_classes, num_classes, 64)
  2. net.transpose_conv.weight.data.copy_(W);

3.3 训练

损失函数和准确率计算与图像分类中的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为我们使用转置卷积层的通道来预测像素的类别,所以在损失计算中通道维是指定的。此外,模型基于每个像素的预测类别是否正确来计算准确率。

  1. def loss(inputs, targets):
  2.     return F.cross_entropy(inputs, targets, reduction='none').mean(1).mean(1)
  3. num_epochs, lr, wd, devices = 50.0011e-3, d2l.try_all_gpus()
  4. trainer = torch.optim.SGD(net.parameters(), lr=lr, weight_decay=wd)
  5. d2l.train_ch13(net, train_iter, test_iter, loss, trainer, num_epochs, devices)

4 开源代码和Dataset

数据集下载地址:http://host.robots.ox.ac.uk/pascal/VOC/voc2012/VOCtrainval_11-May-2012.tar

输入样本:

输出样本:

运行Segmentat_pytorch.ipynp:

训练:

  1. !python3 train.py -m Unet -g 0

预测:

模型代码包括FCN、U-Net和Deeplab的实现,大家可以更方便的更换模型训练和预测。

DeeplabV3分割结果:

FCN分割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Net分割结果:

记得点个Star哦!

5 总结

通过与分割标准图像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模型的输出分割图像与分割标准图像几乎一致,同时模型的输出分割图像与原图也较好的融合,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此外,从输入图像大小来看,该模型可以输入任意大小的图像,并输出相同大小的已经标签好的分割图像。由于是针对PASCAL VOC数据集图像进行的分割,PASCAL VOC数据集中只支持20个类别(背景为第21个类别),所以在分割时,遇到不在20个类别中的事物都将其标为背景。

但总体来说,该模型对PASCAL VOC数据集的图像分割达到了较高准确率。

6 参考

[1].https://zh-v2.d2l.ai/index.html

个人简介:李响Superb,CSDN百万访问量博主,普普通通男大学生,深度学习算法、医学图像处理专攻,偶尔也搞全栈开发,没事就写文章。

博客地址:lixiang.blog.csdn.net;编辑:GiantPandaCV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下载1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深度学习,即可下载深度学习算法、3D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框架、目标检测、GAN等相关内容近30本pdf书籍。

下载2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计算机视觉,即可下载计算机视觉相关17本pdf书籍,包含计算机视觉算法、Python视觉实战、Opencv3.0学习等。

下载3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SLAM,即可下载独家SLAM相关视频课程,包含视觉SLAM、激光SLAM精品课程。

重磅!计算机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ORB-SLAM系列源码学习、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深度估计、学术交流、求职交流等微信群,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去相关微信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orb-slam3等视频课程)、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2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笔触狂放9/article/detail/919876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