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Holland)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由此他指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性向理论,指出决定个人选择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性向”。
实际性向
这种类型的人真诚坦率,较稳定,讲求实利,害羞,缺乏洞察力,容易服从。他们一般具有机械方面的能力,乐于从事半技术性的或手工性的职业,如运动员、管道工。装配线工人等。这类职业的特点是有连续性的任务需要却很少有社会性的需求,如谈判和说服他人等。
调研性向
这种类型与创新型几乎相反。这一类型的人为了知识的开发与理解而乐于从事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工作。这些人思维复杂,有创见,有主见,但无纪律性,不切实际,易于冲动。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较多认知活动的职业,如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数学家和大学教授。在商业性组织中,这类人经常担任的是研究与开发职务及咨询参谋之职。这些职务需要的是复杂的分析,而不必去说服取信于他人。
社会性向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喜欢为他人提供信息,帮助他人,喜欢在秩序井然、制度化的工作环境中发展人际关系和工作。这些人除了爱社交之外,还有机智老练、友好、易了解、乐于助人等特点。其个性中较消极的一面是独断专行,爱操纵别人。社会型的人适于从事护理、教学、市场营销、销售、培训与开发等包含着大量人际交往活动的职业。
常规性向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结构性和规则性的职业,如会计和银行职员。这一类人容易组织起来,喜欢和数据型及数字型的事实打交道,喜欢明确的目标,不能接受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些人可以用这一类的词语来表述他们:服从的,有秩序的,有效率的,实际的。如果用不太客气的话说,就是缺乏想像,能自我控制,无灵活性。这种个性类型的人最适于从事事务性的职业,如会计、出纳员、银行职业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企业性向
这种类型的人与社会型的人相似之处在于他(她)也喜欢与人合作。其主要的区别是企业型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他人(而不是去帮助他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这种类型的人自信,有雄心,精力充沛,健谈。其个性特点中较消极的一面是专横,权力欲过强,易于冲动。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语言活动的职业,如管理人员、律师。
艺术性向
这种类型与传统型形成最强烈的反差。他们喜欢选择音乐、艺术、文学、戏剧等方面的职业。他们富有想像力,直觉强,易冲动,好内省,有主见。这一类型的人语言方面的资质强于数学方面。如果用消极一些的语言描述,这类人是感情极丰富的、无组织纪律的。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职业,如艺术家、广告创意人员。
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性向,而是可能为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霍兰德认为,这种性向越相似,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霍兰德用一个六角形来表示各种性向的相似性。
在理论中,霍兰德还制定了两种类型的测定工具,帮助择业者进行职业决策。一种测定工具是职业选择量表(VPI)。该量表要求被试者在一系列职业中做出选择,然后根据测定结果确定个人的职业倾向领域。另一种测试是自我指导探索(SDS)。在测试感兴趣的活动、能力和喜欢的职业的基础上,进而查寻比较适合自身特性的职业。霍氏理论由于其较强的操作性,成为60年代后较为有影响的职业设计理论。
霍兰德所划分的六大类型,并非是并列的、有着明晰的边界的。他以六边形标示出六大类型的关系。
相邻关系
如RI、IR、IA、AI、AS、SA、SE、ES、EC、CE、RC及CR。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的个体之间共同点较多,现实型R、研究型I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际交往,这两种职业环境中也都较少机会与人接触。
相隔关系
如RA、RE、IC、IS、AR、AE、SI、SC、EA、ER、CI及CS,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较相邻关系少。
相对关系
在六边形上处于对角位置的类型之间即为相对关系,如RS、IE、AC、SR、EI、及CA即是,相对关系的人格类型共同点少,因此,一个人同时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环境都兴趣很浓的情况较为少见。
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如具有现实型兴趣的人希望在现实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可以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但职业选择中,个体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
一则因为个体本身常是多种兴趣类型的综合体,单一类型显著突出的情况不多,因此评价个体的兴趣类型时也时常以其在六大类型中得分居前三位的类型组合而成,组合时根据分数的高低依次排列字母,构成其兴趣组型,如RCA、AIS等;
二则因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据兴趣类型,还要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因此,职业选择时会不断妥协,寻求与相邻职业环境、甚至相隔职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个体需要逐渐适应工作环境。但如果个体寻找的是相对的职业环境,意味着所进入的是与自我兴趣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我们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者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相反,甚至可能会每天工作得很痛苦。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的报告年龄分布同样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有不同的职业兴趣。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职业兴趣的发展确实与年龄有一定的关联。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职业兴趣可能还不够稳定和明确,他们可能还在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在这个年龄段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时,可能会发现他们的职业兴趣类型比较多样化,或者尚未形成明显的倾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职业兴趣可能会逐渐变得稳定和明确。在成年后,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并开始在职业生涯中追求与之相符合的工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年龄并不是决定职业兴趣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如性别、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也会对职业兴趣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报告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报告的人群占比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职业兴趣都是独特的,而且职业兴趣也会随着个人的成长和经历而发生变化。
然而,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将人群大致划分为六个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这六个类型的人群占比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样本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不同职业兴趣类型的人群占比可能会受到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现实型、研究型和企业型职业,而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型、艺术型和常规型职业。
需要注意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还需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
职业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由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来。职业兴趣上的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职业划分越来越细,社会活动的要求和规范越来越复杂,各种职业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个体的吸引力和要求也就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教育、社会经济地位 环境背景不同,所乐于选择的职业类型、所倾向于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也就十分不同。
不同职业的社会责任、满意度、工作特点.工作风格、考评机制各不相同。同时,这种差异决定着不同职业对于员工的职业兴趣有着特殊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人与职位的匹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格.兴趣与岗位相适应。因此.企业在招募新员工时,就非常有必要对申请在本企业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兴趣的测评,了解申请者的职业兴趣人格类型。通过测试,企业可以得知它所能提供的职业环境是否与申请者的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换句话说,企业可以考查到申请者是否适合在本企业的职业环境中工作。所以,企业在招募人才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坚持以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为指导,不仅可以招募到适合本企业的人才,还可以在招聘工作中减少盲目性,通过职业兴趣的测试,企业还可以给予新员工最适合的工作环境,以期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
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职业兴趣:首先,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接受并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有助于你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避免盲目跟从他人或社会的期望。
发掘潜在能力:测试报告中的各项得分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在不同职业领域的潜在能力。针对得分较高的领域,你可以进一步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相关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明确职业目标:基于测试结果,你可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学习计划和职业路径,避免在职业发展中迷失方向。
制定实施计划:为了实现职业目标,你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这包括学习计划、实践计划、社交计划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持开放心态:虽然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为你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严格遵循测试结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勇于尝试新事物,有助于你发掘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
兴趣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于1912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
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库德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
不难看出,在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是孤立的,Holland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两年后,Prediger在Holl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在Prediger兴趣的两维基础上,将职业群体的具体位置标定在坐标图上,由此得到工作世界图。
兴趣测验有许多用途,最典型的就是用于员工的生涯规划,因为一个人总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还可以用它作为选择的工具,如果你能选择那些与现职成功的雇员的兴趣相似的候选人,那么这些候选人很可能在新的岗位上也能取得成功。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1. 常规型: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有秩序的、安稳的生活。惯于按照计划和指导做事,按部就班,细心有条理。不习惯自己对事情作判断和决策,较少发挥想象力。没有强烈的野心,不喜欢冒险。
2. 艺术型:热爱艺术,富于想象力、拥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个性,展现自己。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擅于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和表现社会。进行艺术创作或创新时,不喜欢受约束和限制。
3. 实践型:喜欢使用工具或机械从事操作等动手性质的工作,动手能力强,通常喜欢亲自体验或实践理论和方法甚于与其他人讨论,一般不具有出众的交际能力,喜欢从事户外工作。
4. 社会型:乐于助人和与人打交道,乐于处理人际关系。喜欢从事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愿意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导别人。通常他们有社会责任心,热情、善于合作、善良、耐心,重视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5. 研究型:喜欢理论研究,潜心于专业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喜欢探索未知领域,擅长使用逻辑分析和推理解决难题。不喜欢官僚式的管理行为过多地影响研究工作。
6. 管理型: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能够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喜欢影响别人、敢于挑战,自信、有胆略、有抱负,沟通能力出色,擅长说服他人,追求声望、经济成就和社会地位。
2002年3月,Charlie所在的公司召开部门经理会议,再次讨论困扰公司已久的顾客对一线员工的投诉问题。总经理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也介入调查,并在一个月内找出答案---是员工的素质问题?还是领导方法问题?或者是管理制度的问题?
这个让部门经理们束手无策的问题,对刚上任不到3个月的Charlie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Charlie经过初步调查,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公司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咨询部共300多名一线员工中,得到上级主管好评的,大部分的顾客评分都较低;相反,顾客评分较高的一线员工,大部分的上级主管评分都较低。为什么上司喜爱的员工却受到客户的抱怨呢?
Charlie的公司原来实行的是主管考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直接服务顾客的一线员工,公司同时也一直在进行顾客满意度的跟踪调查:针对每个员工,公司每个月联系25位顾客,请他们就所接受服务的质量打分,调查持续了12个月,每个员工得到了300位顾客的评分。
通过认真分析这些数据,人力资源部门发现,上级主管考评与顾客评分之间实际上并无明显联系。 正当Charlie感到茫然无措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他接触到了“职业性向理论“。这个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每个人的性格和天赋决定了其职业性向。霍兰德把人的职业性向和所有职业都归为六种类型:实际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创业型和常规型。劳动者找到了适宜的职业,其才能与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
以往,该理论主要应用于招聘,人们在选择工作时,经常做职业性向测试来帮助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工作。Charlie尝试着把这种理论应用到绩效管理中。在咨询公司帮助下,采用职业性向测试工具(直觉测试)和性格测试工具对每个员工进行测试,再一对一地面谈,以掌握每个人的“霍兰德密码“和性格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得到顾客较高评分的121位员工中,社会型的员工占96%,创业型的员工占89%;而得到上级主管较高评分的130位员工中,常规型的员工占98%。这个结果说明:社会型的员工和创业型的员工容易受到顾客的好评,而常规型的员工则容易受到上级主管的好评。按照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不难理解:社会型的人有自己的主见和特长,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的工作。创业型的人善交际、口才好,能影响他人。而常规型的人尊重权威、习惯接受他人指挥和领导、工作踏实、忠诚可靠,上级主管当然喜欢。
同时,Charlie还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这300多名员工分别是由两个经理招聘录用的:李经理挑选的员工中,探索型占99%,常规型占82%、社会型占56%;张经理挑选的员工中,社会型占93%,常规型占68%,探索型占16%。而李经理本人是探索型的,张经理本人是社会型的。 很明显,负责招聘的主管人员倾向于聘用与自己同类型的人。
Charlie这回胸有成竹了。他提出了建议调整招聘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的报告:
1.决定摈弃主管考评制度,代之以比较客观的业绩评估---顾客满意度评分的绩效管理制度。
2.把职业性向为社会型或创业型作为招聘服务顾客的一线员工的标准。
3.同时,将招聘程序改为:首先通过人力资源中心测试,挑选出社会型或创业型的候选人。人力资源部将这些候选人推荐给部门经理,再由部门经理确定最后的人选。
进行了以上改革后,2002年下半年,该公司社会型和创业型的一线员工的比例增加了26%,平均顾客评分大大提高。
案例一。江女士为大四学生,药学专业,实习是在一家小型医院做人事助理,比较迷茫,将来就业在做药剂师、人力资源、医药代表三个方面徘徊不定。经过测评江女士社会型分数最高,管理型次之。经过面谈咨询之后,也验证了江女士在这两方面存在优势,于是江女士去了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做医药代表,半年后发展还不错,已经成为了小组中的销售冠军。
案例二。张先生是位程序员,工作努力,但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转行做其他工作,经过测评张先生现实型分数最高,研究型次之。结合张先生的兴趣特征、典型职业、职业代码和自身实际情况,建议张先生继续从事计算机行业的相关工作。
职业测试:
点击加入:726488860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便捷数据网」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php.wenxuesucai.com/promotion/index.php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