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集合在我们日常开发使用的次数数不胜数,ArrayList
/LinkedList
/HashMap
/HashSet
······信手拈来,抬手就拿来用,在 IDE 上龙飞凤舞,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优雅的程序猿,仅仅了解怎么使用API
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调用API
时,知道它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像开了透视
外挂一样,洞穿一切,这种感觉才真的爽,而且这样就不是集合提供什么功能给我们使用,而是我们选择使用它的什么功能了。
下图堪称集合框架的上帝视角,讲到集合框架不得不看的就是这幅图,当然,你会觉得眼花缭乱,不知如何看起,这篇文章带你一步一步地秒杀上面的每一个接口、抽象类和具体类。我们将会从最顶层的接口开始讲起,一步一步往下深入,帮助你把对集合的认知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我们先来过一遍整个集合框架的组成部分:
Iterator
和ListIterator
,其中后者是前者的优化版
,支持在任意一个位置进行前后双向遍历。注意图中的Collection
应当继承的是Iterable
而不是Iterator
,后面会解释Iterable
和Iterator
的区别Collection
和Map
,前者是一个容器,存储一系列的对象;后者是键值对<key, value>
,存储一系列的键值对Map
、Set
、List
、Queue
Map
存储<key,value>
键值对,查找元素时通过key
查找value
Set
内部存储一系列不可重复的对象,且是一个无序集合,对象排列顺序不一List
内部存储一系列可重复的对象,是一个有序集合,对象按插入顺序排列Queue
是一个队列容器,其特性与List
相同,但只能从队头
和队尾
操作元素Collections
和Arrays
,之后会讲解工具类的常用方法上面了解了整个集合框架体系的组成部分,接下来的章节会严格按照上面罗列的顺序进行讲解,每一步都会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
学习
Set
前,最好最好要先学习Map
,因为Set
的操作本质上是对Map
的操作,往下看准没错
在第一次看这两个接口,真以为是一模一样的,没发现里面有啥不同,存在即合理,它们两个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首先来看Iterator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void remove();
}
提供的API接口含义如下:
hasNext()
:判断集合中是否存在下一个对象next()
:返回集合中的下一个对象,并将访问指针移动一位remove()
:删除集合中调用next()
方法返回的对象在早期,遍历集合的方式只有一种,通过Iterator
迭代器操作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Iterator ite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Integer next = 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next);
if (next == 2) { iter.remove(); }
}
再来看Iterable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terable<T> {
Iterator<T> iterator();
// JDK 1.8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for (T t : this) {
action.accept(t);
}
}
}
可以看到Iterable
接口里面提供了Iterator
接口,所以实现了Iterable
接口的集合依旧可以使用迭代器
遍历和操作集合中的对象;
而在 JDK 1.8
中,Iterable
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forEach()
,它允许使用增强 for 循环遍历对象。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eger num : list) {
System.out.println(num);
}
我们通过命令:javap -c
反编译上面的这段代码后,发现它只是 Java 中的一个语法糖
,本质上还是调用Iterator
去遍历。
翻译成代码,就和一开始的Iterator
迭代器遍历方式基本相同了。
Iterator ite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Integer num = 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num);
}
还有更深层次的探讨:为什么要设计两个接口
Iterable
和Iterator
,而不是保留其中一个就可以了。简单讲解:
Iterator
的保留可以让子类去实现自己的迭代器,而Iterable
接口更加关注于for-each
的增强语法。具体可参考:Java中的Iterable与Iterator详解
关于Iterator
和Iterable
的讲解告一段落,下面来总结一下它们的重点:
Iterator
是提供集合操作内部对象的一个迭代器,它可以遍历、移除对象,且只能够单向移动Iterable
是对Iterator
的封装,在JDK 1.8
时,实现了Iterable
接口的集合可以使用增强 for 循环遍历集合对象,我们通过反编译后发现底层还是使用Iterator
迭代器进行遍历等等,这一章还没完,还有一个ListIterator
。它继承 Iterator 接口,在遍历List
集合时可以从任意索引下标开始遍历,而且支持双向遍历。
ListIterator 存在于 List 集合之中,通过调用方法可以返回起始下标为 index
的迭代器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 返回下标为0的迭代器
ListIterator<Integer> listIter1 = list.listIterator();
// 返回下标为5的迭代器
ListIterator<Integer> listIter2 = list.listIterator(5);
ListIterator 中有几个重要方法,大多数方法与 Iterator 中定义的含义相同,但是比 Iterator 强大的地方是可以在任意一个下标位置返回该迭代器,且可以实现双向遍历。
public interface ListIterator<E> extends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boolean hasPrevious();
E previous();
int nextIndex();
int previousIndex();
void remove();
// 替换当前下标的元素,即访问过的最后一个元素
void set(E e);
void add(E e);
}
Map 接口和 Collection 接口是集合框架体系的两大门派,Collection 是存储元素本身,而 Map 是存储<key, value>
键值对,在 Collection 门派下有一小部分弟子去偷师
,利用 Map 门派下的弟子来修炼自己。
是不是听的一头雾水哈哈哈,举个例子你就懂了:HashSet
底层利用了HashMap
,TreeSet
底层用了TreeMap
,LinkedHashSet
底层用了LinkedHashMap
。
下面我会详细讲到各个具体集合类哦,所以在这里,我们先从整体上了解这两个门派
的特点和区别。
Map
接口定义了存储的数据结构是<key, value>
形式,根据 key 映射到 value,一个 key 对应一个 value ,所以key
不可重复,而value
可重复。
在Map
接口下会将存储的方式细分为不同的种类:
SortedMap
接口:该类映射可以对<key, value>
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排序,具体实现有 TreeMapAbsractMap
:它为子类提供好一些通用的API实现,所有的具体Map如HashMap
都会继承它而Collection
接口提供了所有集合的通用方法(注意这里不包括Map
):
add(E e)
/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var1)
remove(Object var1)
/ removeAll(Collection<?> var1)
contains(Object var1)
/ containsAll(Collection<?> var1);
size()
/ isEmpty()
在Collection
接口下,同样会将集合细分为不同的种类:
Set
接口:一个不允许存储重复元素的无序集合,具体实现有HashSet
/ TreeSet
···List
接口:一个可存储重复元素的有序集合,具体实现有ArrayList
/ LinkedList
···Queue
接口:一个可存储重复元素的队列,具体实现有PriorityQueue
/ ArrayDeque
···Map
接口是由<key, value>
组成的集合,由key
映射到唯一的value
,所以Map
不能包含重复的key
,每个键至多映射一个值。下图是整个 Map 集合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将会按照日常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一一讲解。
不得不提的是 Map 的设计理念:定位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优化到 O(1)
Map 体系下主要分为 AbstractMap 和 SortedMap两类集合
AbstractMap
是对 Map 接口的扩展,它定义了普通的 Map 集合具有的通用行为,可以避免子类重复编写大量相同的代码,子类继承 AbstractMap 后可以重写它的方法,实现额外的逻辑,对外提供更多的功能。
SortedMap
定义了该类 Map 具有 排序
行为,同时它在内部定义好有关排序的抽象方法,当子类实现它时,必须重写所有方法,对外提供排序功能。
HashMap 是一个最通用的利用哈希表存储元素的集合,将元素放入 HashMap 时,将key
的哈希值转换为数组的索引
下标确定存放位置,查找时,根据key
的哈希地址转换成数组的索引
下标确定查找位置。
HashMap 底层是用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这三种数据结构实现,它是非线程安全的集合。
发送哈希冲突时,HashMap 的解决方法是将相同映射地址的元素连成一条链表
,如果链表的长度大于8
时,且数组的长度大于64
则会转换成红黑树
数据结构。
关于 HashMap 的简要总结:
Map
集合类型,底层由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组成哈希值
,通过哈希映射函数转换为数组下标
;查找元素时,同样通过哈希映射函数得到数组下标定位元素的位置
LinkedHashMap 可以看作是 HashMap
和 LinkedList
的结合:它在 HashMap 的基础上添加了一条双向链表,默认
存储各个元素的插入顺序,但由于这条双向链表,使得 LinkedHashMap 可以实现 LRU
缓存淘汰策略,因为我们可以设置这条双向链表按照元素的访问次序
进行排序
LinkedHashMap 是 HashMap 的子类,所以它具备 HashMap 的所有特点,其次,它在 HashMap 的基础上维护了一条双向链表
,该链表存储了所有元素,默认
元素的顺序与插入顺序一致。若accessOrder
属性为true
,则遍历顺序按元素的访问次序进行排序。
// 头节点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 V> head;
// 尾结点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 V> tail;
利用 LinkedHashMap 可以实现 LRU
缓存淘汰策略,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方法: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java.util.Map.Entry<K, V> eldest) {
return false;
}
该方法可以移除最靠近链表头部
的一个节点,而在get()
方法中可以看到下面这段代码,其作用是挪动结点的位置:
if (this.accessOrder) {
this.afterNodeAccess(e);
}
只要调用了get()
且accessOrder = true
,则会将该节点更新到链表尾部
,具体的逻辑在afterNodeAccess()
中,感兴趣的可翻看源码,篇幅原因这里不再展开。
现在如果要实现一个LRU
缓存策略,则需要做两件事情:
accessOrder = true
可以设定链表按照访问顺序排列,通过提供的构造器可以设定accessOrder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accessOrde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this.accessOrder = accessOrder;
}
removeEldestEntry()
方法,内部定义逻辑,通常是判断容量
是否达到上限,若是则执行淘汰。关于 LinkedHashMap 主要介绍两点:
双向链表
,因为继承了 HashMap,所以它也不是线程安全的LRU
缓存淘汰策略,其原理是通过设置accessOrder
为true
并重写removeEldestEntry
方法定义淘汰元素时需满足的条件TreeMap 是 SortedMap
的子类,所以它具有排序功能。它是基于红黑树
数据结构实现的,每一个键值对<key, value>
都是一个结点,默认情况下按照key
自然排序,另一种是可以通过传入定制的Comparator
进行自定义规则排序。
// 按照 key 自然排序,Integer 的自然排序是升序
TreeMap<Integer, Object> naturalSort = new TreeMap<>();
// 定制排序,按照 key 降序排序
TreeMap<Integer, Object> customSort = new TreeMap<>((o1, o2) -> Integer.compare(o2, o1));
TreeMap 底层使用了数组+红黑树实现,所以里面的存储结构可以理解成下面这幅图哦。
图中红黑树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Entry
,在这里为了图片的简洁性,就不标明 key 和 value 了,注意这些元素都是已经按照key
排好序了,整个数据结构都是保持着有序
的状态!
关于自然
排序与定制
排序:
key
必须实现Comparable
接口。由于Integer
类实现了 Comparable 接口,按照自然排序规则是按照key
从小到大排序。
TreeMap<Integer, String> treeMap = new TreeMap<>();
treeMap.put(2, "TWO");
treeMap.put(1, "ONE");
System.out.print(treeMap);
// {1=ONE, 2=TWO}
Comparator
,不要求key
实现 Comparable 接口TreeMap<Integer, String> treeMap = new TreeMap<>((o1, o2) -> Integer.compare(o2, o1));
treeMap.put(1, "ONE");
treeMap.put(2, "TWO");
treeMap.put(4, "FOUR");
treeMap.put(3, "THREE");
System.out.println(treeMap);
// {4=FOUR, 3=THREE, 2=TWO, 1=ONE}
通过传入新的Comparator
比较器,可以覆盖默认的排序规则,上面的代码按照key
降序排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按照其它规则自定义排序。
compare()
方法的返回值有三种,分别是:0
,-1
,+1
(1)如果返回0
,代表两个元素相等,不需要调换顺序
(2)如果返回+1
,代表前面的元素需要与后面的元素调换位置
(3)如果返回-1
,代表前面的元素不需要与后面的元素调换位置
而何时返回+1
和-1
,则由我们自己去定义,JDK默认是按照自然排序,而我们可以根据key
的不同去定义降序还是升序排序。
关于 TreeMap 主要介绍了两点:
红黑树
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所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恒为O(logN)
key
进行自然排序或者自定义排序,自定义排序时需要传入Comparator
,而自然排序要求key
实现了Comparable
接口WeakHashMap 日常开发中比较少见,它是基于普通的Map
实现的,而里面Entry
中的键在每一次的垃圾回收
都会被清除掉,所以非常适合用于短暂访问、仅访问一次的元素,缓存在WeakHashMap
中,并尽早地把它回收掉。
当Entry
被GC
时,WeakHashMap 是如何感知到某个元素被回收的呢?
在 WeakHashMap 内部维护了一个引用队列queue
private final ReferenceQueue<Object> 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
这个 queue 里包含了所有被GC
掉的键,当JVM开启GC
后,如果回收掉 WeakHashMap 中的 key,会将 key 放入queue 中,在expungeStaleEntries()
中遍历 queue,把 queue 中的所有key
拿出来,并在 WeakHashMap 中删除掉,以达到同步。
private void expungeStaleEntries() {
for (Object x; (x = queue.poll()) != null; ) {
synchronized (queue) {
// 去 WeakHashMap 中删除该键值对
}
}
}
再者,需要注意 WeakHashMap 底层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结构是数组 + 链表
,没有红黑树哦,可以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还有红黑树,那干脆直接继承 HashMap ,然后再扩展就完事了嘛,然而它并没有这样做:
public class WeakHashMap<K, V> extends AbstractMap<K, V> implements Map<K, V> {
}
所以,WeakHashMap 的数据结构图我也为你准备好啦。
图中被虚线标识的元素将会在下一次访问 WeakHashMap 时被删除掉,WeakHashMap 内部会做好一系列的调整工作,所以记住队列的作用就是标志那些已经被GC
回收掉的元素。
关于 WeakHashMap 需要注意两点:
Map
进行实现,是一个非线程安全的集合Hashtable 底层的存储结构是数组 + 链表
,而它是一个线程安全的集合,但是因为这个线程安全,它就被淘汰掉了。
下面是Hashtable存储元素时的数据结构图,它只会存在数组+链表,当链表过长时,查询的效率过低,而且会长时间锁住 Hashtable。
这幅图是否有点眼熟哈哈哈哈,本质上就是 WeakHashMap 的底层存储结构了。你千万别问为什么 WeakHashMap 不继承 Hashtable 哦,Hashtable 的
性能
在并发环境下非常差,在非并发环境下可以用HashMap
更优。
HashTable 本质上是 HashMap 的前辈,它被淘汰的原因也主要因为两个字:性能
HashTable 是一个 线程安全 的 Map,它所有的方法都被加上了 synchronized 关键字,也是因为这个关键字,它注定成为了时代的弃儿。
HashTable 底层采用 数组+链表 存储键值对,由于被弃用,后人也没有对它进行任何改进
HashTable 默认长度为 11
,负载因子为 0.75F
,即元素个数达到数组长度的 75% 时,会进行一次扩容,每次扩容为原来数组长度的 2
倍
HashTable 所有的操作都是线程安全的。
Collection 集合体系的顶层接口就是Collection
,它规定了该集合下的一系列行为约定。
该集合下可以分为三大类集合:List,Set和Queue
Set
接口定义了该类集合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且任何操作时均需要通过哈希函数映射到集合内部定位元素,集合内部的元素默认是无序的。
List
接口定义了该类集合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且集合内部的元素按照元素插入的顺序有序排列,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元素。
Queue
接口定义了该类集合是以队列
作为存储结构,所以集合内部的元素有序排列,仅可以操作头结点元素,无法访问队列中间的元素。
上面三个接口是最普通,最抽象的实现,而在各个集合接口内部,还会有更加具体的表现,衍生出各种不同的额外功能,使开发者能够对比各个集合的优势,择优使用。
Set
接口继承了Collection
接口,是一个不包括重复元素的集合,更确切地说,Set 中任意两个元素不会出现 o1.equals(o2)
,而且 Set 至多只能存储一个 NULL
值元素,Set 集合的组成部分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概括:
在 Set 集合体系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两点:
存入可变元素时,必须非常小心,因为任意时候元素状态的改变都有可能使得 Set 内部出现两个相等的元素,即 o1.equals(o2) = true
,所以一般不要更改存入 Set 中的元素,否则将会破坏了 equals()
的作用!
Set 的最大作用就是判重,在项目中最大的作用也是判重!
接下来我们去看它的实现类和子类: AbstractSet
和 SortedSet
AbstractSet
是一个实现 Set 的一个抽象类,定义在这里可以将所有具体 Set 集合的相同行为在这里实现,避免子类包含大量的重复代码
所有的 Set 也应该要有相同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所以使用抽象类把该方法重写后,子类无需关心这两个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et<E> implements Set<E> { // 判断两个 set 是否相等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 this) { // 集合本身 return true; } else if (!(o instanceof Set)) { // 集合不是 set return false; } else { // 比较两个集合的元素是否全部相同 } } // 计算所有元素的 hashcode 总和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h = 0; Iterator i = this.iterator(); while(i.hasNext()) { E obj = i.next(); if (obj != null) { h += obj.hashCode(); } } return h; } }
SortedSet
是一个接口,它在 Set 的基础上扩展了排序的行为,所以所有实现它的子类都会拥有排序功能。
public interface SortedSet<E> extends Set<E> {
// 元素的比较器,决定元素的排列顺序
Comparator<? super E> comparator();
// 获取 [var1, var2] 之间的 set
SortedSet<E> subSet(E var1, E var2);
// 获取以 var1 开头的 Set
SortedSet<E> headSet(E var1);
// 获取以 var1 结尾的 Set
SortedSet<E> tailSet(E var1);
// 获取首个元素
E first();
// 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E last();
}
HashSet 底层借助 HashMap
实现,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多个构造方法,本质上都是 new 一个 HashMap
这也是这篇文章为什么先讲解 Map 再讲解 Set 的原因!先学习 Map,有助于理解 Set
public class HashSet<E> extends AbstractSet<E> implements Set<E>,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public HashSet() {
this.map = new HashMap();
}
public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this.map = new 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
public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
this.map = new HashMap(initialCapacity);
}
}
我们可以观察 add()
方法和remove()
方法是如何将 HashSet 的操作嫁接到 HashMap 的。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PRESENT = new Object();
public boolean add(E e) {
return this.map.put(e, PRESENT) == null;
}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return this.map.remove(o) == PRESENT;
}
我们看到 PRESENT
就是一个静态常量:使用 PRESENT 作为 HashMap 的 value 值,使用HashSet的开发者只需关注于需要插入的 key
,屏蔽了 HashMap 的 value
上图可以观察到每个Entry
的value
都是 PRESENT 空对象,我们就不用再理会它了。
HashSet 在 HashMap 基础上实现,所以很多地方可以联系到 HashMap: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实现o1.equals(o2)
,破坏了 equals()
的语义。LinkedHashSet 的代码少的可怜,不信我给你我粘出来
少归少,还是不能闹,LinkedHashSet
继承了HashSet
,我们跟随到父类 HashSet 的构造方法看看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dummy) {
this.map = new Linked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
发现父类中 map 的实现采用LinkedHashMap
,这里注意不是HashMap
,而 LinkedHashMap 底层又采用 HashMap + 双向链表 实现的,所以本质上 LinkedHashSet 还是使用 HashMap 实现的。
LinkedHashSet -> LinkedHashMap -> HashMap + 双向链表
而 LinkedHashMap 是采用 HashMap
和双向链表
实现的,这条双向链表中保存了元素的插入顺序。所以 LinkedHashSet 可以按照元素的插入顺序遍历元素,如果你熟悉LinkedHashMap
,那 LinkedHashSet 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关于 LinkedHashSet 需要注意几个地方:
HashSet
,而 HashSet 默认是采用 HashMap 存储数据的,但是 LinkedHashSet 调用父类构造方法初始化 map 时是 LinkedHashMap 而不是 HashMap,这个要额外注意一下TreeSet 是基于 TreeMap 的实现,所以存储的元素是有序的,底层的数据结构是数组 + 红黑树
。
而元素的排列顺序有2
种,和 TreeMap 相同:自然排序和定制排序,常用的构造方法已经在下面展示出来了,TreeSet 默认按照自然排序,如果需要定制排序,需要传入Comparator
。
public TreeSet() {
this(new TreeMap<E,Object>());
}
public TreeSet(Comparator<? super E> comparator) {
this(new TreeMap<>(comparator));
}
TreeSet 应用场景有很多,像在游戏里的玩家战斗力排行榜
public class Player implements Comparable<Integer>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score;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return Integer.compareTo(this.score, o.scor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layer s1 = new Player("张三", 100); Player s2 = new Player("李四", 90); Player s3 = new Player("王五", 80); TreeSet<Player> set = new TreeSet(); set.add(s2); set.add(s1); set.add(s3); System.out.println(set); } // [Student{name='王五', score=80}, Student{name='李四', score=90}, Student{name='张三', score=100}]
对 TreeSet 介绍了它的主要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O(logN)
注意:TreeSet判断元素是否重复的方法是判断compareTo()方法是否返回0,而不是调用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如果返回 0 则认为集合内已经存在相同的元素,不会再加入到集合当中。
List 接口和 Set 接口齐头并进,是我们日常开发中接触的很多的一种集合类型了。整个 List 集合的组成部分如下图
List
接口直接继承 Collection 接口,它定义为可以存储重复元素的集合,并且元素按照插入顺序有序排列,且可以通过索引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常见的实现有: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和Stack
AbstractList 抽象类实现了 List 接口,其内部实现了所有的 List 都需具备的功能,子类可以专注于实现自己具体的操作逻辑。
// 查找元素 o 第一次出现的索引位置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
// 查找元素 o 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位置
public int lastIndexOf(Object o)
//···
AbstractSequentialList 抽象类继承了 AbstractList,在原基础上限制了访问元素的顺序只能够按照顺序访问,而不支持随机访问,如果需要满足随机访问的特性,则继承 AbstractList。子类 LinkedList 使用链表实现,所以仅能支持顺序访问,顾继承了 AbstractSequentialList
而不是 AbstractList。
Vector
在现在已经是一种过时的集合了,包括继承它的 Stack
集合也如此,它们被淘汰的原因都是因为性能低下。
JDK 1.0 时代,ArrayList 还没诞生,大家都是使用 Vector 集合,但由于 Vector 的每个操作都被 synchronized 关键字修饰,即使在线程安全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无意义的加锁与释放锁,造成额外的性能开销,做了无用功。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dd(E e);
public synchronized E get(int index);
在 JDK 1.2 时,Collection 家族出现了,它提供了大量高性能、适用於不同场合的集合,而 Vector 也是其中一员,但由于 Vector 在每个方法上都加了锁,由于需要兼容许多老的项目,很难在此基础上优化Vector
了,所以渐渐地也就被历史淘汰了。
现在,在线程安全的情况下,不需要选用 Vector 集合,取而代之的是 ArrayList 集合;在并发环境下,出现了 CopyOnWriteArrayList
,Vector 完全被弃用了。
Stack
是一种后入先出(LIFO)
型的集合容器,如图中所示,大雄
是最后一个进入容器的,top指针指向大雄,那么弹出元素时,大雄也是第一个被弹出去的。
Stack 继承了 Vector 类,提供了栈顶的压入元素操作(push)和弹出元素操作(pop),以及查看栈顶元素的方法(peek)等等,但由于继承了 Vector,正所谓跟错老大没福报,Stack 也渐渐被淘汰了。
取而代之的是后起之秀 Deque
接口,其实现有 ArrayDeque
,该数据结构更加完善、可靠性更好,依靠队列也可以实现LIFO
的栈操作,所以优先选择 ArrayDeque 实现栈。
Deque<Integer> stack = new ArrayDeque<Integer>();
ArrayDeque 的数据结构是:数组
,并提供头尾指针下标对数组元素进行操作。本文也会讲到哦,客官请继续往下看,莫着急!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