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自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以来,有不少好奇宝宝心里就存在一个疑惑:人脸识别技术能用到动物身上吗?
机器人索菲亚今天就肯定地回答你:能!不仅如此,大熊猫还拥有了专属“熊脸识别”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
随着科学技术日趋成熟,面部识别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世界,从身份校验到信息追踪,从社会安防到零售消费,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除了人类社会外,面部识别技术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开始在家畜、宠物、野生动物观察等领域相继投入应用。
2019年,京都大学与牛津大学团队合作,开发出能识别猩猩面部的AI,已有十余种动物能被识别。
别的动物有的,国宝熊猫也要有!“熊脸识别”安排上!
被誉为“熊猫大学”的西华师范大学,最近就发布了一份关于大熊猫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熊猫面部识别技术。
至此,大熊猫也拥有自己专属的“熊脸识别”技术了!
相比于距离-咬节法、分子生物学方法、GPS定位项圈跟踪等传统方式,此次大熊猫科研团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经历了数据收集、模型训练、模型验证三个阶段,以一种基于CNN的人脸识别模型来识别大熊猫。
由于动物面部的相似性比较高,比起人脸识别更为复杂,并且部分动物脸部覆盖有毛发,再加上纹理变化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动物脸部识别的难度。
因此,在前期数据收集阶段,科研团队通过数码相机与手机,对四川3个基地的圈养大熊猫进行拍摄,历时7天收集近6.5万张大熊猫面部图像。大熊猫面部照片样本收集完成后,科研团队将其中39000张照片作为训练集,19500张用来验证,以及6500张照片作为模型的校准,开始进行模型训练和模型验证。
在模型训练阶段,科研团队使用了Tensorflow工具箱,利用GPU NVIDIA Quadro P5000(16GB)进行训练。另外,他们还采用了Xavier初始化方法,将初始批量大小设置为128,学习率设置为0.001,极大地加快识别网络的收敛速度,解决深度网络的不稳定梯度问题。
最后的模型验证阶段,科研团队除了在19500张验证集的基础上,还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CCRCGP)卧龙基地收集的10个个体的3000张图像用来验证模型识别未知个体的能力,最终成功建立大熊猫面部识别网络,平均识别率达到95%!
“熊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但能为大熊猫建专属ID,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圈养基地的大熊猫,与此同时,也解决了大熊猫长期野外跟踪和监测数据工作中,没有合适方法来识别和监测大熊猫目标个体的技术难题,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人工智能领域,AI技术的进步使动物脸部识别效率大大提高,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目前,动物面部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病害预警、食品溯源、遗失宠物寻回等方面。
机器人索菲亚相信,AI带来的技术革新已不仅限于应用人类社会,随着其应用范围向其他物种拓展,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在其他物种的商业应用,进一步推动其在人类应用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创新式发展。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