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边界值分析法解决边界位数限制问题;
选取正好等于、刚好大于、刚好小于 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
> 上点:边界上的点(正好等于);
> 离点:距离上点最近的点(刚好大于、刚好小于);
> 内点:范围内的点(区间范围内的数据,一般取中价值);
1. 只要看到有范围区间的,最多都是 7 条测试数据【注意是最多7条,这是还未优化的时候】 ->两个上点、1个内点、4个离点
2. 边界值能解决位数限制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类型问题(所以要结合等价类划分法)
1. 明确需求
2. 确定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3. 确定边界范围4.提取数据编写用例
需求:通过边界值法验证标题长度的合法性;
要求:标题长度大于0,小于等于30个字符;
第一步:明确需求,划分出等价类、边界值,如下 ->
这里解释一下由于 有效等价类->大于0小于等于30个字符 和 内点 15位 重复了所以这里就直接覆盖掉了【因为当我们测试一项的时候其他项都必须正确,所以测试 内点 15位 的时候其他项肯定都正确,所以肯定是字符不是数字,就相当于测试了大于0小于等于30个字符这个有效等价类了,所以就被覆盖了】 ;
然后长度不可能是 -1 所以这条数据也被去掉了;
这里我们划分等价类的时候,并不需要考虑值的问题只需要考虑类型即可,值的问题交给边界值划分的时候再去做就好了;
第二步:那么一共就是7条测试数据,测试用例编写如下所示->
1. 7个测试数据优化为5条测试数据;
2. 上点:必选(不考虑区间开闭);
3. 内点:必选(建议选择中间值);
4. 离点:开内闭外(考虑开闭区间,开区间选择内部离点,闭区间选择外部离点)
例如: 10 < a <= 20 使用开闭区间表达:( 10 , 20 ];开区间:不包含,闭区间:包含;一句话就是开区间取范围内的,闭区间取范围外的;
那么这里取的五条数据就是:10、20、15、11【开区间 -> 所以选范围内的 11 而不选范围外的 9 】、21【闭区间 -> 所以选范围外的 21 而不选范围内的 19 】
1. 在等价类的基础上针对有边界范围的测试数据输入的地方(重点关注边界);
2. 常见词语描述:大小、尺寸、重量、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修饰词语;
3. 典型代表:有边界范围的输入框测试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