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鸿蒙系统无需适配,鸿蒙系统适配时间这么长都能实现万物互联,可为什么安卓不行?...

安卓为什么不能万物互联

华为的鸿蒙系统给我们一个最强的,同时也是最具有“卖点”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了。

凭借着这个“万物互联”的概念,我很自然而然地意识到,那鸿蒙系统应该会像微软的windows系统一样,除了苹果的Mac之外,其他的PC端电脑基本都可以用吧。

可直到发现我的手中的荣耀30今年没法适配鸿蒙系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是我把问题想容易了。

万物互联与系统适配性关系不大

可难道说,一套系统,要实现万物互联的基本属性不是必须要建立在极易的适配性上才能建立的吗?

至少那也应该比现有的安卓或者苹果系统具有更强更能兼容设备的适配能力吧,否则万物互联,现有的安卓跟苹果也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吧,可为什么从适配机型的时间线来看,感觉鸿蒙系统适配设备的工作量也不小呢?

实际上,要让手机像PC端不同的设备一样,基本实现什么版本的Windows都能装,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PC电脑的系统之所以能随便装,那是因为它们是在“冯诺依曼式”的架构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简单一点地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电脑硬件供应商,大家是按照同一套标准的来执行的,这就保证了无论大家生产出什么型号的硬件,硬件的底层逻辑属性都是一样的,都可以在微软的Windows系统范畴之内相互兼容。

反正就是人家微软一开始时掌握得好,能够以开放的标准来做到统一。

可手机的却不同,无论你新开发的系统有多先进,在硬件“底层属性”上的不统一就注定了它没办法做到是个手机系统都能随便装的情况。

在硬件上,无论是摄像头,陀螺仪,还是指纹识别等等,碎片化相较于PC端的要严重得多,但手机系统却都要一一兼顾到,而就比如说设备中最重要的处理器,主流的CPU就有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的,这些处理器内也包含着众多不同的模块,就如不同的硬件一样。

而硬件的本身是需要驱动才能跟系统匹配运行的,但各厂商基本都不公开自己研发的相关驱动,也就相当于说,即便安卓是现在手机系统市场的主流,但各大硬件供应商上都是在各玩各的,不遵守统一的标准,所以这样想开发兼容所有手机的驱动也就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对于手机系统而言,这才有适配这一词的出现,每一套系统要装进一台手机设备,那系统就不要针对于那一台设备中的不同的硬件进行优化适配。

就比如说2009年,有一台叫HTC HD2的手机,人称刷机小王子,据说它能适配的系统,包括安卓的,微软的,甚至是苹果的,它都能刷个遍。

这说明大部分的系统根据设备的硬件环境进行适配后完全是可以安装在设备上的。

只是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不是要一款手机去适配为数不多的操作系统,而是要一套操作系统去适配各种不同硬件环境的手机。

这就跟开发一款饮料一样,你要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根本不可能,而你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喝,那你就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配方上的微调,到底是甜一点,还是酸一点,亦或者是咸一点等。

可手机系统的调试远不像调饮料配方那样简单,不然像鸿蒙系统这样,适配的机型早就出来一大堆了。

既然手机系统的适配上,那么不容易,那为什么我们就只说鸿蒙系统能实现万物互联,可却没听说安卓也可以呢?

安卓系统不能实现万物互联

实际上,安卓要实现万物互联,这也是没问题的,比如说小米家居就是,只是相较于鸿蒙系统来说,它太臃肿了,对设备的硬件要求比较高,而鸿蒙系统是属于微内核的分布式系统,所有的设备都有着相同的微内核,它的万物互联可以在系统的底层实现,而安卓的,就跟刚说的小米家居,不过只是应用层面上的互联而已。

这种停留在应用层面上的互联没办法适用在比如说自动驾驶,医疗AI等更高要求的场景上,因为在应用层的实时任务的优先级上要比鸿蒙系统的低一些,在数据连接的稳定性上没那么高。

不然说谷歌为什么要逐步放弃现有市场占有率那么高的安卓而另外开发一套全新的系统出来,根本原因无非就是知道自己的安卓确实撑不了几年了。

而华为的鸿蒙系统,其实也可以说是选中了时机。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AllinToyou/article/detail/32429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