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软考-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常见知识点记录

[软考-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常见知识点记录

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2)容错技术

目的:研究系统对故障的检测、定位、重构和恢复等。

典型结构:①单通道计算机加备份计算机结构

                     ②多通道比较监控系统结构

实现:硬件设计角度:通常采用相似余度或非相似余度实现系统容错

             软件设计角度:恢复块技术和N版本技术

3)嵌入式系统总线

分类:

        内部总线:嵌入式系统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

        系统总线:嵌入式系统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

        外部总线: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系统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

常见总线:

         内部总线:I2C、SPI、SCI

        系统总线:ISA、EISA、VESA、PCI

        外部总线:RS232、RS485、USB、IEEE 1394

4)嵌入式系统通信

按数据传送方式分: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按数据通信方向分:全双工、半双工、单工

按通信中的数据同步方式:同步、异步

①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相应的通信总线被称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

        串行通信:数据位形式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

                特点:通信速率低、成本低,占用口线少,但传输距离远、速度较慢。

        并行通信:多条传输线,可以同时传输多位

                特点:通信速度块、实时性好、但通信距离较近,占用口线多,成本较高

②全双工、半双工、单工

        单工: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半双工: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③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同步通信:收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只需在传送报文的最前面附加特定的同步字 符,使发收双方建立同步,此后便在同步时钟的控制下逐位发送/接收,对于字符间的时序并没有特殊要求

        异步通信:不使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同步,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或者把主体数据进行打包,以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数据,某些通信中还需要双方约定数据的传输速率,以便更好地同步。

5)结构化开发

结构化设计主要包括:

①体系结构化设计:定义软件的主要结构元素及其关系。

②数据设计:基于实体联系图确定软件涉及的文件系统的结构及数据库的表结构

③接口设计:描述用户界面,软件和其他硬件设备、其他软件系统及使用人员的外部接口,以及各种构建之间的内部接口。

④过程设计:确定软件各个组成部分内的算法及内部数据结构,并选定某种过程的表达形式来描述各种算法。

6)网络通信三种基本交换技术:

①电路交换:源和目标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保持一直打开转台,源和目标之间的通信数据按照固定的路由进行传输。

②报文交换:通信数据被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然后在网络中以报文的形式进行传输。

③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或数据包,并在网络中进行独立传输的交换技术

X.25:面向连接的网络。三个协议层:物理层、链路层、分组层(网络层)

帧中继:X.25的改良版。克服X.25网络缺陷、提高传输性能。

        不进行差错和流量控制,通过流水线方式进行变换。

        比X.25通信开销小,传输速度更快。

        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比DDN专线更能提高通信线路利用率,用户负担费用更低。

        信息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45Mbps),适应流式业务,适应突发式业务。

        异步传输把用户数据组织成53B长的信元。        可进行高速地址处理交换,典型数据速率150Mbps

7)IPv4和IPv6

IPv6的主要目的是解决IPv4中存在的网络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描述IPv4IPv6
地址长度:32(4B)
网络号+主机号:A、B、C、D

长度:128(16B)

网络(64B)+主机(64B)

整体结构网络号码字段+主机号码字段IPv6报头(40B,必选)+扩展报头(可选,0、1或多个)+上层协议数据(可能是ICMPv6报文、TCP报文、UDP报文等)
地址格式点分十进制冒分十六进制

8)软件测试

分类:

按程序是否执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按测试用例设计: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按开发阶段划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①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可人工也可借助软件工具。

        动态测试:功能确认、接口测试、覆盖率分析、性能分析、内存分析、压力测试

9)风险分析

风险识别:试图系统化地确定对项目(估算、进度、资源分配)的威胁。

风险预测: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以及发生风险时产生的后果评估风险。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及其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预测是否影响参考水平值。

风险控制: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风险的策略。有效的策略应考虑风险避免、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及意外事件计划。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AllinToyou/article/detail/48526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