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常读我的文章的同学会注意到,我一直强调、推崇,不要孤立地学习算法,而是要梳理算法的脉络+框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变纸面上的算法为你的算法,而不是狗熊掰棒子,被层出不穷的新文章、新算法搞得疲于奔命。
之前,我在《推荐算法的"五环之歌"》梳理了主流排序算法常见套路:
特征都ID化。类别特征天然是ID型,而实数特征需要经过分桶转化。
每个ID特征经过Embedding变成一个向量,以扩展其内涵。
属于一个Field的各Feature Embedding通过Pooling压缩成一个向量,以减少DNN的规模
多个Field Embedding拼接在一起,喂入DNN
DNN通过多层Fully Connection Layer (FC)完成特征之间的高阶交叉,增强模型的扩展能力。
最后一层FC的输出,就是最终的logit,与label(e.g., 是否点击?是否转化)计算binary cross-entropy loss。
相比于排序那直白的套路,召回算法,品类众多而形态迥异,看似很难找出共通点。如今比较流行的召回算法,比如:item2vec、DeepWalk、Youtube的召回算法、Airbnb的召回算法、FM召回、DSSM、双塔模型、百度的孪生网络、阿里的EGES、Pinterest的PinSAGE、腾讯的RALM和GraphTR、......
从召回方式上分,有的直接给user找他可能喜欢的item(user-to-item,简称u2i);有的是拿用户喜欢的item找相似item(item-to-item,简称i2i);有的是给user查找相似user,再把相似user喜欢的item推出去(user-to-user-to-item,简称u2u2i)
从算法实现上分,有的来自“前深度学习”时代,老当益壮;有的基于深度学习,正当红;有的基于图算法,未来可期(其实基于图的,又可细分为游走类和卷积类)。
从优化目标上分,有的属于一个越大规模的多分类问题,优化softmax loss;有的基于Learning-To-Rank(LTR),优化的是hinge loss或BPR loss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以上这些召回算法,其实都可以被一个统一的算法框架所囊括,惊不惊奇、意不意外?本文就介绍我归纳总结的NFEP(Near, Far, Embedding, Pairwie-loss)框架,系统化地理解向量化召回算法。在详细介绍之前,我首先需要强调,这么做的目的,并非要将本来不相干的算法“削足适履”硬塞进一个框架里,哗众取宠,而是有着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为了开篇所说的“融会贯通”。借助NFEP,你学习的不再是若干孤立的算法,而是一个算法体系,不仅能加深对现有算法的理解,还能轻松应对未来出现的新算法;
二是为了“取长补短”。大多数召回算法,只是在NFEP的某个维度上进行了创新,而在其他维度上的做法未必是最优的。我们在技术选型时,没必要照搬某个算法的全部,而是借助NFEP梳理的脉络,博采多家算法之所长,取长补短,组成最适合你的业务场景、数据环境的算法。
接下来,我首先介绍NFEP框架,然后逐一介绍如何从NFEP的框架视角来理解Airbnb召回、Youtube召回、Facebook EBR、Pinterest的PinSAGE、微信GraphTR、FM召回这几种典型的召回算法。
NFEP框架关注的是“向量化召回”算法,也就是将召回建模成在向量空间内的近邻搜索问题。传统的ItemCF/UserCF那种基于统计的召回方式,和阿里TDM那种基于树模型层次化划分搜索空间的召回算法,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假设向量化召回,是拿X概念下的某个x,在向量空间中搜索Y概念下与之最近的y。其serving的套路就是
离线时,将几百万、上千万的y,通过模型获得它们的embedding,将这些y embedding灌入FAISS并建立索引
在线时,拿请求中的x,或提取、或生成x embedding,在FAISS中查找最近的y embedding,将对应的y作为召回结果返回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在训练的时候,需要考虑四个问题:(1)如何定义X/Y两概念之间的“距离近”?(2)如何举反例,即如何定义X/Y之间的“距离远”?(3)如何获取embedding?(4)如何定义loss来优化?
这4个问题,对应着NFEP框架的4个维度,接下来将会逐一详细分析。
这取决于不同的召回方式
i2i召回:x,y都是item,我们认为同一个用户在同一个session交互过的两个item在向量空间是相近的,体现两个item之间的“相似性”。
u2i召回:x是user,y是item。一个用户与其交互(e.g., 点击、观看、购买)过的item应该是相近的,体现user与item之间的“匹配性”。
u2u召回:x,y都是user。比如使用孪生网络,则x是user一半的交互历史,y是同一用户另一半交互历史,二者在向量空间应该是相近的,体现“同一性”。
无论哪种召回方式,为了能够与FAISS兼容,我们都拿x embedding和y embedding之间的“点积”或"cosine"来衡量距离。显然,点积或cosine越大,代表x与y在向量空间越接近。
其实就是举反例。举出的<>反例,要能够让模型见识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不同角度的“之间差异性”,达到让模型“开眼界,见世面”的目的。特别是在训练u2i召回模型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千万不能(只)拿“曝光未点击”做负样本。否则,正负样本都来自“曝光”样本,都是与user比较匹配的item,而在上百万的候选item中,绝大部分item都是与user兴趣“八杆子打不着”的。这种训练数据与预测数据之间的bias,将导致召回模型上线后“水土不服”。具体原理解释,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负样本为王》。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获得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整个y的候选集中随机采样:
有同学担心,随机采样得到的有可能与x是相近的。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在一个实际的推荐系统中,候选的y一般是成百上千万,而每次随机采样的不会超过100,这种false negative的概率极低。
随机采样并非uniform sampling,那样会导致热门item霸占召回结果,从而失去个性化。因此在采样时,需要打压热门item。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学习word2vec中打压高频词的方法,降低热门item成为正样本的概率,提升热门item成为负样本的概率。具体公式细节,见的我的知乎回答《推荐系统传统召回是怎么实现热门item的打压?》。
但是,只通过随机采样获得也有问题,就是会导致模型的精度不足。假如,你要训练一个“相似图片召回”算法。
当x是一只狗时,是另外一只狗。在所有动物图片中随机采样得到,大概率是到猫、大象、乌鸦、海豚、...。这些随机负样本,对于让模型“开眼界,见世面”十分重要,能够让模型快速“去伪存真”。
但是猫、大象、乌鸦、海豚、...这样随机的负样本,与正样本相比相差太大,使得模型只观察到粗粒度就足够了,没有动力去注意细节,所以这些负样本被称为easy negative。
为了能给模型增加维度,迫使其关注细节,我们需要让其见识一些hard negative,比如狼、狐狸、...这种与、还有几分相似的负样本
不同的算法,采取不同的方式获得hard negative,在下文中将会详细分析。
用哪些特征学出embedding?
有的算法只使用UserId/DocId
有的算法除此之外,还使用了画像、交互历史等side information
图卷积算法还使用了user节点、item节点在图上的连接关系
通过什么样的模型学习出embedding?
只使用ID特征的算法,模型就只有一个embedding矩阵,通过id去矩阵相应行提取embedding
有的模型,将特征(id+side information)喂入DNN,逐层让特征充分交互,DNN最后一层的输出就是我们需要的embedding
基于图卷积的模型中,目标节点(user或item)的embedding,是由其邻居节点的embedding,加上节点本身信息,聚合而成。一来,图上的节点不仅有user/item,还可以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属性节点;二来,邻居节点也有自己的邻居。图的这种性质,使得节点embedding能够利用的信息更加广泛,并且兼具本地与全局视角。
u2i召回,与排序,虽然都是建模user与item的匹配(match)关系,但是在样本、特征、模型上都有显著不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详细论述了二者在样本选择上的区别,这一节将论述二者在特征、模型上的区别。简言之,就是:排序鼓励交叉,召回要求解耦。
排序鼓励交叉
特征上,排序除了利用user feature(包括context)、item feature,最重要还使用了大量的交叉统计特征,比如“user tag与item tag的重合度”。这类交叉统计特征是衡量“user与item匹配性”的最强信号,但是也将user feature与item feature紧密耦合在一起。
模型上,排序一般将user feature、item feature、交叉统计特征拼接成一个大向量,喂入DNN,让三类特征通过多层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ion, FC)进行充分交叉。从第一层FC之后,你就已经无法分辨,FC的输出中哪些属于user信息?哪些属于item信息?
召回要求解耦
排序之所以允许、鼓励交叉,还是因为它的候选集比较小,最多不过几千个。换成召回那样,要面对百万、千万级别的海量候选item,如果让每个user与每个候选item都计算交叉统计特征,都过一遍DNN那样的复杂操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线上的实时性要求的。所以,召回要求解耦、隔离user与item特征。
特征上,尽管信号强,但是召回不允许使用“交叉统计特征”。(放弃这么强的信号,的确可惜。如何在不使用交叉统计特征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使用了它们的效果?有一种方法是使用蒸馏,详情见《Privileged Features Distillation at Taobao Recommendations》)
模型上,禁止user feature与item feature出现DNN那样的多层交叉,二者必须独立发展,i.e., user子模型,利用user特征,生成user embedding;item子模型,利用item特征,生成item embedding。唯一一次user与item的交叉,只允许出现在最后拿user embedding与item embedding做点积计算匹配得分的时候。
只有这样,才能允许我们
离线时,在user未知的情况下,独立生成item embedding灌入faiss;
在线时,能独立生成user embedding,避免与每个候选item进行“计算交叉特征”和“通过DNN”这样复杂耗时的操作
本节将从NFEP框架的视角,来理解几种主流、经典的召回算法,看看这些算法是在哪些维度上进行了创新,存在哪些内在联系。
《Real-time Personalization using Embeddings for Search Ranking at Airbnb》是一篇经典论文,其中介绍了listing embedding和user/listing-type embedding两种召回算法。
listing就是Airbnb中的房源,所以基于listing embedding的召回,本质就是一个i2i召回。
Near
本来是想照搬word2vec,将用户的点击序列看成一个句子,认为一个滑窗内的两个相邻listing是相似的,它们的embedding应该接近。
但是仔细想想,以上想法存在严重问题
word2vec建模的是语言模型的“共现性”,即哪些词语经常一起出现,因此需要一个滑动窗口限制距离
而这里,我们建模的是listing之间的相似性,难道只有相邻listing之间存在相似性?一个点击序列首尾的两个listing就不相似了吗?
所以,理想情况下,一个序列中任意两个listing,它们的embedding都应该是相近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组合太多,所以Airbnb还是退回到word2vec的老路,即还是只拿一个滑窗内的中心listing与邻居listing组成正样本对。但是由于“最终成功预订”的那个listing有最强的业务信号,所以我们拿它与点击序列中的每个listing组成正样本对。这也就是Airbnb论文中“增加final booked listing作为global context加入每个滑窗”的原因。
Far
绝大部分负样本还是随机采样生成的。但是,Airbnb发现,用户点击序列中的listing多是同城的,导致正样本多是同城listing组成,而随机采样的负样本多是异地的,这其中存在的bias容易让模型只关注“地域”这个粗粒度特征。
为此,Airbnb在全局随机采样生成的负样本之外,还在与中心listing同城的listing中随机采样一部分listing作为hard negative,以促使模型能够关注除“地域”外的更多其他细节。
Embedding
特征只用了listing ID,模型也只不过是一个大的embedding矩阵而已。缺点是对于新listing,其id不在embedding矩阵中,无法获得embedding。
Pairwise-loss
使用sampled softmax loss。
Near
这个所谓的用user-type去召回listing-type,实际上就是u2i召回,只不过Airbnb觉得预订行为太稀疏,所以将相似的user聚类成user-type,把相似的listing聚类成listing-type。
既然如此,"Near"步骤与一般的u2i召回,别无二致。即,如果某user预订过某listing,那么该user所属的user-type,与该listing所属的listing-type就应该是相近的。
Far
绝大部分负样本还是随机采样生成的。除此之外,增加“被owner拒绝”作为hard negative,表达一种非常强烈的“user~item不匹配”。
Embedding
特征只有user-type ID和listing-type ID,模型也只不过拿ID当行号去embedding矩阵中抽取embedding。
Pairwise-loss
使用sampled softmax loss。
Airbnb的两个算法,在Embedding和Pairwise-loss两个步骤上,都是标准操作,平淡无奇。
由于Airbnb论文的话术向word2vec“生搬硬套”,给人一种感觉,在学习listing embedding时增加final booked listing作为global context加入每个滑窗,在学习user/listing-type embedding时将user-type和listing-type组成异构序列,都是脑洞大开的创新。但从Near的角度来看
word2vec建模的是词语间的“共现性”,listing embedding建模的是一个session中任意两个listing之间的“相似性”,而user/listing-type embedding建模的是user和listing之间的“匹配性”,三者的目标截然不同。
序列、滑窗只是word2vec刻画“共现性”所独有的概念,完全没必要出现在学习listing embedding和user/listing-type embedding的过程中。
学习listing embedding时增加final booked listing作为global context,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考虑计算量之后的一种折中方案。
让user type和其预订过的listing type组成正样本对,从“匹配性”的角度来看,天经地义,完全没必要像论文中那样组成user+listing异构序列,从“共现性”的角度来解释。
在Far这个维度,Airbnb增加“同城负样本”和“owner拒绝负样本”,是根据业务逻辑增加hard negative的典型代表。
Youtube在《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YouTube Recommendations》一文中介绍的基于DNN的召回算法,非常经典,开DNN在召回中应用之先河,被业界模仿。
Near
u2i召回的典型思路:user与其观看过的视频,在向量空间中是相近的。
Far
论文中只提到了随机负采样,没有提到如何打压热门视频,也没有提到如何增加hard negative。
Embedding
user embedding
用户看过的视频的embedding,pooling成一个向量
用户搜索的关键词的embedding,pooling成一个向量
以上两个向量,加上一些用户的基本属性,拼接成一个大向量,喂入多层全连接(FC)进行充分交叉
最后一层FC的输出就是user embedding
video embedding
特征只用了video id,模型也只不过是一个大的embedding矩阵
整个模型在两个地方要用到video embedding,一个自然是最后计算user embedding与video embedding点积作为匹配分的时候要用到,另一处是用户看过的视频的embedding要参与生成user embedding
这两处video embedding是否需要共享?原文中没有详细说明。我是偏向于共享的,一来降低模型规模,二来增加一些冷门video得到训练的机会。
Pairwise-loss
使用sampled softmax loss。
Facebook在《Embedding-based Retrieval in Facebook Search》一文中介绍的算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技术细节,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负样本为王:评Facebook的向量化召回算法》
Near
u2i召回的典型思路:user与其观看过的视频,在向量空间中是相近的。
Far
绝大部分负样本依然是通过随机采样得到的。论文明确提出了,召回算法不应该拿“曝光未点击”做负样本。
另外,本文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两种挑选hard negative的方案。Facebook的EBR与百度Mobius的作法非常相似,都是用上一版本的召回模型筛选出"没那么相似"的<user,item>对,作为额外负样本,来增强训练下一版本召回模型。具体做法上,又分online和offline两个版本
Embedding
模型采用经典的双塔模型。双塔模型鲜明体现了前文所述的“召回要求解耦”的特点:
模型不会将user feature与item feature接入一个DNN,防止它们在底层就出现交叉
user特征,通过user tower独立演进,生成user embedding
item特征,通过item tower独立演进,生成item embedding
唯一一次user与item的交叉,只允许出现在最后拿user embedding与item embedding做点积计算匹配得分的时候
只有这样,才能允许我们
离线时,在user未知的情况下,只使用item tower,独立生成item embedding灌入faiss;
在线时,只使用user tower独立生成user embedding,避免与每个候选item进行“计算交叉特征”和“通过DNN”这样复杂耗时的操作
Pairwise-loss
使用margin hinge loss
Pinterest 推出的基于 GCN 的召回算法 PinSAGE,被誉为"GCN 在工业级推荐系统上的首次成功运用"。对技术细节感兴趣的同学,推荐读我的另一篇文章《PinSAGE 召回模型及源码分析》。
Near
和Airbnb一样,我们可以认为被同一个user消费过的两个item是相似的,但是这样的排列组合太多了。
为此,PinSAGE采用随机游走的方式进行采样:在原始的user-item二部图上,以某个item作为起点,进行一次二步游走(item→user→item),首尾两端的item构成一条边。将以上二步游走反复进行多次,就构成了item-item同构图。
在这个新构建出来的item-item同构图上,每条边连接的两个item,因为被同一个user消费过,所以是相似的,构成了训练中的正样本。
Far
PinSAGE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游走筛选hard negative的方法。
在训练开始前,
从item-item图上的某个节点u,随机游走若干次。
游走过程中遍历到的每个节点v,都被赋予一个分数L1-normalized visit count=该节点被访问到的次数 / 随机游走的总步数。
这个分数,被视为节点v针对节点u的重要性,即所谓的Personal PageRank(PPR)。
训练过程中
针对item-item同构图上的某一条边u→v,u和v就构成了一条正样本,它们的embedding应该相近
在图上所有节点中随机采样一部分ne,u和每个ne就构成了一条负样本,它们的embedding应该比较远。因为是随机采样得到的,所以ne是easy negative。
除此之外,还将u所有的邻居,按照它们对u的重要性(PPR)从大到小排序,筛选出排名居中(e.g.论文中是2000~5000名)的那些item。这些item与u有几分相似,但是相似性又没那么强,从中再抽样一批item,作为"u"的hard negative。
Embedding
每个item embedding通过图卷积的方式生成。图卷积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边的信息对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从而生成新的节点表示。多层图卷积的公式如下所示。
第一行,说明各节点的初始表示,就等同于各节点自身的特征。这时还没有用上任何图的信息。
第二行,第 k 层卷积后,各节点的表示, 和两部分有关
第一部分,括号中蓝色+黄色部分,即先聚合当前节点的邻居的第 k-1 层卷积结果(),再做线性变换。这时就利用上了图的信息,即某节点的邻居节点上的信息沿边传递到该节点并聚合(也就是卷积)
第二部分,括号中红色+绿色部分,即拿当前节点的第 k-1 层卷积结果(),做线性变换
可以看到,如果不考虑括号中的第一部分,这个公式简化为,是不是很眼熟?这不就是传统的 MLP 公式吗?所以,图卷积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每层在做非线性变换之前,每个节点先聚合一次邻居的信息。
第三行,最后一层卷积后的结果,成为各节点最终向量表示,用于计算两节点存在边的可能性。
Parwise-loss
使用margin hinge loss。
这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生成embedding的算法,没有之一。
Near
就是传统i2i召回的思路,在一个session内被观看的多个video之间是相似的,它们的embedding接近。
Far
就是随机负采样那一套,文中没有涉及打压热门视频,也没有涉及筛选hard negative。
Embedding
与上边介绍过的PinSAGE建立在item-item的同构图上有所不同,GraphTR建立在包括了user, video, tag, media (视频来源)这4类节点(每类称作一个域)的异构图上。每个节点要聚合来自多个领域的异构消息。
为了防止异构消息相互抵销而引入信息损失,GraphTR利用了三种聚合方式,从三种不同粒度对于不同类型的邻居节点上的信息进行聚合
将各域邻居节点的embedding拼接成一个大向量,按照传统的GraphSAGE方式聚合。这种聚合方式,不区分域,粒度最粗。
接下来的FM聚合,细致了一些,让不同域的邻居信息之间的两两交叉。
最后的Transformer聚合方式,粒度最细,不仅考虑了不同域之间的交叉,还考虑了一个域内部多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交叉。
为了生成item embedding,使用了GraphSAGE+FM+Transformer三种大杀器,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向量化召回算法。对技术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GraphSAGE+FM+Transformer强强联手:评微信的GraphTR模型》。
Pairwise-loss
sampled softmax loss
与风头正劲的众多基于DNN/GNN的召回算法相比,FM召回算法,如今不太引人注目。但是,FM召回性能优异,便于上线和解释,而且对冷启动新用户或新物料都非常友好,仍然不失为召回算法中的一把利器。
Near
u2i召回的典型思路:user与其消费过的item,在向量空间中是相近的。
Far
绝大部分负样本还是随机采样生成的。同时在随机采样的过程中,要注意打压热门item,具体细节,见的我的知乎回答《推荐系统传统召回是怎么实现热门item的打压?》
至于如何增加hard negative来提高模型的精度,可以参考Facebook EBR中在线与离线筛选hard negative的做法。
Embedding
以上介绍的所有u2i召回(e.g, Youtube召回、Facebook EBR),召回的依据都只是user embedding与item embedding的点积,即只考虑了user与item的匹配程度。但是,在一个实际的推荐系统中,用户喜欢的未必一定是与自身最匹配的,也包括一些自身性质极佳的item(e.g.,热门视频、知名品牌的商品、著名作者的文章)。所以,我们在给某对儿<user,item>打分时,除了user/item的匹配度,还需要考虑item本身的受欢迎程度。
在FM召回中增加item自身得分非常简单,只需要将user embedding和item embedding都增广一维,如下图所示。其中是某user包含的所有特征embedding之和,是某Item包含的所有特征embedding之和。
具体公式细节,请参考我的文章《FM:推荐算法中的瑞士军刀》中的FM召回一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通过向量增广考虑“item本身的受欢迎程度”的做法,同样适用于其他u2i召回算法(e.g.,e.g, Youtube召回、Facebook EBR),有助于提高它们的精度。
Pairwise-loss
在我的实现中,我使用了BRP loss。
从NFEP框架视角来理解向量化召回算法,各算法的特点梳理如下表所示。
主流向量化召回算法梳理
可以看到,通过NFEP框架的梳理,各召回算法间的异同变得清晰,便于我们加深理解,融会贯通。
而当你为自己的召回项目选型的时候,你可能希望实现双塔模型,还希望模仿Facebook的做法来增强hard negative,同时还要像FM召回一样将“item本身受欢迎程度”考虑在内。借助NFEP框架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设计出最适合你的业务场景、数据环境的召回算法。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