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知觉
目录
1知觉的概念
2知觉的特性
3空间知觉
4时间知觉
5运动知觉
6知觉理论
1、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往往带有主观性。人首先通过感觉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人所处的某种活动状态的信息,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因为我们总是要把对事物的各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事物。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例如,我们感觉到面前苹果的颜色、香味、硬度和甜味等个别属性,然后把感觉到的个别属性的信息进行综合,加上经验的参与就形成了苹果这一整体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阈下知觉是一种无意识知觉,是低于阈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反应。作用于各种的,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感受。那种刚刚引起感受的最小,称为。低于的刺激,虽我们感觉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例如,低于的声音刺激能引起的变化和的扩大。刚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生理的刺激阈限。有意识的感觉阈限和生理的刺激阈限并不完全是同等的。一般说来,生理的刺激阈限要低于意识到的感觉阈限。
二、感觉和知觉的异同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也是我们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我们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知觉者直接依赖于外部世界输入信息的作用,而不受主体经验的影响过程,也称为直接知觉理论。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感受器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就是我们知觉所需要的一切,无须复杂的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我们就直接知觉到了周围环境。而这种直接知觉环境的能力是由人的生物性决定的,这可以由视崖实验中很小的婴儿就能够形成深度知觉而得知。
自上而下加工也称加工,是指知觉者以其知识和概念结构作用于环境从而确定知觉对象意义的过程。知觉者的习得的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为建构知觉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知觉有赖于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即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所谓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是指知觉者已有的知识、概念,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便是人在从事知觉活动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去加工当前的信息的过程,例如,设想人们要知觉“13”这样一个图形,如果它是出现在“12、13、I4”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把它知觉为“十三”;如果它是出现在“A、13、C”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英义字母的知识,把它知觉为英文字母“B”。
四、知觉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知觉进行分类。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物体知觉。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空间知觉就是我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就是我们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运动知觉就是我们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根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体,把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分为错觉。
2、知觉的特性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原来是知觉对象的物体可能变成知觉的背景;原来是知觉背景的物体又可能变成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下两可图形,将白色部分视为形象,黑色为背景,该形象可解释为烛台或花瓶;相反,则可解释为两个人脸侧面的投影像。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受言语的指导、实践活动的任务和对知觉对象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人总是在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对象的。当外界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变化了的客观刺激物的信息与经验中保持的印象结合起来,人便能在变化的条件下获得近似于实际的知觉形象。因此,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在一定条件下,就越有助于保持感知对象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很普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一是大小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例如,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因距离不同而改变着;但是我们看到这个人的大小却是不变的。二是形状恒常性,即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铁饼的形状,只有它的平面与视线垂直的时候,它在网膜上的视像形状才与实际形状完全一样。如果偏离了这个角度,网膜上的视像形状便或多或少不同于铁饼的实际形状。但是,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铁饼的形状仍然不变。这是形状恒常性现象。三是亮度恒常性,即尽管照明的亮度改变,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在强烈的阳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大于黄昏时白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把煤块知觉为黑色的,把粉笔知觉为白色的。这是明度恒常性现象。四是颜色恒常性,即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例如,不论在黄光照射下还是在蓝光照射下,我们总是把一面国旗知觉为红色的。
除视知觉外,知觉恒常性还表现在其他知觉领域中。例如,当我们转动头部的时候,虽然声音对听觉器官的作用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感到声音的方位并没有变化。这是方位知觉恒常性现象。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
五、知觉定势
知觉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具体而言,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前面曾从事过的活动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时,产生的就是知觉定势,它一般由早先的经验造成。当然,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也会产生定势作用。如人的情绪在非常愉快时,对周围事物也可产生美好知觉的倾向。定势具有双向性,积极作用是使知觉过程变得迅速有效;消极作用则使定势显得刻板,妨碍知觉或引起知觉误导。
3、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是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多种感觉器协同活动得到的产物,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的活动及相互联系,其中视觉系统起主导作用。两个视网膜上的略有差异的映象,是观察物体的重要线索。它使人能在两维的视网膜刺激基础上,形成三维的空间映象。对物体不同部位的远近的感知称为或。深度知觉除了利用双眼的的线索外,还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观线索。是在深度知觉的基础上对不同远近的物体作出的大小判断。听觉空间知觉,在距离方面主要以声音强度为线索;而要判定的方位则必须依据双耳听觉线索。
一、空间知觉的参考系
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要使用一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这个标准叫知觉的参考系。空间知觉的参考系可分为两类: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和以知觉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参考系。
二、视空间知觉
视空间知觉的线索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单眼线索主要强调视觉刺激本身的特点,双眼线索则强调双眼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用。
(一)单眼线索
单凭一只眼睛即可利用单眼线索而相当好地感知深度,艺术家们特别擅长利用单眼线索制造作品中的深度等空间关系。单眼线索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如下几种。
(1)对象的相对大小。对象的相对大小是距离知觉的线索之一。小圆点好像离我们远些,大圆点好像离我们近些。
(2)遮挡。如果一个物体被另一个物体遮挡,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而被遮挡物则觉得远些。例如,高空中被遮挡的飞机比云层更高。
(3)明亮和阴影。我们生活在一个光和阴影的世界里,它帮助我们感知体积、强度、质感和形状。黑暗、阴影仿佛后退,离我们远些;明亮和高光部分得突出,离我们近些。如在绘画艺术中,运用明暗色调,把远的部分画得灰暗些,把近的部分画得色调鲜明些,以造成远近的立体感。
(4)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离我们近,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大,视像也大;离我们远,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小,视像也小。平行线,如火车轨道,会在远处汇聚。汇聚线越多,知觉的距离越远。
(5)空气透视。由于空气里的灰尘、水蒸气的遮挡和光的散射,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没有近处的清晰。远处物体在细节、形状和色彩上的衰变现象,称为空气透视。当然,空气透视和天气的好坏很有关系。天高气爽,空气透明度大,看到的物体就觉得近些;阴雾沉沉或风沙弥漫,空气透明度小,看到的物体就觉得远些。
(6)运动视差。在做相对位移的时候,看不同距离的物体的效果是不同的,这叫运动视差。例如,坐在奔驰的火车上注视窗外的一个物体,物体越近,运动得越快,而注视点远处的物体越远,运动速度越慢。
(7)眼睛的调节。人在看东西的时候,为了使视网膜获得清晰的物像,水晶体的曲率就要发生变化:看近物时,水晶体较凸起;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这种变化是由睫状肌进行调节的,睫状肌在调节时产生的动觉,给大脑提供了物体远近的信息。不过,调节作用只在几米的范围内有效,且分辨力较差。
(二)双眼线索
利用双眼线索是深度和距离知觉的主要途径,其效果要比利用其他线索精细准确得多。双眼线索主要包括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
(1)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看远物时,两眼视线近似于平行;看近物时,双眼视线会向正中聚合以对准物体。眼睛肌肉在控制视线辐合时所产生的动觉,会给大脑提供物体远近的线索。不过,辐合作用所提供的距离线索只在几十米的范围内起作用。物体太远,视线趋于平行,已不能提供有效的辐合信息。
(2)双眼视差。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儿差别。尝试一下将手指放在离鼻尖较近的位置,分别用两只单眼观看,会发现手指位置发生了明显的移动。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差异就是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而又不为人所觉察的作用,由双眼视差来判断深度的过程即立体视觉。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借助计算机制图或特制的实体镜观察三维实体图。
立体视觉的研究表明,在排除了其他所有深度线索的条件下,一组完全无意义的视觉刺激,只要具备视差条件,即能产生深度知觉。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吉布森的直接知觉理论,并在艺术创作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听空间知觉
关于空间的感受,除了视觉之外还能从听觉器官获得,耳朵能提供声音的方向和声源远近的线索。视觉线索有单眼和双眼的区别,听觉线索也有单耳和双耳的区别。
(一)单耳线索
由单耳所获得的线索,虽不能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却能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距离。平时我们往往以声音的强弱来判断声源的近远:强觉得近,弱觉得远。特别是熟悉的声音(如汽车、火车的声音),按其强弱来判断声源远近较为准确。
(二)双耳线索
对声源远近和方向定位,靠双耳的协同合作才能获得准确的判断。关于空间知觉的双耳线索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双耳间时间差。从一侧来的声音,两耳感受声音刺激有时间上的差异(即一只耳朵早于另一只耳朵)。这种时间差是声源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声源被定位于先接受到刺激的耳朵的一侧。人体头部近似球形,两耳间的距离约为15~18厘米,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差的最大值约为0.5毫秒。
(2)双耳间强度差。声音的强度随传播远近而改变,即愈远愈弱。与声源同侧的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强,对侧耳朵由于声波受头颅阻挡得到的声音较弱。这样,声源就被定位于较强的一侧。
(3)位相差。低频声音因波长较长,头颅的阻挡作用较小,两耳听到的强度差也较小。这时,判定方位主要靠两耳感受声音的位相差,即同一频率声波的波形的不同部位作用于两耳,因而内耳鼓膜所受声波的压力也就有了差别。虽然这种差别很小,但它是低频声源定位的主要线索。
在通常的情况下,正常人的空间知觉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嗅觉也能起作用,由于气味到达两个鼻孔的时间、强度不同,也能分辨出气味的来源和位置。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用其他感官来感受空间。例如在黑暗中,靠触摸觉和动觉来确定周围物体与人之间的方位关系等。
4、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也称时间感,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时间知觉的特殊之处是它并非由固定刺激所引起,也没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时间知觉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时间感是人适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无穷的过去直到无穷的将来。要判断时间,就必须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考系。以下三个重要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1)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
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变化,星座的向西移动,季节的变化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感知、判断时间和调节活动的客观依据。目前我们对时间的不严格计量,如上午、下午、一天等,还是以太阳的变化位置为参考体,来计量时间,安排生活的。
(2)计时工具
人类发明了钟表和日历等后,就以此来计量时间和调节活动。较长的时间,以年、月、日计量;较短的时间,以小时、分、秒计量。以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时间定向也是以日历为参考体来计时的。
(3)生理的节律性信息
心跳、脉搏、呼吸、消化、排泄等节律性生理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时间信息。机体生理这种节律往往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叫生物节律。这种节律像一座钟,它给人提供着判断时间的信息,这叫生物钟。许多研究表明,有机体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习性与自然界的节律性变化十分一致。甚至当人被剥夺其他一切信息来源时,有机体的生物钟仍差不多以24小时的时间运转着。
二、时间估计
从几十秒到几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认知,属于对持续时间的估计。人们对长时间的估计往往不足,对短时间的估计又往往过长。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被试估计1分钟的时间,有一位被试在13秒时便认为到了1分钟。时间越长,时间估计的误差越大。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影响对时间估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列一些:
(1)刺激的物理性质
就刺激的物理性质来说,例如,较强的刺激比不太强的刺激显得时间长些;被分段的持续时间比空白的持续时间觉得长些;如果知觉一个延伸于两个空间上的视觉刺激的持续时间,则两个刺激间的距离越大,这段持续时间就显得越长。要编码的信息越简单,知觉到的持续时间就越短;熟习刺激的呈现时间觉得比不熟习刺激的呈现时间显得短些,等等。
(2)注意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一个持续时间的知觉越注意,它就显得越长。在关于所谓人差方程因素的许多实验中冯特发现,两个同时发生的刺激,被试注意的那一个,看起来就先于另一个。这种误差,是由注意产生的,约为50毫秒,这也就是时间敏度的阈限。
(3)其他因素
人的时间知觉还和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和态度有密切关系。活动内容丰富有趣,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快,而内容单调乏味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积极的情绪会使人觉得时间短,消极的情绪会使人觉得时间长。
期待着愉快的事情(如等火车、迎亲人),感到时间过得慢些;希望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来临,觉得时间过得快。专心一致工作,感到时间瞬息即逝。
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职业技能训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时间知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有经验的教师不用手表,能准确地估计一节课的45分钟的持续时间,准确地把握授课的内容和进度。因此,时间知觉对人适应环境,按时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5、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客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我们对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和变化速度的知觉,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当物体通过我们的视野,在视网膜上留下了一连串的映像,运动知觉就是由连续刺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而产生。如果盯住一个运动物体移动头和眼,那么一个反馈系统就把眼和头的运动信息传递送给大脑,我们仍知觉到物体在运动。如果听到火车的声音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这声音信息告诉我们火车正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地运动。如果我们自己在行走,或用眼睛从一个固定的物体转移到其他固定的物体,虽然视网膜上留下了一连串的映像,但我们并不觉得外物在运动。这是因为身体的平衡觉,头部的动觉抵消了视网膜上连续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但是,运动知觉是很复杂的。例如,在火车或地铁里,另一条轨道上的火车开动了,在一段时间里本来没有运动的你却感到自己坐的车子开动了。这就涉及到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一、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中。运动和静止,运动速度的快和慢,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人在观察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都是以另一物体作比较的。这个被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例如,我们在公路上看到行人来来往往,汽车南来北去,这种运动知觉是以它的背景(地球)静止作为参考系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相对于地球来说,都可以看成是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生活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一条基本经验:“知觉对象活动,而背景是固定的。”平时我们就是按这条基本经验行事的。前例中,在火车或地铁里,另一条轨道上的车子在开动,反而觉得自己坐的车子在运动。这是因为你看着窗外,对面的景物被感知为背景,你以为背景是固定不动的;背景的活动反倒使你感到自己在运动。通常我们是依据一个背景来感知物体运动的。这个背景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二、真动知觉
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虽然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但并不是任何种类的运动变化都能被我们察觉到。有些运动太慢,如钟的分针移动,花的开放,我们无法看清。有些运动太快,如电影银幕上画幅的移动,白炽灯的闪烁,我们也看不出来。眼睛刚刚可以辨认出的最慢的运动速度,称为运动知觉下阈。运动速度加快超过一定限度,看到的是弥漫性的闪烁。这种刚刚还能看到闪烁时的速度称为运动知觉上阈。
三、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等心理现象。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一)动景运动
在看弹页动画书、电影、电视时,我们知觉到的物体运动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连续呈现的很相似而又一个接一个的画面而已。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动景运动,又称∮现象。这是由于视觉后象的作用使我们把断续的刺激知觉为一个整体刺激。
(二)自主运动
在一间黑屋子里,你站在屋子的一头,在另一头安排一个亮点(如烟灰缸里一支点燃的香烟,或一只不透光的盒子里放一只电灯,再罩上一个盒子,在盒子壁上戳一个小孔),注视这个光点几分钟,这时光点会古怪地动荡起来。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这些亮点也会游动起来。造成自主运动的原因至今尚未弄清楚。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的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
(三)诱导运动
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我们可以把月亮看成在云彩后面移动,也可以把云彩看成在月亮前面移动。不过,我们习惯于把月亮看着在云彩后面移动,因为一般说来,细小的对象较之大的背景更易看着是运动的。其实,相对于人来说月亮并没有移动,只是运动着的云彩“诱导”出静物(月亮)好像在运动,这种现象叫做诱导运动。
(四)瀑布效应
用眼睛盯住唱片中心看,然后突然将转盘停住,有几秒钟,你会看到唱片仿佛向相反方向旋转。在看流水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效应,凝视河水流动,然后再看一个固定处,例如看河岸,仿佛它们朝相反的方向流动。这种现象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了文字记录,被称作“瀑布效应”或“视觉运动后效”。一些放射线或一条半径也能产生这一效应。
严格地说,似动现象的产生既非由于物体的真实移动,也非由于个人与物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而是一种假的移动,由此也被视为运动错觉现象。
6、知觉理论
有代表性的知觉理论有以下几种:
(1)格式塔观点
在近代知觉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W.克勒、K.科夫卡和M.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如下几个知觉的原则:
①知觉的主动性。知觉者并不像一架照相机那样,被动地记录刺激的全部细节。相反,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丢掉刺激的某些细节,保留其基本特征,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刺激经验组织起来,使客观刺激在知觉中变成具有完整结构的形象。
②知觉的组织性。在时刻变化、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知觉者受通道的限制,不可能输入每一时刻作用于感官的所有信息。因此,人们只能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应,把外界许多孤立的刺激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知觉是怎样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产生的?对这一问题,格式塔学派提出了知觉经验和神经系统同形论的假设。这个理论认为,刺激的知觉形象和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知觉现象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例如在知觉的组织性原则中,某些刺激物能被知觉为完整的图形,其他刺激物被知觉为背景,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电磁场的特征。磁场中力的分布使某些兴奋区相互吸引,其他区相互排斥,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完形”。在脑中的这个完形就是人们知觉经验中的图形-背景结构。在视错觉的情况下,知觉之所以是歪曲的,是因为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现就是歪曲的。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理论是一种先验论,它把知觉看作是神经系统固有的属性,而忽视了知识和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2)知觉的推断理论
知觉心理学另一个有影响的观点是关于知觉基本性质的推断理论。它的基本假设是: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一部分来自当前的感觉,而大部分是从大脑储存的信息中提取的。人们根据在整个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物体性质的推断。
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对这个理论作了如下的叙述:“现在足以证明知觉的一般法则:人们知觉的一部分东西是通过感官来自于人们面前的物体,另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总是来自于人们自己的心灵。”他认为,根据当时触发感官的刺激,人们便作出可能会产生这种刺激的物体性质的推断。这种推断是人在整个生活中形成的感官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因此是一种具有很高概率的可能性。H.von赫尔姆霍茨早就指出过知觉的推断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
知觉的推断理论的另一基本假定是:瞬间输入的感觉信息是极初步的、模糊的或不完整的,不能以此确定相应的外在物理刺激是什么。在任何知觉过程中,作用于感官的近端刺激(如视网膜象)只能提供线索,而不能对远端刺激(外界客观事物)提供真实而完整的描述。所以,必须根据近端刺激所提供的线索及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关于世界的假设,对近端刺激的真实性质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的结果就是人的知觉。
知觉的推断理论是一种再造理论,就是说,人们通过知觉可以把客观世界再造出来。这种理论必须假设人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而多样化的世界,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片断的输入才有可能成为线索,使人们能够推断感觉输入是来自什么东西,以及所遗漏的输入片断是什么东西。如果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只有这个世界的片断知识,就根本不可能提供对它的其余部分的认识。在这样的世界里,过去的经验也不会对推断外界事物的性质有所帮助。
(3)心理物理对应理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J.J.吉布森。他的观点与知觉的推断理论相反,认为自然界中的刺激是非常完整的,知觉者直接与环境相接触,完全可以产生各方面都与达到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而完全不需要假设有个推理的过程。
吉布森把刺激作用和刺激信息加以区分。在浓雾中观察者的视网膜虽然受到了光刺激的作用,但这时的光是均匀的,所以他并看不到任何东西。这说明光的刺激作用并不一定包含刺激信息,知觉的信息是包含在外界光线的差别中的。观察者无论在任何一点观察周围空间,其环境光的分布都是不同的。环境光的这种差别或结构就是视觉的重要刺激物,它包含着空间信息。距离并不是观察者和物体之间抽象的空间,它是靠对物理光线分布的直接感知而得到的。
知觉的心理物理对应理论完全排除了知觉的主动性及过去经验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在知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不能否定的。一些心理学家发现,眼的运动和手的触摸运动,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在观察复杂图形时,眼睛的运动能帮助对图形的知觉。人在知觉周围环境时,肢体的主动运动参与能更容易地适应新环境。
知觉的认知观点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强调知觉中表征和概念的作用,认为知觉是人类高级认识活动的一部分。随着近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知觉的研究着重于视觉图形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些研究包括图形知觉的形成和发展、图形后效、图像识别等问题。在图像识别中人们提出了模板匹配、原型匹配理论和“泛魔”识别模型。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