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软考笔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_sdp执行过程

sdp执行过程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SSP)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件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合转化法;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程法和战略栅格法;第三个阶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心,围绕其他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法和战略一致性模型。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

1.BSP方法的原则

BSP方法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3)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4)信息系统应用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5)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2.BSP方法的步骤

BSP方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四个基本步骤:

(1)定义管理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

(3)定义数据分类

(4)定义信息结构

3.前期准备工作

BSP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下几个内容:

(1)确定系统规划的范围

(2)搜集数据

(3)制定计划,画出系统规划工作的PERT图和甘特图,准备好各种调查表和调查提纲。

(4)开好介绍会

4.定义过程

定义过程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活动,定义企业过程可以作为识别系统的基础,按照企业过程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可以不必改变,也就是说,可以使信息系统尽量地独立与组织结构。

企业过程主要涉及到三类资源:

  1. 战略计划与管理控制过程。
  2. 产品服务过程
  3. 支持性资源过程

5.定义数据类 

定义数据类的节本方法仍然是对企业的基本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一般采用实体法和功能分别进行,然后互相参照,归纳出数据类。

6.分析现有系统

分析现有系统的步骤包括考察信息系统对过程的支持,识别当前的数据使用情况。

7.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BSP的出发点是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8.提出判断和结论

在收集情况的工作基本结束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得到的事实加以分析,得出必要的结论。

9.定义信息总体结构

企业的信息结构图描述了每个系统的范围,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系统之间的关系,对给的过程的支持以及子系统见的数据共享。

10.确定优先顺序

对众多的子系统,需要确定优先顺序,其过程是确定选择的标准、对子系统进行排序、描述优先子系统、选择实施方法。

11.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在业务中对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全面的管理。

12.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通过以下4个方面:

  1. 信息结构
  2. 信息系统管理
  3. 分布信息系统规划
  4. 总体结构优先顺序

13.成果报告 

写出BSP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管理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并向管理部门介绍系统规划工作所做出的判断,提出建议并通过开发计划。

成果报告

二.关键成果因素法

在每个企业中都存在着对企业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称为CSF 。CSF通常与那些能够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面相关。CSF方法的目的是通过企业的CSF,确定企业业务的关键信息需求。通过对CSF 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1.CSF的确定

CSF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企业战略描述企业期望的目标,CSF则提供达到目标的关键路径和所需要的性能指标。

2.CSF方法的实施步骤

CSF方法通过与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流,根据企业战略确定的企业 目标,识别出与这些目标相关的CSF及其关键性能指标。应用CSF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确定企业目标、识别CSF 和确定信息需求。

3.CSF方法的特点

CSF方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的汇总和数据分析过程比较随意
  2. 容易使企业的CSF具有个人倾向性。
  3. 用CSF方法开发的系统可能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4. 效率较低

 三.战略集合转化法

战略集合转化法(SST)将企业战略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奇特属性。

1.SST方法的步骤

第一步:识别和阐明企业的战略集合。

第二部:将组织的战略集合转换为信息系统战略集合。

第三部:反复完善、修改。提交进行评审,选出一个最佳方案送主管进行评审。

2.与BSP和CSF方法的比较

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和传统的方法衔接得比较好,但一般最有利的只是在确定管理目标上。

SST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CSF。

BSP方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引出过程。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对PO矩阵、RD矩阵和CU 矩阵等的分析得到的。这样可以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企业过程,也就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识别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中心。

四.战略数据规划法

企业战略数据规划(SDP)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SDP方法采用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自底向上进行详细规划。

1..企业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企业模型的过程中,要注意识别关键成功因素,也就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2.主题数据库

主题数据库的设计库的是为了加速应用系统的幵发,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即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面向业务主题。
  2. 信息共享
  3. 一次一处输入系统。
  4. 由基本表组成。

3.SDP的执行过程 

SDP的执行过程包括企业的实体分析、实体活动分析。企业的重组和分布数据规划。

  1. 企业的实体分析
  2. 实体活动分析
  3. 企业重组
  4. 亲合度分析
  5. 分布数据规划

 五.信息工程方法

信息工程(IE)方法,是一种面向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其基础是BSP和SDP方法。IE方法自上而下把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信息战略规划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件阶段。

1.信息战略规划

信息战略规划是信息工程实施的起点,也是信息工程的基础,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成信息系统目标。信息战略规划的流程包括:

  1. 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
  2. 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系统结构
  3. 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
  4. 建立企业技术结构
  5. 提高信息战略规划

 2.信息战略规划报告

信息规划战略规划报告是所有前期工作的总结,改报告将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信息战略规划报告应包括摘要,规划和附录三个部分。

六.战略栅格法

战略栅格法(SG)该方法创建一个2X2的矩阵,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确定出四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条件,即战略型,转变型、工厂型和支持型。

1.战略栅格

栅格表中每一方格确定了企业中信息活动的位置。

  1. 工厂型:现有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高,而规划中的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低。
  2. 支持型:现有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低,而规划中的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也低。支持型的信息系统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3. 战略型:现有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高,而规划中的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也高。信息系统可能影响现有的竞争战略和未来的战略,信息系统能提供战略上的竞争优势。
  4. 转变型:现有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低,而规划中的信息系统对战略的影响程度高。

2.规划方法 

根据企业在战略栅格中的位置,采用适当的规划方法。

  1. 对于战略型和转变型的企业,由于信息系统将会取得或者维持很强的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因此不仅需要在计划中投入可观的资源,而且需要广泛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从而使整体的战略目标能和将来的信息系统应用结合在一起。
  2. 对于工厂型的企业,日常运营非常依赖于现有信息系统,但是信息系统并不影响他们竞争的成功。

对于支持型的企业,由于信息系统既不需要用来使生产平稳,也不会对奇特战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很少的资源来支持信息系统规划。

七.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VCA)该方法视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处理有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1.价值链与信息系统

价值链是一种高层次的物流模式,由材料作为投入资产开始,直至原料通过不同过程

销售给客户为止,其中做出的所有价值增值活动都可以作为价值链的组成部分。

2.VCA方法的步骤

  1. 确定增值环节。确定各个环节在价值附加中所起作用的比例,比例大的就是关键环节。
  2. 确定减值环节。价值减少最多的关键环节,通常也是最需要信息系统支持的环节。其确定过程与增值环节是类似的。

八.战略一致性模型 

战略一致性模型(SAM),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检查企业战略与信息基础架构之间的一致性。

1.SAM模型

SAM模型由企业经营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战略、IT基础架构四大领域构成。

  1.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对产品和市场在竞争领域的定位选择问题,包括企业目标、核心能力和管理制度三方面。
  2. 组织与业务流程:指企业的内部资源。
  3. 信息系统战略是指企业在IT市场中的定位选择,包括企业对信息系统目标、信息系统能力和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方面的选择。
  4. IT基础架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包括IT基础设施、IT流程和IT技能三方面。

2.战略适配 

SAM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关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根据技术和业务领域分别形成经营战略适配和信息系统战略适配。

3.方法的选择

将上述七种方法与SAM模型进行基准比较,大致可分为三类:保证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架构之间的一致,包括BSP,SDP方法;保证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之间的一致,包括SST,SG,CSF和VCA方法;保证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架构三者之间的一致,以IE方法为代表。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IT小白/article/detail/99628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