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有网民留言说自己45岁,精通Java的各种开发体系,还考取了大量有含金量的技术证书,但出来求职的时候连个面试机会都拿不到……
按理来说,45岁确实是职业的黄金时期,身体机能和职业技能都处于巅峰阶段,但对于程序员来说,45岁确实是个死局。
当前程序员的工作强度还是很高的。平时996,赶项目时007,年轻小伙还能顶顶,愿意加加班。年纪上来后,哪怕身体撑得住,也开始怕死了,保温杯里泡枸杞,不愿意在公司卷生卷死。
退一万步说,45岁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难免有点小病小事的需要请假,工龄长年假又多,哪个资本家受得了?
所以很多时候,HR在筛人的阶段就会排除45岁+的简历:风险太高、用人成本巨大,还不如一开始就“拒之门外”。
现在互联网市场仍然处于人才大量涌入,供大于求的状态。20+、30+的年轻程序员一抓一大把,虽然他们不如40+的优秀程序员技术强,但也完全够用。(大多数小公司的技术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能进大公司的40+程序员也不愁猎头介绍工作)
这就导致了45+的程序员陷入了两难的困境:高不成低不就。
很多工作是越老越值钱,但是程序员却不是。10年左右经验的程序员基本就来到了技术的顶峰,而对于10年经验的医生来说,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
目前我们对于技术专家的需求并不多,而在市场上45+的程序员自然也算不上香饽饽。反倒是因为身体素质的逐渐下降等原因成为HR和老板在意的点,不愿捞人。
其实纵观海外其他程序员的情况,你会发现中国程序员的市场是相对畸形的:
以北美为例,美国的程序员有30+、40+、50+的,但他们也并不是技术大牛或是带领整个团队的leader,只是一个在自己岗位上安分守己、钻研技术的码农。
之所以叫“码农”,是因为他们真的深耕于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怀揣着对技术的热忱,且在工作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一直干到60岁、70岁……
也许等互联网失去高薪神话,普通的60岁一线码农才是常态。
如果你确实担心自己遇到35岁危机,那不妨从现在就准备起来。
一方面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是打游戏、运动、画画还是任何,可以从中寻找今后的盈利点,或者先把账号捡起来做也不错。
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硬技能。多去GitHub上Pin几个项目,在程序员客栈上接几个外包私活赚钱,让你的简历更有含金量,也能拿到一些八小时外的收入。
程序员看似轻松,其实身上背负的压力也很大!让我们一起感谢这群用代码创造世界的程序员!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份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包括学习路线、软件、源码、视频、面试题等等,都是我自己学习时整理的,希望可以对正在学习或者想要学习Python的朋友有帮助!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