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计算机网络】详解网络层(二)ARP和RARP_简述rarp解析过程。

简述rarp解析过程。

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将IP地址解析为以太网MAC地址(物理地址)的协议。在局域网中,当主机或其他网络设备有数据要发送给另一个主机或设备时,它必须知道对方的网络层地址(即IP地址)。但是仅仅有IP地址是不够的,因为IP数据报文必须封装成帧才能通过物理网络发送。因此发送方还需要有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也就需要一个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ARP就是事先这么功能的协议。

1、ARP报文格式

ARP是一个独立的三层协议,所以ARP报文在此数据链路层传输时不需要经过IP协议的封装,而是直接生成自己的报文,其中包括ARP报头,到数据链路层后再由对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封装。ARP报文分为ARP请求和ARP应答报文两种,二者格式可以统一用下图表示:


硬件类型,表示ARP报文可以在哪种类型的网络上传输

上层协议类型,表示硬件地址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

操作类型,指定本次ARP报文类型(请求/应答)


ARP报文并不是直接在网络层上发送的,它还是需要向下传输到数据链路层,所有当ARP报文传输到数据链路层后,需要再次进行封装。在以太网中,ARP传输到数据链路层后会封装成ARP帧。其格式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其帧封装都是一样的,网络层的直接作为数据链路层帧的数据部分。

目的MAC地址,如果是ARP请求帧,因为它是一个广播帧(后面会介绍),所以要填上广播MAC地址——FF-FF-FF-FF,其目标为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源MAC地址,发送ARP帧的节点MAC地址

帧类型,标识帧封装的上层协议


2、ARP映射表

无论是主机,还是交换机都会有一个用来缓存同一网段设备IP地址和MAC地址的ARP映射表,用于数据帧的转发。设备通过ARP解析到目的MAC地址后,将会在自己的ARP映射表中增加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项,以用于后续到同一目的地数据帧的转发。

ARP表项分为动态ARP表项和静态ARP表型。

 

3*、ARP地址解析原理

                        

  1. 主机A首先查看自己的ARP表(一个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表),确定其中是否包含有主机B的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到了对应的MAC地址,则主机A直接利用ARP表中的MAC地址对IP数据报进行帧封装,并将数据报发送给主机B。类似于计算机组成中高速缓存的命中。
  2. 如果主机A在ARP表中找不到对应的MAC地址,则先缓存该数据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参见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寻址部分,目的MAC地址为广播MAC地址——FFFFFF,任一同网段的节点均可收到,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源)IP地址和发送端MAC地址分别为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和全0的MAC地址。ARP请求报文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所以该网段上的所有主机都会接收到这个请求包,但只有其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一致的主机B会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3. 主机B将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入自己的ARP表中,然后以单播方式(一对一,点对点形式)向主机A发送一个ARP响应报文,应答报文中就包含了自己的MAC地址,即原来请求报文中要请求的MAC地址。
  4. 主机A在收到来自主机B的ARP响应报文后,将主机B的MAC地址加入到自己的ARP表中以用于后续报文的转发,同时将原来缓存的IP数据报再次修改(在目的MAC地址子弹填上已获得的主机B的的MAC地址)后发送出去。
上面就是同一网段中两主机的ARP地址解析的全过程。当两主机不在同一个网段中,其ARP地址解析过程如下:
  1. 如果主机A不知道网关(一个网络连接另一个网络的关口)的MAC地址(即主机A的ARP表没有命中),则主机A现在本网段中发出一个ARP请求广播报文,ARP请求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为网关IP地址,代表其目的就是想获得网关的MAC地址。如果主机A已知网关MAC地址,则略过此步。
  2. 如果网关的ARP表(网关也有ARP映射表项)中已有主机B对应的MAC地址,则网关直接将在来自主机A的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填上主机B的MAC地址后转发给主机B。
  3. 如果网关ARP中没有,那么网关会再次向主机B所在网段发送ARP广播请求报文,此时目的IP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其后续处理同前。
可以看出,不在一个网段的两个主机的ARP地址解析过程实际上是拆分为两个网段中的ARP地址解析过程,只不过介入一个网关充当主机。

这里说一下网关,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是一个逻辑概念,定义网络的边界。路由器是物理设备,除具备网关功能外,还具备路由功能(以后再说)。

比如说只有两个网络,网络A(192.168.1.1~192.168.1.254)和网络B(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可以看出这两个网络属于不同的两个网络,不能直接进行通信。即使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码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于不同网络里,不能进行网络间通信。(交换机是在物理层上工作,按MAC地址访问,所以也称二层交换机,两个子网间不能互访,除非是具备路由功能和VLAN功能的三层交换机)。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通过网关进行通信。因为只有两个网络,也就一条连接路径,所以只需要网关就可以。

但如果是多个网络结构,形成一个网状,即两个网络之间可以有多条访问路径,这样则需要网关和路由器两种设备,不过现在路由器已经继承了网关的功能,所以只需要一个路由器即可,利用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选择最佳路径进行通信。


RARP

RARP分组的格式与ARP分组基本一致。RARP为逆地址解析协议,作用与ARP相反,用于将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具有本地磁盘的系统引导时,一般是从磁盘上的配置文件中读取IP地址,但是无盘机,如X中断或无盘工作站,则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获得IP地址。

总得说来就是,网络上的每个系统都具有唯一的硬件地址,它是由网络接口生产厂家配置的。无盘系统的RARP实现过程是从接口卡上读取唯一的硬件地址,然后发送一份RARP请求,请求某个主机响应该无盘系统的IP地址。

RARP的工作过程如下:

  1. 网络上每台设备都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硬件地址,一般是由设备厂商分配的MAC地址。发送主机从网卡上读取MAC地址,然后在网络上发送一个RARP请求的广播数据包,请求任何收到此请求的RARP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
  2. RARP服务器收到此请求后,检查其RARP表项,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
  3. 如果存在,RARP服务器就给发送主机回复一个响应数据包,并将此IP地址提供给对方主机使用;
  4. 如果不存在,RARP服务器对此不做任何的响应;
  5. 发送主机收到从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就利用得到的IP地址进行通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消息,表示初始化失败。
需要清楚,与ARP不同的是RARP是主机向RARP服务器获取自己的IP地址。
RARP从概念上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服务器一般要为多个主机提供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该映射包含在一个磁盘文件中,而内核一般不读取和分析磁盘文件,所以RARP服务器的功能就需由用户进程来提供。更为复杂的是,RARP请求是作为一个特殊类型的以太网数据帧来传送的,其请求是在硬件层上进行广播的,不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
RARP协议是许多无盘系统在引导时用来获取IP地址的,一个RARP请求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它在分组中表明发送端的MAC地址,以请求相应IP地址的响应。另外RARP服务器的实现与系统相关。
对应于ARP,RARP请求是以广播方式发送,而ARP,RARP应答则一般是单播传送的。

关于ARP地址解析过程的源码剖析参见博文【Linux 内核网络协议栈源码剖析】ARP地址解析协议

参考资料: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TCP/IP 一》。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Monodyee/article/detail/73147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