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遥感影像是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数据,对于地理国情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等意义重大,在军事、商业、民生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星影像获取能力的提升,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效率大幅提升,形成了低空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宽视角多角度、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共存的格局。
该卫星是 NASA 陆地卫星计划中的第 2 颗,于 1975 年发射,旨在以中等分辨率获取全球季节性数据
传感器种类齐全,满足了不同用途的对地观测需求,但是也造成了遥感影像数据格式不统一、耗费大量存储空间等问题,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常常面临较大的挑战。
以土地分类为例,以往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分类,往往依赖大量人力进行标注和统计,耗时长达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加上土地类型复杂多样,难免也会出现人为统计失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的获取、加工、分析,也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常用的土地分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以 GIS 为基础的传统分类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依据的分类方法,以及利用神经网络语义分割的分类方法。
GIS 是处理遥感影像时常需要用到的工具,全称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又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它把关系数据库管理、高效图形算法、插值、区划和网络分析等先进技术集成起来,让空间分析变得简单易行。
利用 GIS 的空间分析技术,可以获取对应土地类型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识别土地特征并进行判断。
传统的土地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它是指用已确认类别的训练样本像元,跟未知类别像元作比较和识别,进而完成对整个土地类型的分类。
在监督分类中,当训练样本精度不够时,通常会重新选择训练区或人为目视修改,以确保训练样本像元的准确性。
非监督分类是指不必提前获取先验类别标准,而是完全按照遥感影像中像元的光谱特性进行统计分类,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预少。
借助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极大提高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效率和准确度。
语义分割是一种端到端像素级别的分类方法,可以加强机器对环境场景的理解,在自动驾驶、土地规划等领域应用广泛。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技术,在处理像素级分类任务时,其表现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复杂、细节信息丰富,地物间光谱差异不确定,很容易导致分割精度低,甚至产生无效分割。
利用语义分割处理高分辨率、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更准确地提取图像的像素特征,迅速且准确地识别特定土地类型,进而提高遥感图像的处理速度。
常用的像素级语义分割开源模型包括 FCN、SegNet 和 DeepLab。
1、全卷积网络(FCN)
特性:端到端语义分割
优点:不限制图像尺寸,具有通用性和高效率
缺点:无法快速进行实时推理,处理结果不够精细,对图像细节不敏感
2、SegNet
特性:将最大池化指数转移至解码器中,改善了分割分辨率
优点:训练速度快、效率高,占用内存少
缺点:测试时不是前馈(feed-forward ),需要优化来确定 MAP 标签
3、DeepLab
DeepLab 由 Google AI 发布,主张用 DCNN 来解决语义分割任务,共包括 v1、v2、v3、v3+ 四个版本。
DeepLab-v1 为了解决池化引起的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了空洞卷积的方式,在增大感受野的同时不增加参数数量,同时保证信息不丢失。
DeepLab-v2 在 v1 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尺度并行,解决了对不同大小物体的同时分割问题。
DeepLab-v3 将空洞卷积应用在了级联模块,并且改进了 ASPP 模块。
DeepLab-v3+ 在 encoder-decoder 结构上采用 SPP 模块,可以恢复精细的物体边缘。细化分割结果。
目的:在 DeepLab-v3+ 基础上,开发用于土地分类的 7 分类模型
数据:源自 Google Earth 的 304 张某地区遥感图像。除原图外,还包括经过专业标注的配套 7 分类图、7 分类 mask、25 分类图、25 分类 mask 图像。图像分辨率为 560*560,空间分配率为 1.2m。
调参代码如下:
- net = DeepLabV3Plus(backbone = 'xception')
- criterion = CrossEntropyLoss()
- optimizer = optim.SGD(net.parameters(), lr=0.05, momentum=0.9,weight_decay=0.00001)
- lr_fc=lambda iteration: (1-iteration/400000)**0.9
- exp_lr_scheduler = lr_scheduler.LambdaLR(optimizer,lr_fc,-1)
训练详情
算力选择:NVIDIA T4
训练框架:PyTorch V1.2
迭代次数:600 epoch
训练时长:约为 50h
IoU:0.8285(训练数据)
AC:0.7838(训练数据)
教程使用
教程中的样例展示文件是 predict.ipynb,运行这个文件,会安装环境,并展示已有模型的识别效果。
项目路径
测试图片路径:
semantic_pytorch/out/result/pic3
掩膜图片路径:
semantic_pytorch/out/result/label
预测图片路径:
semantic_pytorch/out/result/predict
训练数据列表:train.csv
测试数据列表:test.csv
使用说明
训练模型进入 semantic_pytorch,训练的模型被保存在 model/new_deeplabv3_cc.pt。
模型采用 DeepLabV3plus,训练参数中,Loss 采用二进制交叉熵。Epoch 为600,初始学习率0.05。
训练指令:
python main.py
如果使用我们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则使用保存在 model 文件夹中 fix_deeplab_v3_cc.pt,在 predict.py 中直接调用即可。
预测指令:
python predict.py
问题 1:为了开发这个模型,你都通过哪些渠道,查阅了哪些资料?
王岩鑫:主要是通过技术社区、GitHub 等渠道,查看了一些 DeepLab-v3+ 的论文和相关项目案例,提前了解了一下都有哪些坑、怎么克服,为后续模型开发过程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查询解决,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问题 2: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怎么克服的?
王岩鑫:数据量不是很够,导致 IoU 和 AC 的表现一般,下次可以用数据量更丰富的公开遥感数据集试试。
问题 3:关于遥感还想尝试哪些方向?
王岩鑫:这一次是对土地进行分类,接下来我想利用结合机器学习和遥感技术,对海洋景观和海洋要素进行分析,又或者结合声学技术尝试对海底地形进行识别和判断。
此次训练所用数据量较小,在训练集上 IoU 及 AC 表现一般,大家也可以尝试用已有公共遥感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一般情况下训练越充分、训练数据越丰富,模型表现越好。
本系列的(下)篇文章中,我们汇总了 11 个主流的公共遥感数据集,并将其做了归类整理。大家可以依据本文提供的训练思路,按需选用,训练更完善的模型。
—— 完 ——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