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方案
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朱文年
一、研究的背景
1、当前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各类产业的领头羊,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因此,在我们小学信息教育中,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视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2、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缺少教学活动设计理论指导,沿用其他传统科目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缺少经过验证的教学活动设计成果。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还处于探索阶段,小学课堂教学还离有效、高效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其现实意义表现在: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的有效方式,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备课环节)后(反思环节)的注意事项
3、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出一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参考标准,为其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研究的要点(内容):
根据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选择性、多样性、灵活性、交互性、系统性的原则,以及本人的研究专长,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开展小学《信息技术》备课有效性的研究;
2、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3、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4、开展评价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量化指标研究。
研究的策略(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等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操作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表现及变化。
4、案例分析法: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重个案分析和积累。
四、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
1、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
2、收集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1年6月)
1、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反思,努力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行的转变,形成新的经验、规范。
2、做好实验中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反馈信息、制定对策,形成并完善实验理论和目标。
3、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多在,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结论。
总结阶段(2011年7月—10月)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五、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出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我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2、探索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3、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经过验证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教案集、课件、教学实录等,并制成光盘参考或推广。
六、成果形式:
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例、结题报告等。
七、研究人员简介:
朱文年,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相城区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任学校教技室副主任(兼任学校信息办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教技工作,担任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有多篇论文(课件)在国家级、省、市、区级报刊(刊物)发表或获奖。全面主持负责本课题研究。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