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线程的诞生是因为进程创建和销毁的成本太大,但是也是相对而言,如果频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那么这个成本就不能忽略了。
一般有两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效率,一种是协程(这里不多做讨论),另一种就是线程池
假如说有一个学校食堂窗口的老板想到给学生提供外卖服务,而且有一个奇妙的想法,每当需要送外卖就现场雇一个学生来送,然后解雇。(就相当于平时的有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来处理),但是老板还是觉得频繁的雇佣和解雇学生的成本太大,于是老板又有一个点子。指定一个指标,外卖员的人数扩张到3个人,但还是随着外卖的数量逐步雇人。于是再有外卖来了老板就看,如果外卖员不足3人,就雇一个去送,若有3个人了,就先把外卖放到一边,等3个外卖员空闲时在送。这样的方法就类似于线程池。
这样把线程创建好,放在“池子”里,后续用的时候直接从池子里取就好,不用系统进行创建,不用时还是放到池子里,不用系统销毁。那么为什么从池子取的效率就比创建新线程高?因为从池子取这个动作,是纯用户态的操作,而创建新的线程,这个动作则是,需要用户态+内核态互相配合。
线程池对象不是我们直接new的,而是专门通过一个方法,返回一个线程池对象,这种设计模式,就叫做工厂模式。
我们通常创建对象,使用new关键字。使用new就会触发构造方法,但是构造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很多时候构造一个对象,希望有多种构造方式,多种方式就需要多个版本的构造方法来实现。但是构造方法要求方法的名字必须是类名,不同构造方法,就只能通过重载的方式来区分了。
实践中,一般单独搞一个类,给这个类搞一些静态方法,由这些静态方法负责构造出对象
-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pool.submit(new Runnable()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run()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的几种方式
上述几个工厂方法生成的线程池,本质上是 ThreadPoolExecutor 类的封装,这个类功能非常丰富,提供了很多参数,标准库上述的几个工厂方法,其实就是给这个类填写了不同的参数用来构造线程池。
(线程池的真正实现类是ThreadPoolExecutor).
可见线程池有许多的参数具体如下: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
线程池中会有一个最小的线程数量(核心线程数),即使这些线程处于空闲状态,也不会被销毁(除非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为true)。当提交一个任务交给线程池后,线程池首先会检查当前线程数是否到达核心线程数,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线程来处理这个任务。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
如果当前线程数已经达到核心线程数,此时继续有任务添加,则会被缓存到工作队列中,如果队列也已经满了,就会创建一个新线程来处理这个任务(不是核心线程),但是线程不会无止尽的创建,最多创建的线程的数量就是有maximumPoolSize定的
keepAliveTime(线程限制超时时长):
如果一个线程处于空闲状态,并且当前线程数大于核心线程数(该空闲线程不是核心线程),那么在一定时间后该非核心线程将会被销毁(如果将allowCoreThreadTimeOut为true,一定时间后,空闲的核心线程也会被销毁)。这个时间就是keepAliveTime
unit(keepAliveTime的单位):
用来指定keepAliveTime的单位的,一般常用的单位有,TimeUnit.MILLISECONDS(毫秒),TimeUnit.SECONDS(秒),TimeUnit.MINUTES(分)。
workQueue(工作队列):
用来存放线程池中的任务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这里的队列是什么。需要优先级,就可以设置PriorityBlockingQueue,不需要优先级而且任务数目相对固定,可以使用ArrayBlockingQueue,如果不需要优先级,并且任务数目变动较大,可以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
工厂模式的体现,使用threadFactory作为工厂类,由这个类负责创建线程,主要是为了,在创建线程过程中,对线程的属性做出一些修改。可以更方便的创建线程。
handler(线程池的拒绝策略):
一个线程池的任务容量达到上限,继续往线程池里添加任务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效果,JDK提供了4种策略
当线程池的线程数目达到最大线程数时,所执行的策略。 Executors给我们提供了四种常用的拒绝策略。
在使用线程池时,需要设置线程数目,那么设置多少合适?N?N+1?2N?都不是。
一个线程执行的代码主要有两大类:
假设一个线程的所有代码都是cpu密集型,这时线程池的线程数量不应该超过N,设置比N更大时,也无法提高效率了(cpu吃满了)此时更多的线程反而增加了调度的开销.
再假设一个线程的代码都是IO密集型。这时程序不吃cpu,设置的线程数就可以超过N
所以代码不同线程池的线程数目设置就不同,就无法知道一个代码具体内容是cpu聚集多一些,还是IO聚集多以一些。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实验的方式,对程序进行性能测试,实验过程中尝试修改不同的线程池线程数目,看看那种情况下最符合要求
- class MyThreadPool{
- //任务队列
- private BlockingQueue<Runnable> queue= new ArrayBlockingQueue<>(1);
- //通过这个方法,把任务添加到队列中
- public void submit(Runnable runnabl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此处的拒绝策略是阻塞等待
- queue.put(runnable);
- }
- public MyThreadPool(int num){
- //创建出n个线程负责执行上述任务
- for (int i = 0; i < num; i++) {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 //让这个线程从队列中消费任务
- try {
- while(!Thread.interrupted()){
- Runnable runnable = queue.take();
- runnable.run();
-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 t.start();
-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MyThreadPool myThreadPool = new MyThreadPool(4);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 int id = i;
- Thread.sleep(500);
- myThreadPool.submit(new Runnable()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run() {
- //这里不能使用i因为匿名内部类的变量捕获,类里要使用不变值
- System.out.println("id" + id);
- }
- });
- }
-
- }
以上就是博主对线程池知识的分享,如果有不懂的或者有其他见解的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私信博主,也希望多多支持博主之后和博客!!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人工智能uu/article/detail/1022034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