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现在的AI生成内容,本质上就是用户白嫖大模型的算力。”有AIGC领域行业人士曾这样说。但这种C端的白嫖马上就要结束了。
近日,百度文心一言推出会员收费模式,成为国内首个面向C端收费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产品,单月购买价格为59.9元,连续付费为49.9元,如果附加上文心一格的AI绘图功能,单月会员收费99元。
相比每月20美金(146.38元)的GPTPLus,以及每月8(58.5元)美金的文本转图像模型Stable Diffusion会员,文心一言+文心一格每月99元的会员费可谓是良心价。用一句直播间的推广话术,99元,也就少喝两三杯咖啡的事儿。
不过,行业人士对百度大模型产品收费褒贬不一。有人认为,AI大模型应用尚不成熟,过早收费结果就是远离;也有人支持收费,认为后面入局大模型的企业越来越多,现在不收,以后就不好收费了。
事实上,国产大模型的B端付费模式早就存在,包括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大模型都开始收费,但C端收费可能会成为大模型产品新的分水岭。
一位视频创作者表示,自己并不在乎AI生成的价格,而是希望产品能真正为自己的视频创作带来便利。
也就是说,C端是否愿意付费的关键在于,大模型产品能否对用户足够有用,而足够有用的前提是,用户能否以最低成本掌握使用大模型产品提示词的技巧。
如果这些条件都能达到,C端用户付费是必然。而且,一旦对某个工具形成使用习惯,用户使用路径转移成本比较高,未来在同类产品中占据先发优势。
由于算力投入大,一直烧钱,国内大模型其他产品也不是不想收费,只是产品还没有达到用户付费的要求。妙鸭相机产品负责人曾经解释,为什么AIGC产品那么多,但付费的并不多。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而不是信息严重匮乏的时代,AIGC本质上跟珍妮纺纱机一样,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还是要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如果AI生成的写真质量达不到线下写真质量的70%、80%甚至90%,在我看来就很难有商用价值。”
这个道理,用在大模型身上同样适用。简单来说,如果产品不好用,就很难谈商业化。
一直烧钱
从今年年初开始,互联网巨头就开始进军大模型,百度文心、阿里通义、华为盘古、讯飞星火、商汤日日新等大模型悉数登场。到了今年年中,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国内10亿以上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已经接近80个。
但这场沸沸扬扬的大模型盛宴并没有一家赚钱,全部以烧钱补贴为代价。
比如,微软旗下用户量高达150万的AI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平均每个月在每个用户身上都要倒贴20美元,最高能倒贴80美元。也就是说,Copilot每个月至少亏损3000万美元,一年下来亏损3.6亿美金。
不止微软,谷歌、亚马逊、Adobe、Zoom等巨头也面临同样的赔钱问题。虽然目前大模型产品除了给使用次数设限,还悄然提高会员价、或是“偷换”小模型……但依旧很难整体扭转亏损局面。
为什么会亏钱?主要还是训练通用大模型需要高昂的算力成本。
根据国盛证券报告显示,GPT-3 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 140 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 LLM(大型语言模型),训练一次的成本介于 200 万美元至 1200 万美元之间。
以 ChatGPT 在 1 月的独立访客平均数 1300 万计算,其对应芯片需求为 3 万多片英伟达 A100 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 8 亿美元,每日电费在 5 万美元左右。
而从今年8月大模型陆续向大众开放商用之后,百度搜索“AI伙伴”功能正式开放,仅当日的访问用户数就突破了400万。可见,百度的算力和电费成本也不低。
除了每日固定的算力和运营费用以外,为了避免AI侵权带来的高额诉讼费用,大模型公司还需要“购买”名人形象和语音版权。
在与Meta公司的合作中,明星们只要配合6小时,被记录肖像信息,用于“和大众聊天”,最高就能获得500万美元的费用。收费是必然的结果。
C端收费先过产品关
大模型走到前台,市场期待的是应用意义上的“产品化”,能够解决什么样的客观问题,能解决问题的应用,才是有商业价值的应用。
目前来看,大模型最直接的应用,是语音助手,而语音助手应用最顺利的领域是汽车。文心一言已经收获了吉利、长城、红旗、东风日产、岚图,ChatGPT接入奔驰,星火大模型接入广汽,华为盘古接入赛力斯……这也是大模型最容易商业化的场景之一。毕竟,对于车载场景来说,语音助手应用是刚需,也是比较成熟的B端落地领域。
目前,大模型的B端应用已经出现各种定价方法,包括按照时间段收费、按调用量收费以及各种包含硬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中,按照调用量定价的大模型又可以分为token计费以及按照查询次数收费。
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 API 接入方式,采用后付费日结模式:为每个在白名单中的已实名腾讯云企业账号提供累计10万 tokens 的免费调用额度;以资源包的形式发放到腾讯云账号中,优先扣除。在免费额度用完后,按如下价格进行计费。
在今年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将大模型商业化与钉钉现有服务融合,落地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方案是按照调用次数收费。具体来看,在钉钉专业版年费9800元基础上,增加1万元即可获得20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增加2万元即可获得45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相当于一次调用平均5分钱左右。
与此同时,国外的大模型先行者实现收入激增,比如微软,每月大模型应用的收入已经达到数千万人民币,并且保持20%以上的月均增速。
据自媒体冰鉴科技研究院报道,OpenAI公司收入增长也超出预期。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按照OpenAI目前的营收增速,这家公司有望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销售AI软件和算力产生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高于该公司此前对股东报告的收入预测。
如今,百度文心的收费打开了大模型通往C端收费的大门。
今年10月,中文在线发布了自己的“中文逍遥”大模型产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效率,从而获得更多收入。据统计,中国有超过2000万作家,如果其中1/10愿意为这种服务付费,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事实上,无论是首月用户留存率,还是目前用户的日常使用情况,相比其他的产品,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使用情况都不容乐观。
红杉资本《Generative AI’s Act Two》显示,相比普通产品最高85%的留存和日/月活,用户体验过生成式AI产品后还愿意继续用、或是每天打开的比率都非常低,只有56%和41%。
这也意味着不少用户还没挖掘到生成式AI产品有必要使用的价值。而Nature在一项16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中也发现,那些在研究中使用AI的科学家中,,认为AI工具现在已是“必需品”的人只占4%。
换句话说,AI大模型产品想要收费,必须先过产品关。如果AI产品的功能无法匹配上它的价格。那么,AI大模型C端收费就是个陷阱。
这或许是国内其他大模型产品还未迟迟启动C端付费的重要原因。
读者福利:如果大家对大模型感兴趣,这套大模型学习资料一定对你有用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包括:大模型学习线路汇总、学习阶段,大模型实战案例,大模型学习视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书籍PDF。带你从零基础系统性的学好大模型!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