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长尾效应

长尾现象 csdn、
百科名片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英文名称Long Tail Effect。“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新竞争力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目录

长尾效应概述
基本内容
长尾理论与长尾效应
实例验证
传统行业——若隐若现的长尾效应
总结语
展开

编辑本段长尾效应概述

简单概述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 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Noble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Laws是这样总结这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现在很热门的 WEB2.0概念在很多方面也正是很好的利用了长尾效应。试想如果仅仅是把一本百科全书的所有内容搬运到网页上的情况会怎样?这样的话,内容就是死的,用来满足大部分 知识需求的,却无法完整的涉及到一些稀有需求,而所有这些稀有需求的总量是庞大的惊人的,这就是长尾所在。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长尾理论的起源

  2004年10月,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 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提出长尾(LongTail)理论,他告诉读者: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克里斯举例:在互联网的音乐与歌曲、新书甚至旧书等等的销售中,尽管单项的热门制品畅销,高居营业额的前列,但是,由于仓储的无限和联邦特快的存在,使得那些看上去不太热门的制品也在创造着出乎意料的营业额,竟然成为这些新媒体销售收入的主要部分!

长尾理论的问世

  自2004年“长尾理论”问世以来,它已经跨越了新经济的疆界而进入传统经济:越来越多的行业注意到,长尾市场不是新经济的独家特权,而是在各个传统行业无所不在的现实。  从图1长尾模型的 曲线可以看到:需求曲线中最高端的红色的部分是需求曲线的头部,而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蛰伏的蓝色部分,是需求曲线的尾部。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更多企业注重需求曲线的头部,却忽视尾部,结果,实际形成了企业之间对头部的“ 红海”之争,而对蓝色所代表的更加广阔的“蓝海”市场,却有忽略之嫌。

长尾效应与中国市场

  把长尾理论运用到观察 中国市场中企业的市场策略的研究上,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企业比较重视坐落在需求曲线顶端的所谓一级市场或者少量二级市场,而对看上去蛰伏在需求曲线尾部的更加广大的中国市场了解、认识、重视不够。

相关统计

  观察过去20年一些外国家用电器品牌在 中国市场的由盛而衰,以及中国家用电器品牌全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面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家用电器进入中国家庭的早期,外国品牌基本上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而当中国品牌崛起的时候,外国品牌的市场策略转为退守发达城市,最终退守少数一级市场;但是,今天的一级市场早已不是20年前那种绝对引导全国消费的市场,而仅仅是几个超大市场而已。因此,这些品牌实际上已经沦为区域品牌——尽管这些优秀品牌在这些市场还有较大影响。  理所当然的是,这些采取紧缩市场策略的企业的媒介策略,也采用了守势,回归区域媒体,使得品牌的影响力下降到少数区域。未来,这些优秀的品牌若想翻身、重新成为中国品牌,恐怕要跨越极高的门槛。  在中国市场,其它行业也有类似现象。

“二八”市场

  产品的“二八”市场呈现“长尾”分布。  当我们研究中国市场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一些企业的产品营业额中,竟然存在一
   中国市场长尾效应

中国市场长尾效应

个特殊的“二八市场”。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品牌和国外优秀的品牌在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品牌正在按照稳固一级和二级市场,将品牌的延展扩大到三级以下的纵深市场;而其媒体策略,也采取综合使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的策略。

编辑本段长尾理论与长尾效应

二八法则的挑战

   长尾效应    互联网的普及令很多规律正在改变!  长尾(TheLong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
   中国市场长尾效应

中国市场长尾效应

“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长尾模型分析

  :在一个xy的坐标系里面,y对应销售收入,x对应同一产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一般会出现名列前茅的几个品牌占据大部分的部分,其他无数的小品牌占据小部分。于是,几个主导市场的品牌占据了图中大面积的红色部分,其余的品牌占据了长长的“蓝尾”。这也就是二八法则说的,20%的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  Chris关于长尾的提出是基于他对娱乐市场的观察而得出的。通过对传统娱乐业和网络娱乐业的对比,Chris发现由于成本和规模的限制,传统娱乐业只能覆盖那些20%的主流(Hits)而忽略了后面的尾巴(Misses)。但是,网络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Chris还指出,人们对主流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娱乐业自身经营的限制(不可能提供所有的选择),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Chris指出,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品位都会与主流有所偏离,并且当我们发现的越多,我们就越能体会到我们需要更多的选择。这样,现实的世界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PhysicalWorld)是一个短缺的世界。在这个基础上,Chris看到了Amazon,Vann-Adibé等 网络书店和影像店的出现推翻了传统的认知,他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去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样,当人们越多越多的关注那些被遗忘的事物,他们会发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如果互联网商家能够捕捉的这些 被遗忘的角落,就会有比主流市场更大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长尾。  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长尾理论对二八法则的挑战在于,80%的非主流元素形成的“长尾”不是仅占20%的份额,而是更多,可能达到甚至超过50%。

编辑本段实例验证

  由于长尾理论对现象的重新认识,可能会改变原来在 二八法则指导下的不少认识,过去的“不值得
   搜狐blog的长尾效应

搜狐blog的长尾效应

投入”会变得“值得投入”,过去的“不值得卖”会变得“值得卖”,过去的“不值得关心”会变得“值得关心”……

谷歌

   Google是一个最典型的“长尾”公司,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和个人,此前他们从未打过广告,或从没大规模地打过广告。他们小得让广告商不屑一顾,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想过可以打广告。但Google的AdSense把广告这一门槛降下来了:广告不再高不可攀,它是自助的,价廉的,谁都可以做的;另一方面,对成千上万的Blog站点和小规模的商业网站来说,在自己的站点放上广告已成举手之劳。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来自这些小网站而不是搜索结果中放置的广告。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代表了一个巨大的长尾广告市场。这条长尾能有多长,恐怕谁也无法预知。无数的小数积累在一起就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大数,无数的小生意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大市场。

亚马逊

  是又一个成功的“长尾”公司。亚马逊网上书店成千上万的商品书中,一小部分畅销书占据总销量的一半,而另外绝大部分的书虽说个别销量小,但凭借其种类的繁多积少成多,占据了总销量的另一半
   中国企业的长尾效应

中国企业的长尾效应

。一个前 亚马逊公司员工精辟地概述了公司的“长尾”本质:现在我们所卖的那些过去根本卖不动的书比我们现在所卖的那些过去可以卖得动的书多得多。  长尾现象或者说长尾效应,提醒我们,世道变了。原来我们认为的20%的关键客户已经不能带给我们80%的销售收入,原来我们认为的20%的主流商品也已经不能再带给我们80%的销售收入。这里,并不是关键客户和主流商品的销售变少了,而是我们原来不在意的“长尾”变得更长了,有点“肥”了,原来“边缘化”的部分占到的份额在增加。

二八法则与长尾效应

  世道如何在变?我们发现,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活动与传统的营销有三大变化,也由于这三大变化,原来二八法则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及事件发生的不平衡关系产生了动摇。  其一,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极少,它依赖的是一张几乎没有边际的网络,以及几乎没有约束的存储空间。互联网上的信息在于时间的积累和空间的不断扩张,在互联网上访问信息,不存在由于时空的原因导致擦肩而过的现象,同时在互联网上增加信息的成本都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举例来说,展览会是传统营销
   搜狐blog的长尾效应

搜狐blog的长尾效应

的一种主要方式,展览会有明显的时空概念,错过了展期,就无法看到展览会的展品,对参展商来讲,参展的面积限制了可以参展的内容,每增加一些展品,就需要扩大展位的面积,跟着就是参展费用的成比例增加。  其二,互联网上销售机会更多来自于消费者的“拉”而非销售商的“推”。传统的市场营销以“推”为主,特别是受时空条件的限制,销售商必须要追求最有效地利用可用的时空资源,于是把其20%的主流商品作为“推”的主要内容,把其20%的关键客户作为“推”的主要对象。展览会是这样,卖场的物品陈列和定向推广似这样,平面广告也是这样。在互联网上营销,信息被访问的主动权在消费者,消费者从销售商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查找他所需要的,由于消费者的个性差异,销售商提供的信息量越大,每一条信息被访问到的概率就越趋于相等。  其三,互联网上也有“推”的营销模式,但是基于互联网的“推”可以做得更精细。表现在推的对象更精确,面向的市场更细分。现在互联网上出现的广告方式,不仅有主流的内容相关和点击付费,更出现了交易付费的广告方式,即没有因互联网广告引起购买不需要向广告商支付广告费的营销模式。

《触及巅峰》

  曾有一位 英国登山者所写的叫做《触及巅峰》(TouchingtheVoid)的书,讲述两名英国登山者在 秘鲁 安第斯山脉的历险故事。让人兴奋的并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它在出版10年后才成功登上《 纽约时报》的图书畅销榜、并被改编成电影记录片 背后的故事——这本书出版于1988年。是什么力量使它重返市场?是互联网营销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革。这本已被遗忘的书就是凭借互联网再度火起来——亚马逊网站将其列在同类新书的选择参考之列,并附上了其他读者的评价留言,使这本早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中的作品再次有了面对读者的机会。这机会不再昙花一现,而是将永远持续,其发行销售的渠道将被无限延伸下去。  在 互联网商业模式破晓时分,曾有人提出过一个“微支付”的概念,即通过为用户提供下载音乐和游戏服务盈利,但在当时并没有得以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模式的不断成熟,以及在互联网上创业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这个曾经破灭的希望再度被人们拾起。雅虎目前已经实现了这种微支付体系。这种通过“小钱赚大钱”的商业模式在电子商务领域也获取了成功。eBay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作为一家线上拍卖网站,eBay开创了一种买主同时也是卖主的史无前例的商业模式,让数量众多的小企业和个人通过它的平台进行小件商品的销售互动,从而创造了惊人的交易量和利润。它的成功让人们看到,只要将尾巴拖得足够长,就会聚沙成塔,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长尾理念的三项法则

  长尾的提出是 互联网发展的一项重要里程碑。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很多约束。这也就为商家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长尾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企业自身定位以及战略和战术行为的思维方式。  对于如何抓住长尾市场,Chris提出了三项法则:  1、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获得。(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2、将价格减半,现在让它更低。(Cut the price in half.Now lower it.)  3、帮我找到它!(Help me find it!)

编辑本段传统行业——若隐若现的长尾效应

  传统行业中的长尾效应也许并不显着,但就在那些先行者的创新中,我们分明看到了长尾的影子。  2006年4月, 招商银行为其信用卡发卡量超过500万张而庆功,这一数字背后,是招行花3年时间终于占据了国内信用卡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更为出人意料的是,招行行长 马蔚华对外宣称,招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且其盈利“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这也打破了“做信用卡业务的前五年赚不到钱”的惯例。  作为这一成绩的具体执行人,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仲跻伟将此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招行此前在信用卡业务上对客户结构的一次重新梳理,在这个新的客户结构中,招行打破了原有的简单化的客户群体划分法,而是按持卡人的 产品生命周期进行了更为细化的分层管理客户,分别发行了学生卡( Young卡)、普卡、金卡和白金卡。  在以往的 客户定位上,商业银行与其它的传统商业并无两样,也习惯性地将客户群体分成高低等级,并维持着“二八法则”的惯性思维。招行信用卡的异处在于将“客户”个人化,而不是群体化,他们相信,发现每个客户过去被忽视的需求,聚集起来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长尾市场。  而强调“个人化”、“客户力量”以及“小利润大市场”,正是长尾市场的根本。在社会零售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今天,曾经叫喊了无数次的“客户力量”终于开始显现,而“小利润大市场”不仅是对传统工业社会商业准则的反水,也是传统商业面对长尾市场在意识上跨出的第一步。  对于更多的传统企业来说,对客户力量的理解,显然还缺乏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敏感性。不过不用担心,这场改变就要来临,不仅仅是音乐和 数字媒体产业,长尾将要影响的,将是整个传统商业。当然,影响不等于颠覆。

零售化语境下的竞争环境

  过去10年来,招行一直是国内 商业银行在业务上“创新营销”的典范,早在“一卡通”时代,招行就在国内银行界首开先河,上街摆摊设点、销售产品以及开展立体式的市场活动,这些意识和能力直到现在还是一些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  而招行销售文化形成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摸索 零售银行业务经验的缩影。在此之前,国内银行业务结构以传统的对公业务为主,企事业单位是各家银行的主要客户,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客户”,而数量庞大的个人用户群在银行界一直被长时间冷落。  从2004年开始,一场向零售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浪潮在商业银行界悄然掀起。在这背后,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大环境的原因,但“传统的对公业务开始出现增长疲态”却是根本上的动因。  在这一业务板块上,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严重同质化,利润空间逐渐萎缩,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多样化,使得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在向银行贷款之外,已经拥有包括证券市场等在内的多条融资渠道,企业客户在和银行打交道时,议价能力已经大为加强。商业银行要想在对公业务上继续保持高利率差的趋势近乎不可能,于是,这也直接推着各家商业银行都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空间也较大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这条“长长的被漠视的尾巴”,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商业银行们的未来成长空间。对此,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主管 个人银行业务的副行长 张耀麟也提到, 商业银行业务零售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各家商业银行现在到了建立“零售文化”的时候了。  在更大的行业范围内,这种“调整尾巴曲线的排列方式”的举措同样已经兴起,在竞争激烈的头部市场寻求不到理想的增长机会之后,一些企业正在对长尾市场利用新的排列办法进行整合。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在 电信增值业务上取得的成功或可为证:在传统的语音业务增长遭遇瓶颈的时候,正是增值业务(如 彩铃)这一长尾,支撑起了这些运营商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在这一场变革中,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模式开始从过去的“割裂状”转变成了“平台式”,将产品和服务打包整合在自己的电信业务“零售网络平台”中贩卖。  “银行不再是原来的银行”、“运营商也不再是以前的运营商”,越来越多的商业单位开始脱离原有的角色定位。社会零售化的背后,是传统商业不断寻找自己长尾市场的过程,而新的排列方法也总是在不断出现。同时,“客户力量”的重要性开始在各个行业凸显出来—无论银行还是电信运营商,最终客户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一张零售网络真实价值的基础。

寻找“长尾中的长尾”

  速达 软件公司将零售化语境的形成称之为“草根阶层”的胜利。这家面向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管理软件的公司自正式明确走“中低端”路线以来,一直在企业应同软件市场以“破坏者”的角色出现。  在此之前,定位在中高端、面向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软件一度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包括SAP公司以及国内的用友、金蝶公司在内的大小厂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在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产品“贵族化”,“拼了命似的”往大中型企业市场钻。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应用软件产品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动辄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预算,对于那些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来说,显然难以承受这样的高价位,这使得数量巨大的小企业和个人公司成为管理软件业一个“大大的长尾”而遭受冷遇。  2001年,速达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现任董事局主席的 岑安滨在看到美国的Intuit软件公司的成功模式之后,决定将其移植到中国市场—成立于1984年的Intuit是一家致力于开发个人理财和小型 财务软件的公司,其主打产品QuickBooks系列软件目前占据了美国小企业近4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则拥有高达600万家客户,目前,Intuit的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这个时候开始,速达将市场定位在这一“长尾”上,它连续推出多款定价在“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的产品,引爆了管理软件市场的价格战,大幅拉低了企业应用软件产品整体价格,并“逼”着多家厂商同样进入了这一领域。而速达在这一过程中则迅速起身,成为国内管理软件几大品牌之一。  在寻找到一个“长尾”之后,会发现在这个“长尾”背后潜藏着多个“小长尾”,之前的过程或许并不困难,但要寻找到“长尾中的长尾”并转化为商机却并不容易。  速达同样认为市场上存在多个长尾。过去几年,速达一直以“ 速达3000”为主打的产品拼市场,但在这一过程中,速达发现,一些潜在的庞大的客户需求会在无意间被忽视。比如软件的互联网应用环境为一些更为低端的用户创造了机会,可以“花几百块钱”通过ASP的方式来得到软件服务,这个看似单笔交易不大的生意却隐藏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包括个人理财和财务管理在内的应用软件市场又成了一个“长尾”。  而要完成寻找“长尾中的长尾”,事实上又回到了“长尾”的原点,那就是要相信“客户力量”的决定力,循着这一方向去寻找,或许就不难。   不是反水的反水  但“客户力量”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能够盈利。在零售化的大环境下,交易成本的问题已经举足轻重,面向长尾市场更是如此。  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的长尾理论,强调从传统意识中认为不能盈利或者难以盈利的长尾 巴中找到新的盈利点,而长尾的价值就在于“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这句含义并不明确的话对于互联网公司或许更有指导意义,但对于传统商业来说,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固定成本。在理论状态下,如果能够将固定成本降到足够低,供货量的大小就和单个产品的成本无关,此时量 大和量小的产品具有同样的市场开发价值。  但这在传统商业现有的游戏规则下近乎不可能,而要在“长尾市场”中做生意,传统商业仍不得不以传统的“销售量带来的收益打平或者超过成本”这一商业常识作为指导,如果在自己的“零售网络”中最终聚集的用户数量还是非常少的话,依然无法通过这种产品赢利。  这又是一个“规模经济”的话题。在仲跻伟看来,招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500万张是这一“ 大数法则”发挥作用的基础,有了这一“经济规模”之后,招行才可以在这个大树里面做客户分层管理,面向数量众多、需求千差万别的个人用户才可以将“个人化”(强调用户体验)附加到招行的零售网络中去。  在追求“ 规模经济”的同时,缩短交易层级,降低交易过程的成本也是一大难题。速达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将软件与互联网结合,在其类似ASP模式的互联网策略中,速达与最终用户之间的距离少了之前的经销商这一层面,而将软件通过租用或者客户帐号式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对于速达来说,这一过程不但挖掘到了个人用户这一“长尾”市场,而且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  事实上,类似的策略并不鲜见,浦发银行在个人业务上同样带有浓厚的互联网色彩,这家起步不算早的中小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支付结算等业务层面都跟其 网上银行紧密结合,希望藉由互联网平台拢聚人气,在个人业务这一“长尾”市场上打造出一张强有力的零售网络。  对于传统商业而言,长尾的价值在于长尾重构,重新排列其实就是一个对客户价值不断整合的过程,在将之前的尾部价值提升之前,需要寻找到新的重构技术和方法。  最后,我们也不难注意到,长尾效应最为成功的行业是互联网、娱乐和媒体业,这些行业的典型特点就是信息化和数字化。而银行的 信用卡、软件的网络化、电信的增值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仍然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这是否说明长尾理论在那些对数字化非常敏感的行业中更容易发挥效力呢?

逆向思维

  ——长尾不可全信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自问世之日起,便被新兴的互联网及新技术崇拜者奉为颠覆传统战略思维的圣经.  然而,长尾理论近日受到了来自 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安妮塔·埃尔贝斯的挑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理论或书籍面世,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自以为了解的社会运作方式。2006年的《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就是其中之一。该书认为,互联网及其似乎无限的选择正在改变经济和文化的面貌。  最近,发表在《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对此予以了驳斥,并表示,当今社会出现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类型。长尾理论的提出者、《连线》(Wired)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认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小众产品。原因很简单,互联网赋予了消费者无限的选择空间让一切成为可能。一家唱片店只有放得下固定数量唱片的货架空间,而对iTunes来说,只要服务器存储容量够,它就可以连接几百万首歌曲。 因此,安德森认为,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由此,企业管理者不得不相应调整他们的商业计划。自两年前问世以来,《长尾理论》一直在硅谷(Silicon Valley) 被奉为圣典。先前那些可预见商业前景一般的商业计划频频援引《长尾理论》加以佐证,原因是该书显然已经证明互联网不仅仅是少数大热门的领地。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会遭到遗憾和轻蔑的目光,就好像后者刚刚承认还在使用Kaypro电脑一样。  如今,这种情形可能就要发生改变了,这都要归功于 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安妮塔·埃尔贝斯(Anita Elberse)的一篇文章(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将于8月刊登此文,敬请关注)。埃尔贝斯教授采用了严格的统计方法,对娱乐和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严谨程度堪比棒球数据分析员的专业精神。埃
   长尾效应理论模型

长尾效应理论模型

尔贝斯教授在分析了在线视频租赁和音乐购买数据后发现,消费者在网上的购买行为模式和在实体商店里基本一样。热门产品市场的重要性丝毫没有被“小众”产品削弱,而且有证据显示,互联网实际上正在使热门产品的地位不断增强,而不是萎缩。可别急着丢掉那些旧范例!  长尾理论或许是错的。对此,安德森在他的长尾理论博客 [1] 上回应道,他和埃尔贝斯教授的分析之所以有悖,大多是因为双方对“热门”和“非热门”,或者《长尾理论》书中提到的“头”和“尾”,的定义不同。除此之外,安德森对埃尔贝斯教授大加赞赏,并表示他欢迎这种对长尾理论的严格审视。除了严谨的数据分析之外,埃尔贝斯教授还提醒读者,大量定性社会研究表明《长尾理论》在描述促使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因素上可能是错误的。《长尾理论》认为,读者和电影观众急于摆脱实物库存带来的束缚,这样他们就能够在长长的尾巴上的成千、成百万的作品中流连忘返。但是埃尔贝斯教授表示,研究显示即便在文化消费当中,我们也经常是非常从众的。我们喜欢体验别人正在经历的事情,仅仅是别人正在经历和喜欢某样东西的事实都会使我们对之青睐有加。我们远远不是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品位的个人主义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乐意有人提议我们应当追从什么。

争论

  消费者行为的要素。在形成自己的品位的过程中,我们是希望无限的选择,还是喜欢从众、跟随他人的好恶?  读者可能还记得,在《长尾理论》刚刚面市的时候,我们对它表示过的怀疑。现在回想起来,《长尾理论》 似乎也在遵循《连线》杂志许多文章的套路:选择一个半真半假、略有点意思、科技感十足的想法,铺天盖地地吹捧一番,然后把它归到能够颠覆世界的一类。《长尾理论》畅销不衰的部分原因和这个理论本身一样有意思。  首先,它不吝笔墨地奉承其读者──很多都身处科技行业,声称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此外,由于许多科技精英对传统的文化供应商(如录音棚和电影工作室等)持有轻蔑的看法,他们倾向于欣赏一切预见传统文化势力遭到侵蚀的说法。  博客也在宣扬长尾理论方面扮演了特殊的角色,这也毫不意外,因为长尾理论宣称,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博客也可能赢得大量读者。但可悲的事实是,博客领域和其它文化产品一样也受到“热门驱动”理论的影响:只有很小部分的博客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浏览量,还有很多博客根本无人问津。  互联网显然正在改变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但是这些变化似乎并没有涉及长尾理论预言的需求曲线急速变平的现象。虽然全新的文化产品──比如YouTube视频等确实正在崭露头角,但是它们似乎很快就陷入了“前谷歌(Google)时代”上演的“胜者为王”的老戏路。看着吧,可别急着丢掉那些旧范例!热门还是冷门?

编辑本段总结语

  长尾效应不可全信,但是不可不重视,因为,例外总是以正统为前提。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yphoebe/archive/2012/05/16/250385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人工智能uu/article/detail/90645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