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笔者在这个行业里面耕耘 10 年有余,在跟年轻朋友交流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问笔者一个问题:“我用什么方法才能成为像我主管那样的人?”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尴尬,因为很难用只言片语说清楚应该用什么样的既定方法去实现。“主管”这个人设被赋予了大量的标签和职能,其修炼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与其自身的思考深度及机遇也有很大关系。笔者思考良久,决定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成长,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笔者读过 TED 大会新锐演讲者简·麦戈尼格尔写的《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其中写到:满意的工作从两件事开始,一是有明确的目标,二是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步骤。
有明确的目标可激励我们采取行动,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有可操作性步骤可确保我们立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需要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一张明确的阶段性画像,这张画像一定是自己内心所向往的。
或许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目标,而制定目标这件事跟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你去寻找自己的目标,这跟不认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出门可能摔倒是一个道理。
作为程序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为了团队的业绩夜以继日地加班、敲代码,没有时间谈恋爱、思考甚至吃饭,更别提花时间规划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在斑斓多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
大量的物质去追求幸福感,很容易迷失其中,忘记自己的根本需求,把挣钱作为唯一目标。当然,挣钱这个目标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它和你的其他目标一样,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武术大师想学习李小龙的所有武功,李小龙拿出两杯倒满水的杯子,告诉这位武术大师,如果想把第2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1个杯子,就需要先把第1个杯子里的水倒掉。所以,如果想找到自己的真实目标,就需要清空自己的错误思维,不要把当前目标当成唯一目标。
既然因为爱好或生活选择了程序员这个职业,我们就更应该清晰地构思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让自己知道程序员的进阶方向在哪里。在忙碌的一周里找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下午,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不接听电话、不看微信,也不看技术文档,尝试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最终目标,然后构建自我的阶段性目标。
如果大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则不妨参考Steve Pavlina的How toDiscover Your Life Purpose in About 20 Minutes文章来尝试在短时间内找到并构建自己的目标,这里给出如图7.1所示的思维导图,以总结Steve Pavlina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快速构建自己的目标的步骤。
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便成功了一半。如果已经构建了技术主管这个阶段性目标,接下来就需要反复做唯一的选择,每天从起床那一刻开始,就应该体验技术主管的身份。那么,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呢?
1.必备技能准备
业务人员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只关注业务实现,对算法和组件只停留在“用”的阶段,不会深入了解算法、网络传输协议和组件实现思想等更进阶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在目前工作中所用到的技术体系去深入学习,这样才会具备技术主管的主要技能:追求最优化的实现,剖析问题的本质及整体业务架构。
2.从技术主管的视角去工作
这里讲的“视角”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业务上,技术主管的角色一定不能有业务边界,需要跳出自己的业务范畴,以上下游的高度去思考,把自己的业务和其他业务串联成整体看问题;带着业务目标去看待每一次的项目实现,充分考虑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每一次的项目实现对目标的影响。假设一个方案在实现后刚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从技术主管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思考是不是可以超越这个“刚好”,把业务做得更完美。
3.学会用户思维
在设计、研发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带入自己的专业信息及思维方式,使得用户在接触我们的产品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最让人崩溃的产品大致如此。技术主管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把这些专业知识传递给用户,在发现产品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时也应该及时纠正。
4.建立经济视角
作为技术主管,建立经济视角非常重要,因为技术主管应该对团队的ROI有更周密的考虑。研发部门往往被视为成本中心,技术主管却是商业战场上的特种兵,在其领导下的每一个人及写出的每一行代码都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有极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有超强执行力和自我思考能力的研发团队可以改变整个战局。所以,作为战术领袖,技术主管一定要有经济视角,充分掌握实现更优的投入产出比的方法,合理思考事情怎么做、谁来做及会怎样,以实现公司的商业价值为终极目标,化解研发团队是成本中心的误解,将研发团队塑造成效率中心和成果中心。
5.成为内部BD(商务合作)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但正如上面所讲的经济视角一样,项目以实现公司的商业价值为目标,当以结果为导向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不再局限于写代码,而是要对资源做整合,同时需要通过沟通来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并且建立集体意志,让所有人都认同并围绕相同的目标去工作,甚至把不同部门的人临时编排在一个虚拟组里,而这一切的促成都离不开BD。
6.规划团队从规划自己开始
具体做法是合理安排时间和做好工作计划,建立阶段性目标并实现,用阶段性的成果去建立认同性的动机,然后提高标准来完成进阶,用每一次的成功去激励自己坚定地做唯一选择。
7.数据驱动
指利用数据的力量去激活自己和团队的状态,关注结果数据且分享给团队,并对数据做出实时反馈,从成功的数据中得到鼓励,从失败的数据中总结出不足并调整方案。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已经发生的,重点还是现在,所以请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并且把希望传递给自己的团队,带着希望去告诉大家失败数据产生的原因及接下来的做法。
如果你一直处于“有经验的技术主管”状态,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对事件的敏锐洞察能力,当一件能够让你独立完成且把能力付诸实践的任务发生时,请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在接到这样的任务以后,你需要快速地从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焦虑状态中抽离出来,平静地用自己的经验去分析业务目标和实施路径,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那么自然和熟悉,因为你时刻为此准备着,而且这一切本就属于你。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