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强度分析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动态变化特征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分层量化方法。针对转换层在多个时间段内对多个地类转换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过渡模式,既能表征转换规模与强度,又能直观快速地识别转换的稳定性模式,有助于转换层将转换模式与过程相联系。本研究利用强度分析方法,分析了1980~2015年衡阳不同土地利用类别间的转移,并采用一种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对2015~2045年的LULC多情景预测进行研究。1980~2015年,2005年是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的重要转折点,该时间点之后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速度是该时间点之前的3倍。建设用地和裸地的转入与耕地的转出总是活跃的。造成林地大量流失的原因是林地占衡阳的比例最大。耕地转出和森林转出对建设用地转入的贡献更大,但其转换机制不同。在衡阳检测到从耕地到建设用地的稳定趋向转换模式。PLUS模型证实,林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将减少,但未来减少的速度将放缓,而水域面积将略有增加。本研究丰富了强度分析的方法,可为衡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的作者们采用了强度分析方法,旨在探讨衡阳地区过去30余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特征,针对该方法转换层当涉及到更多的时间点地图和土地类别时,研究者使用强度分析的转换层较为繁琐,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转换图谱来表征更全面的信息。此外,文章的作者们利用PLUS模型开展衡阳未来多情景预测研究,并综合OA、FoM以及TOC方法综合评估了该模型在该地区的适宜性,其表现可观。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
图2 研究框架
图3 转换图谱示意图
图4 衡阳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每一个气泡意味一种转换过程,间隔1、间隔2以及间隔3分别代表1980~1995年、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强度偏离=Rtin–Wtn)
图5 2025~2045年衡阳市多情景预测(BAU:历史发展情景;ED:经济发展情景;EP生态保护情景)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