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100种思维模型之路径依赖思维模型-98_路径依赖模型思考怎么写

路径依赖模型思考怎么写

        惯性的力量、固定模式 等在一定程度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又译为 路径依赖性 ,其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01 、何谓路径依赖思维模型

        一、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 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

        即,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我们轻易走不出去。

        由以上概念可推知: 路径依赖的本质除了行为层面,还有一种是心理需求层面产生的。

        如, 大脑的自我保护意识会让自己“自动化的去选择”曾经尝试过的事物,或者走过的路,而不会选择陌生的赛道,因为有部分 “风险机制” 在。

        综上, 在一定程度上, 路径依赖 在每个人身上都是真实存在的, 从行为到个人意识,良好的路径依赖可以培养自己的“优质习惯”,不好的“路径依赖”会让自己陷于“负循环”。

        二、路径依赖思维模型

        所谓 路径依赖 思维 模型 ,就是将 路径依赖思维 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在解决问题,做决策时,要警惕 路径依赖 ,即培养、坚持好的的路径依赖,即“持续的深耕,越钻越深”,助力自己成长;淘汰、放弃不好的路径依赖,即放弃思维惯性,坏的习惯等,助力自己变更好。

02、路径依赖思维模型案例

        一、猴子实验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

        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

        把新来的猴子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起初, 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

        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

        这个实验仔细想想,挺可悲的!而对于我们人类呢,很多时候亦是如此,如 “怒路症”。

        什么是 怒路症 ?

        路怒症 是专指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驾驶员的攻击性以及愤怒的行为表现,常见的有骂人,情绪易失控,跟人顶牛,超车,不停按喇叭,危险驾驶等等。

        各位,知道怒路症的起因吗?

        怒路症, 其实源于我们原始社会的生活,它是进化过程当中给我们带来的痕迹。

        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生活在原始社会的部落里,当某天我们被其他人欺负了,如分给我们的肉被其他人夺走了,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愤怒呈现出我很强壮。

        即,告诉他人我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而且肉被夺走会影响生存,为了在部落里更好的生存,愤怒、表现出很强壮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措施。

        然现在社会,我们已不需要这种防御措施了,可是因为 路径依赖 ,我们基因里还将其保留着。

        二、铁轨间距

        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 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的一个尺寸,为什么是这个尺寸?

        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

        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

        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

        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

        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

        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 火箭推进器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 火箭助推器 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 路径依赖 导致了 美国航天飞机 火箭助推器 的宽度,竟然是两千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想想, 是不是挺好玩的,完全没有逻辑、只是很早前有了这个尺寸,然后就延续了这个尺寸。

        这就是路径依赖,还好这个依赖不赖!

03、启发

        以上, 我们知道 路径依赖思维模型 是一种 习惯性思维 ,是一种省力但是易出故障的思维。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该模型呢?以下谈2点我的启发:

        一是规避消极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的本质是 “信息化的内容” 对自身认知的强化,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让自己“接受新的知识” :

        第一步:让自己尝试突破信息的囚笼

        信息的茧房本质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随着时间,习惯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的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经常刷“短视频”,网络新闻的朋友可能会有所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手机屏幕刷出的内容,基本上会越来越“趋同”,自己的视野也会变得越来越窄,仿佛陷入了一个“封闭的圈子里面”。

        所 以,当自己有了这方面意识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要多关注除了感兴趣以外“领域”的内容了,然后浏览学习不同的观点 , 让自己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来对待外界的信息,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突破大脑中的“信息茧房,找到更多的路径,避免错误的路径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在执行层面,破除“茧房”:

        1. 除了学习新的知识,尽可能在社交平台少点赞,收藏,甚至转发,因为技术可以对用户特征精准的进行刻画,然后对用户的反馈进行预测,继而推送类似信息。

        2. “注意知识获取的渠道”,知乎依靠关注,头条是兴趣,所以我们关注的“平台”就成了“信息茧房”,自己尽可能清醒的认知到这个方面,才不会轻易的上瘾所推送的内容。

        3. 走出圈子,想要成长本质就要不断更换自己的社交圈,走出小圈子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否则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自己固有圈子的声音和意见”,认知的层级也是相同的事物和领域。

        4. 独立思考,这个时代, 对我们来说最宝贵的便是“独立思考”, 今天和过去相比,很难在人云亦云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拥有精准的判 断力。

        第二步:舍弃沉没成本

        当自己意识对某件事物产生“依赖”时,其实改变还是很快的,那么这时对自己来说挑战巨大的便是 “舍弃原有付出的沉没成本”。

        在初期,沉没成本不算太大,这时舍弃还比较简单。

        但,当已经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要舍弃是挺难的!

        但是有时候舍弃是必须的, 因为如果沉没成本过大而自己不舍得放弃,最终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这时 不要把目光放在已经“付出的 成本上了”,可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信息上,如看到新的出路,目标、目的等。

        生活中, 当自己发现一件事情的预期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时候,就要 “及时止损” ,舍弃掉沉 成本 ,其实是解决路径依赖最有利的一种行为方式。

        二是利用好的路径依赖,助力自己成长

        多数人的工作都不是天生直接选对的,但它确实是环环相扣的。

        正所谓, 人生往往不是因为喜欢才选择,而是选择了才喜欢!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路径依赖,助力自己成长,把选择变为喜欢:

        1. 转换思维,开放的心态

        多数人其实面对工作是“厌烦的”,那么这时该 怎么办呢?

        转换思维! 把工作变成兴趣,这显然有点难,但是非常值得!

        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新的路径引入,这时需要解决的便是“开放的心态”。

        如,当别人需要自己帮助,或者协助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从内心不要拥有 “我去,怎么找我帮忙,我还有什么工作没做,要不要找个理由推脱” 这种思维,而是要“ 主动的接纳和学习”。

        这样长期下来,我们会发现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岗位之外的技能”,这些东西有一天我们也会用到。

        2. 培养良好的路径习惯

        良好的路径习惯是决定自己能够走多远,职业发展,人生高度能走多长最重要的因素了,人与人的差距也就是5年的事情,有的人在25岁还是初顾茅庐的职场小白,可是到了30岁就做到了“高管”。

        有的人26-7岁非常的厉害,但是到了35岁却一落千丈,其实这不仅仅和职业规划有关,多半取决于 “有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路径” 让自己长期已久的坚持下去。

        首先,要坚持学习。

        如果我们的大脑一直强迫自己每天要看书,那自己认知每天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得深奥,看事情的维度也不同。

        相反,有的人毕业就不在学习了,那思维就会固化定性,不接受或者很难接受新的思维或者方法。

        其次,优秀源于好习惯,而不是强大的自制力。

        很多人认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超越常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实则不是这样的,人的自制力都是差不多的,都非常的有限,真正的差距在于“优秀人的善于养成好习惯”,遇到棘手问题,运用习惯的力量就相对不费吹灰之力了。

04、写在最后

        路径依赖思维模型 ,一个向我们 阐释惯性的力量 的思维模型。

        规避不好的路径依赖,利用好的路径依赖!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凡人多烦事01/article/detail/20446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