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管理研究_政务系统整合的原因

政务系统整合的原因

转自公众号:电子政务智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 需要用更高的管理标准来严格要求, 这也是人民的期望。对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推动, 这是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而对于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则是需要电子政务不断的发展。近年来, 公众越来越意识到政府管理透明度的必要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安全体系、数据库、门户平台等一系列电子政务设施。

 

信息资源共享在电子政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电子政务应用中的核心和难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较好的方式可以解决它。事实上, 信息资源的理论研究正在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 包括特征、性质、功能和深度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

 

电子政务, 涵盖管理和信息技术领域。由于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视角不同, 许多研究机构都给出了电子政务的定义。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 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保密, 即组织公共行政的集体和战略应用。其目的是提高效率,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 从而建立更好的政府关系。对于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也要不断的进行提高和完善, 吸引社会各界参与。

 

世界银行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公众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让这项技术在公众面前可以更好的实施, 对于政府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所改善, 加强互动, 使得公民对于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及时的掌握, 更方便快捷, 这对于公民的一些权利有所增加, 从而实现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先想到的就是图书馆。即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合作、协调和利用各种技术的基础上, 建立实现共同开放和共建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所有信息资源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资源共享的方式和内容中, 可以清楚的看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它们发生了比较重要的改变。首先, 信息资源将会呈现多种多样的状态, 如数字信息资源和其他虚拟资源。其次, 通过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和搜索引擎等信息共享服务, 更多地使用数字信息资源, 共享方式发生了变化。第三, 扩大了信息资源共享主体的范围。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主要指的是政府和其他公共行政部门在履行必要的政府职能, 以及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当中收集到的各种的电子政务信息, 而对于这些信息的使用, 则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府部门或者用户共享。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所以对于信息共享的渠道将会呈现出多样化。

 

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资源的顶层设计有缺陷

 

企业和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在省一级并不是很规范。而且很多的业务部门, 对于业务系统的构建不重视, 对其信息资源的规划也不规范。信息资源建设不规范, 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不足, 资源利用率低。

 

2.2 系统性能和安全保障能力不高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 电子政务信息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对于将资源整合的过程变得较为困难。一个企业部门, 如果没有足够的云计算资源, 那么每个部门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就没有办法更加精确的工作, 甚至是没有办法集中构建, 对于数据容易造成分割或者是重复组成, 这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起不到好的作用。事实上, 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运行环境条件和共享机制的支持基础, 导致共享机制的失败。

 

2.3 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系统在不同单元之间进行交换, 交换数据在建立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进行。但是当这个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工作时, 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首先出现的就是数据无法及时更新。现在的一些数据还是需要人力进行提供, 当福利补偿机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健全, 数据更新不及时, 部门缺乏主动性, 系统的实施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 平台的后续升级成为问题, 不能保证系统的运行。在实践中, 由于缺乏资金, 长期机制的建设受到许多影响。在及时交付资金的情况下, 许多系统得到保护和建立, 但资金运作阶段没有实施, 系统升级不好, 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对业务整合的能力不足

 

目前, 许多部门的业务流程设计都是根据部门内部业务的需要进行的。在某些环节进行串行处理, 跨部门并行连接业务合作, 可接受的环节较少, 信息收集统一, 然后单独处理。多重处理, 重复提交信息, 审批期长, 公共服务效率低。

 

2.5 对于应用并没有开发的能力

 

从资源的角度看, 信息资源共享的数量和质量都很低。在内容方面, 静态记录较多, 动态的数据较少。资源的利用,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它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水平都不是很大。虽然有一些服务是比较好的, 但是很多应用程序都不是很高, 而且服务模型比较简单。因此, 信息共享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2.6 信息共享业务推动力度不足

 

虽然政府在信息共享方面提供了一些法律法规, 但还是会有缺陷。对于信息共享的数据传输, 它们的质量、及时性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负责信息共享的经理人太小了。因为它缺乏对信息提供者的控制, 它既无法控制人, 也无法控制金钱, 这意味着它无法听取意见。没有外部监督的压力, 电力系统就无法工作。这些问题存在于企业信用等数据更新中。

 

2.7 信息服务不足

 

对于信息资源处理的方式是较欠缺的, 具有增值的信息资源处理是比较少的, 信息供给严重不足, 而且对其利用不深。信息资源的供需不相容。显然, 由于缺乏人员、技术和设备环境, 信息资源很难处理。

 

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对策

 

3.1 理顺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信息资源管理是政府信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快, 在政府业务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要想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就必须有一个良好且严格的制度来进行保障。管理系统包括规则、组织、功能、系统、规范、标准、机制, 以及其他管理内容和工具。管理系统是对管理目标进行服务。

 

3.2 建设政府信息资源新型模式

 

电子政务系统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多的新要求, 信息资源共享将会在社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于参与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原始共享直接1-1通信模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共享应用的需求。有一种新型模式是面对平台的共享模式, 这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 是连接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的中介, 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换。对于信息系统的共享服务规范和标准在这个平台中有了明显的规范和制度, 参与的双方需要按照规定来约束自己。

 

3.3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

 

部门、管理和控制, 是对信息资源的主要掌握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在名义上是公开的, 但实际上是有限的。与资金和物质资源管理相比, 信息管理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需要更加清楚的了解到现在所需要的是什么。信息资源是信息资产的一种体现, 但是之前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 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总之, 缺乏理解导致缺乏管理。根据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应该对于财务资源实现开放性, 信息获取的非排他性决定了信息资源不应该由部门完全拥有和控制。信息资源的划分和产权的缺失, 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原因。但是必须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优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

 

3.4 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

 

从业务支持关系的角度来看, 基层架构系统对于上层业务系统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对于上层业务系统进行影响的, 可能就是因为基础设施或者是有限的性能造成的。所以说, 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基础设施包括网络中心、数据中心、备份中心和安全中心, 承担着承载共享平台的任务, 为各种资源共享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必须要尽快进行, 因为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早部署以避免将来使用。为了节省资金, 可以集中一个或多个信息基础架构中心, 并且可以部署公共信息技术基础架构 (如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 虚拟化还可以虚拟化资源, 以形成云数据中心并提供云服务。

 

4 结论

 

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之一。政府部门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政府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中, 资源管理机制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完善, 使其加强利用。要对于信息的基础设施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建设, 对于管理机制要严格执行, 严格进行管理, 这样才可以对于政府内部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有所提高。对一些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要进行实施, 大数据的资源规划也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 管理、处理、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建设, 利用这些服务补偿上游资源建设投资, 形成资源价值实现和资源补偿机制。这样才可以成为企业的沟通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才可以使资源共享管理不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公众和社会也可以拥有一些信息资源, 而这些信息资源都是从政府那里所获得的, 这样才可以增强政府服务的能力。对于政府职能可以进一步的转变, 对于一些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革, 改善公共服务, 不断的提高工作满意度。而信息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开放, 并且当信息处理和信息消费提高时, 才可以能促进信息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才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微信公众号:电子政务智库

参考文献:略

作者:马伟静

来源:《管理观察》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凡人多烦事01/article/detail/44282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