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数据流通的三大问题和解决之道

数据流通利用 痛点问题

新时代下,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相关工作。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并不容易。

数据归属于不同主体、存在于不同机构,具有场景化、碎片化等特征,数据源多而零散,类型复杂多样、标准不一,数据交换缺乏信任源、数据安全难以保障,这些都给数据的可信流通带来诸多困难。

 

  数据流通面临的挑战

我们从数据源头,即数据所有者的角度分析数据流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发现数据确权难、隐私保护性低和用户激励不足是数据流通中的三大痛点。

 

首先,数据权属难以界定和保障。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原因在于数据具有非排他性和可复制性。

不同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数据在流通过程中不但不会被消耗殆尽,反而越用越多,这也增加了确定数据归属的难度。

理论上,作为数据的主体,用户享有支配数据的权利,但事实上,数据往往不由用户掌握,不论是社交数据,还是消费数据,都保存在各个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库中,被当成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计算分析,进而牟取利益。

第二,用户的数据隐私难以得到保护。即便当前大多数的服务提供方都会在用户协议中做出数据流通的相关提示并取得用户授权,但能坚持并贯彻全流程用户知情权的服务提供方非常少。

举一些常见例子,我们在购物网站上浏览或购买商品后,不少购物网站会将我们的行为数据用于信息流平台广告投放,以获得更多销量,但是购物网站到底提供了哪些数据给信息流平台,我们无从知晓。

更或者,当我们频繁看到曾经搜索过的商品推荐时,当我们总是收到商品营销短信甚至快递诈骗电话时,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消费信息被泄露时,有没有办法停止被侵权,该如何撤销授权,能不能取证并向侵犯我们数据权利的一方要求终止服务或赔偿,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缺乏用户激励。数据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用户积极参与。然而,现阶段在绝大多数场景下,用户作为数据主体的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市场也缺少高效的激励机制去驱动用户积极参与数据流通。

因此,数据确权难、隐私保护性低和用户激励不足成为了数据时代下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那么,区块链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能否成为一剂促进数据流通的良药呢?

 

  区块链解决数据确权难

从2009年开始,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我国对数据的监管不断趋于严格、趋于全面。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数据价值的前提是,必须有效保障数据主体的合法权利。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喵喵爱编程/article/detail/817756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