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大数据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大数据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大数据)
当在分布式系统中引入状态时,自然也引入了一致性问题。一致性实际上是"正确性级别"的另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在成功处理故障并恢复之后得到的结果,与没有发生任何故障时得到的结果相比,前者到底有多正确?举例来说,假设要对最近一小时登录的用户计数。在系统经历故障之后,计数结果是多少?如果有偏差,是有漏掉的计数还是重复计数?
在流处理中,一致性可以分为 3 个级别:
曾经,at-least-once 非常流行。第一代流处理器(如 Storm 和 Samza)刚问世时只保证 at-least-once,原因有二。
最先保证 exactly-once 的系统(Storm Trident 和 Spark Streaming)在性能和表现力这两个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了保证 exactly-once,这些系统无法单独地对每条记录运用应用逻辑,而是同时处理多条(一批)记录,保证对每一批的处理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这就导致在得到结果前,必须等待一批记录处理结束。因此,用户经常不得不使用两个流处理框架(一个用来保证 exactly-once,另一个用来对每个元素做低延迟处理),结果使基础设施更加复杂。曾经,用户不得不在保证exactly-once 与获得低延迟和效率之间权衡利弊。Flink 避免了这种权衡。
Flink 的一个重大价值在于,它既保证了 exactly-once,也具有低延迟和高吞吐的处理能力。
从根本上说,Flink 通过使自身满足所有需求来避免权衡,它是业界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技术飞跃。尽管这在外行看来很神奇,但是一旦了解,就会恍然大悟。
我们知道,端到端(end-to-end)状态一致性取决于它所有组件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典型的木桶理论了。
具体可以划分如下:
而对于 sink 端,又有两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幂等(Idempotent)写入和事务性(Transactional)写入。
所谓幂等操作,是说一个操作,可以重复执行很多次,但只导致一次结果更改,也就是说,后面再重复执行就不起作用了。
Hashmap 的写入插入操作是幂等的操作,重复写入,写入的结果还一样。
需要构建事务来写入外部系统,构建的事务对应着 checkpoint,等到 checkpoint 真正完成的时候,才把所有对应的结果写入 sink 系统中。
事务 (Transaction)
实现思想:构建的事务对应着 checkpoint,等到 checkpoint 真正完成的时候,才把所有对应的结果写入 sink 系统中
对于事务性写入,具体又有两种实现方式:预写日志(WAL)和两阶段提交(2PC)。DataStream API 提供了 GenericWriteAheadSink 模板类和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 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两种方式的事务性写入。
我们知道,端到端的状态一致性的实现,需要每一个组件都实现,对于 Flink + Kafka 的数据管道系统(Kafka 进、Kafka 出)而言,各组件怎样保证 exactly-once语义呢?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大数据)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大数据)**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KPk5NzK8-1713341445357)]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